人民网>>传媒>>人民日报新闻研究网>>研究部文集>>赵伟>>新闻阅评

贴近读者 以人为本

——本报11月15日精彩标题赏析

李  凯 赵  伟

2013年12月31日15:1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新闻研究网    手机看新闻

11月11日,总编室举办“寻找党报标题新标准”研讨会,探索如何通过做好标题,扩大党报的舆论影响力。杨振武总编辑在充分肯定这次研讨活动的同时,对提高标题制作水平提出明确要求,他指出:人民日报标题制作的首要标准是政治上过得硬、靠得住;制作标题不是包装,而是回归,更贴近读者、更吸引读者,才是真正的以民为本、以人为本。

从研讨会结束以来几天的报纸标题制作情况看,总编室和各部门都迅速贯彻落实了杨总的指示要求,推出了一大批高质量的好标题,不仅明显提高了本报标题拟制的水准,而且大大增强了对读者的吸引力。这一点,在11月15日的报纸上体现的尤其突出。试举几例,以资说明。

善用动词,突出动感。头版头条标题《护一盆清水 润半个中国》,通过使用“护”和“润”两个动词,充分展现了青海三江源在生态保护和建设方面的努力和成效。同样,6版头条《水活三江源》中的“活”字,既精准概括了水对当地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又使得标题有了跳跃的动感。

巧用修辞,形象生动。这方面的标题比较多。像头版压底的《浙江整改不挂空挡不错位》,评论版的《迎接全面深化改革这场大考》、《浙江要为资源配置率先趟路》,视点版头条《大气治理遭遇“气短”》,等,都注重使用比喻、借代、双关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传神,大大提升了标题对读者的吸引力。其中,特别是《大气治理遭遇“气短”》这个标题对“气短”一词的选用,一方面用其本意——天然气短缺,另一方面用其寓意——“呼吸不畅,令人沮丧”,这个画龙点晴的词语充分体现了编辑提炼标题的精心与巧妙。

简短有力,彰显高度。2版头条“权威访谈”栏目标题《句句是改革 字字有力度》,刊发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解读阐释三中全会精神的专访,标题将最有分量的核心观点拎出来,做成了主标题,高度凝练,凸显权威。理论版头条标题《守护思想 引领时代》,高屋建瓴地阐发了哲学的时代使命,观点鲜明,厚重大气。

群众语言,贴近生活。这方面像社会版头条《居民自主 拆迁不堵》、经济版“样本”栏目《终身提成?搞研发去!》、连线基层版的《熏黑自己 温暖城市》、百姓生活版头条《雾霾来袭,咱们一起突围》等标题,都注意借用活生生的群众话语,让读者从中读到了亲切感。

(原文刊载于人民日报社研究部内刊《新闻传媒阅评》2013年第37期)

 

 

分享到:
(责编:程惠芬、戴莉莉)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