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第十届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参评论文

[学子论文]新媒体视阈下民族地区媒体形象建构

孙冰钦 林歌

2014年03月11日15:25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手机看新闻

摘要:新媒体的兴起与普及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状态和思维方式,并以其低门槛和开放性使人类置身于一种崭新的信息传播环境中。这对于民族地区利用新媒体构建本地区形象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囿于媒介体制以及新媒体的运作机制,在新媒体环境下对民族地区形象的构建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没有利用好新媒体也没有体现出新媒体的传播特征。本文从民族地区新媒体形象构建中的问题入手,深入探讨了新媒体视阈下民族形象构建失衡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民族地区 媒体形象构建 意识形态 跨文化传播

对于少数民族及民族地区的新闻传播研究,现在已经成为学术界研究的趋势,特别是对于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及传统文化保护上,已经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但对于民族地区形象的建构上,媒体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媒介在新闻报道上的定式思维一直没有得到切实解决。媒体仍然以转载等较为稳妥的方式对民族地区进行报道,这些报道大多反映了党和国家对民族地区建设的支援及关心,仅仅反映了民族地区形象的一个方面,且不能向受众传递真实的民族地区形象。

1、当前民族地区新媒体形象构建上产生的问题

民族地区的媒介形象塑造,其实质上是跨文化新闻传播的一个过程。跨文化新闻传播则是从大众媒体的角度来讨论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新闻传播与沟通的问题, 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在特定的文化圈中成长,传承一定的文化,受制于一定的文化, 开放并改变着一定的文化, 同时,还发挥着联系各文化圈的纽带作用。”

由此可见,在民族地区的媒介形象塑造上,新闻媒体与受众都被赋予了不同程度的责任与权利,特别是在新媒体视阈下,受众实现由以前单向度的受传者向生产消费者的蜕变,使得受众作为传播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对民族地区形象的塑造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在当前民族地区的新闻报道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1有关民族地区的报道数量偏少角度单一

当前新媒体对于民族地区的新闻报道角度较为单一,大多数报道都是从民族地区建设的角度入手,宣传党和政府在民族地区建设上的成就,以2013年8月6日的百度新闻网页为例,输入“民族地区”,相关新闻有86600篇,大部分涉及民族地区建设的内容,且没有当天的民族地区新闻。而标题搜索近期关注度颇高的李天一案,相关新闻有303000篇。仅8月6日当天发布的新闻就有27条之多。输入百度新闻置顶的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摄影展,相关新闻只有7篇。

从报道角度上,网络上有关民族地区报道涉及到的角度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民族地区举办的一年一次的活动,如“少数民族地区摄影展”“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服饰展”都是以通稿的形式进行发布,极少涉及到民族文化以及塑造民族地区形象的作用;二是党和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支援建设;三是对党的民族政策的宣传。而对李天一案的报道和解读,不仅从施暴者、受害者也从此案的法律顾问、相关专家甚至还有娱乐的角度进行报道。

1.2新媒体对民族地区的报道呈现出一定的偏见性

马赛尼斯对于“偏见”给出了如下定义:“偏见就是对一类人僵化的不合理的概括,不合理, 以至于人们在只有很少或者根本没有直接证据支持的情况下, 持有僵化不变的态度。” 作为一种态度、思维和观念,偏见的可怕之处在于:人们社会心理的变化进而会影响他们的行为, 从而产生对异质文化群体的不公正对待与歧视行为。

在近几年的新闻报道中,新媒体在民族地区报道上呈现出这样的倾向,涉及到民族地区的新闻报道一定会或多或少地与民族分裂分子、民族极端势力联系起来,在某种程度上,对民族地区形象起到了议程设置作用,比如下面两篇有关相同事件的报道对比:

《甘肃妥善处置甘南藏族自治州打砸抢事件》

本报讯 近几天,我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部分地方发生多起打砸抢烧的不稳定事件。少数不法分子呼喊反动口号,打着分裂的旗帜,采取暴力手段,对临街铺面、学校医院、政府机关以及民房车辆等实施打砸抢烧,给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危害。3月19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对这些地区发生不稳定事件的处置措施,目前甘南藏区社会秩序基本趋于正常。省政府新闻发言人称,发生在我省甘南的这些不稳定事件,不是偶然的,是同拉萨3月14日发生的严重打砸抢烧事件遥相呼应、紧密相连的,都是经过周密策划的,是有组织、有预谋、有准备的,总根子就是达赖集团。……

—搜狐网2008.3.21

《北京正阳艺术区22日凌晨发生打砸抢击事件》

强势被拆、断水断电、官司不断……艺术区拆迁事端至今仍未平息,在北京相继“倒下”近20个艺术区之后,在北京朝阳区金盏乡的创意正阳艺术区内,拆迁所致的冲突事件今日又有暴增。22日凌晨2时,一起打砸抢击事件在那里骤然发生,记者对3位当事人:彭禹、吴玉仁、张玮进行了电话连线,他们也对现场情况作出了一番描述。

—搜狐文化 时间:2010-2-23 16:35:23

可以看出两则报道对于事件的定性并不相同,这在某种意义上给大众构建了一个民族地区的图景,即民族地区与不安定的社会环境划上等号。

1.3新媒体对民族地区报道在文化层面上缺位

“信息鸿沟”又称为数字鸿沟,即“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最先由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NTIA)于1999年在名为《在网络中落伍:定义数字鸿沟》的报告中提出。少数民族文化无论是在媒介信息的选择性传播上还是在受众信息传播的选择性接受上以及信息的共通性与共融性上都处于绝对的弱势。再加上新媒体作为一种快速的传播方式,讲求信息大量生产与复制,媒介产业化经营又要求媒介效益最大化,在经济因素和文化隔阂的双重制约下,新媒体在所难免地对民族地区文化的挖掘不够深入,在《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一书的阐述中,大众媒介有以下三个作用,即:监视大环境、达成社会各方面的共识、传承文化这三方面的作用 ,可以说新媒体面对的制约使之不能完成大众传媒的任务。

1.4新媒体忽视民族地区正向舆论引导

在新媒体所营造的全新的媒体生态环境下,任意意见领袖所营造的一条舆论的正弦波,就必有一条群众自发参与的余弦波与其相对应。新媒体舆论呈现出迥异于传统舆论的一些特征:舆论主体的匿名性与参与渠道的广泛性、传播空间的无界性与意见汇聚的实时性、议题生成的自发性与舆论发展的不确定性、价值观念的多元性与价值取向的批判性、意见表达的失范性与群体行为的极化性。这些特征,都对舆论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特别是新媒体发布舆论的周期短、速度快、成本低,往往成了舆论的放大器。

罗兰·巴特根据索绪尔语言学中的“所指”与“能指”理论提出, 媒介传播的意义分为外延意义和内涵意义, 外延意义指意义十分明确的层次, 内涵意义有赖于某种文化联想的各种隐含和更为广泛的意义, 符号的所指取决于不同的文化代码。在新闻文本中,语言以及语言背后的意义在社会的/想象的二元关系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媒体的偏见常常利用这种二元关系,通过记者、编辑巧妙的遣词造句穿插到新闻报道中的,在新闻语言中使用有感情色彩的词句,使用含有记者个人观点或结论的语句。在这种背景下,新媒体仍然简单地复制其他网站上的信息,并没有在编辑抑或是内容上基于受众正确的舆论引导。在新媒体的舆论生发机制作用效果远远大于新媒体的情况下,给民族地区形象塑造造成了不利的舆论导向。

2、新媒体视阈下民族地区媒体形象失实的原因探究

2.1媒介话语霸权导致有关民族地区报道失声

媒介话语霸权问题 即媒介站在谁的立场上、代表谁说话的问题。影响媒介话语霸权的主要因素有三个:新闻媒体的性质以及由此所决定的媒介定位和职责;媒体的主要受众群;媒体从业人员的专业霸权。

党和政府有关民族地区报道的特点在于宣传党的民族路线、方针、政策,网络上有关民族地区事件的报道大多是经过政府宣传部门把关的通稿进行转载,起到一个宣传渠道的作用。而有关民族地区新闻报道的通稿中鉴于民族地区话题的敏感性和党和国家的政策倾向所在必然会传达政府的话语霸权,具体表现是以政府卓有成效的民族工作、领导政绩等形式来报道与民族地区的相关话题,把少数民族再现为被管理者、被帮扶者、被保护者。长此以往,就将民族地区置于弱者的地位,受众对于民族地区的刻板印象就此形成。

2.2意识形态传播需要导致新媒体回避民族地区某些问题的报道

这里所说的意识形态传播需要,是针对在民族地区媒体形象塑造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即民族地区的新闻报道要面对宗教问题。在党的意识形态以唯物主义无神论为基础构建的前提下,与民族地区的宗教信仰在某种层面上产生了冲突,这就导致从宗教角度对民族地区的报道或者涉及到宗教问题的民族报道,都或多或少地下意识地回避与宗教有关的成分亦或是在编辑时将其置于不显著的报道位置,以玉树地震报道为例,在2010年10月28日的百度新闻首页,输入“玉树 地震”,显示相关结果338000篇,输入“玉树 喇嘛”显示结果为2380篇。大多数新闻的内容都是喇嘛在地震中接受党和政府及社会慈善群体的援助。类似于《喇嘛投身救灾 精神作用不容忽视》这样反映民族地区宗教人员在抗震救灾中所发挥作用的报道并不多见。

2.3新媒体特点简化民族地区在报道中的形象建构

人们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逐渐习惯了用简化的方式建构世界,这种方式简而言之就是将事物进行归类,形成特定的范畴,从而在心理将其置于一个特定的位置。新闻媒体的各种信息也是在范畴化的基础上将各种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归类。 而新媒体由于其交互性和便捷性,最大程度上简化了人们进行范畴化的进程。

网站的运营模式导致其用娱乐化的内容吸引受众眼球,这样的情境就已简化了大众对于社会的认知,再加上娱乐性新闻的置顶,使得民族地区问题摆在并不起眼的位置。

2.4新媒体环境下受众认知失调导致民族地区形象丧失话语权

利昂·费斯廷格在1956年《当预言失灵》提出认知失调论失调论的基本要义认为,当个体面对新情境,必须表示自身的态度时,个体在心理上将出现新认知与旧认知相互冲突的状况,为了消除此种不一致而带来的紧张的不适感,个体在心理上倾向于两种方式进行自我调适,其一为对于新认知予以否认;另一为寻求更多新认知的讯息,提升新认知的可信度,藉以彻底取代旧认知,从而获致心理平衡。

在社交媒体兴起的今天,受众已然向生产消费者转变,每个受众同时又是信息的传播者。在社交媒体拓展传统媒体交互性的同时,同时拓展了接受信息的渠道,这就使得新媒体对民族地区的忽视拓展到了更广阔的维度,新媒体构建的民族地区图像得以在受众心中得以投射。

3、构建真实的民族地区媒介形象

3.1搞好民族地区新媒体建设与整合,提高民族地区话语权

民族传媒产业不仅有利于少数民族形象的重塑,对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也大有裨益。当今社会,信息即财富,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掌握了主动权。发展少数民族传媒产业,为少数民族提供了更有针对性的信息交流平台,它不仅能够为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而且自身也能产生较高经济价值。

面对网络媒体间缺乏联系、合作的局面,民族地区宣传主管部门、传媒和信息技术部门应该联手打造一个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的网络媒体集团,以第一现场、第一时间、第一手资料发布新疆的新闻、信息,正确地引导网络舆论,形成巨大的声势,以提高民族地区在新媒体中的话语权。

3.2媒介体制亟待改革

新闻作为大众传播工具,他的观点和行为对维护和巩固社会既有权力结构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政治的要求和传播的机制之间,总是会发生错位。大众媒介所承担的重大政治责任,就非常强调媒介的宣传功能,并由此带来宣传手法的多重惯性。而传播的固有规律则强调信息的传播,重视客观性,注重传播手法的多样化。虽然政治性并不会必然导致传播的口号化,但当政治性与传播规律发生冲突的时候,传播就会变成为以观念灌输为主的宣传,与传播的本质渐行渐远。 在这种媒介体制下,对于民族地区媒介形象的塑造,必然打上了浓重的政治烙印,不能体现民族地区的文化特征。新媒体应将体制改革的问题提上日程,遵循“政府引导、市场操作,大力发展少数民族自己的传媒产业”的解决方式,重塑少数民族形象。将少数民族地区的真实图景呈现给广大受众。

3.3利用新媒体特征,向受众传递客观的民族地区形象

托马斯·库恩曾指出,“一个人所看到的不仅依赖于他在看什么,而且也依赖于他以前视觉—概念的经验所教给他去看的东西。”即笼统的观点和人们形成的态度从根本上来说都是具有社会性的。海德格尔认为,“前结构”是理解过程中从己知向未知推进的参照系, 一切理解都不是对对象无前提的理解, 而是基于解释者的不言而喻的先入之见,这其中并不排除偏见。在对新闻文本进行编码的过程中, 受编码人员“ 前结构”的影响,对同一个事件文本或同一个社会现象,会有形色各异的理解和报道方式。这就向新媒体从业者传递了一个信息,他们肩负着为大众传递真实的民族地区情况,塑造公正客观的民族地区形象的责任。

由于信息在传媒领域不可或缺和无法替代的地位,新媒体演绎出的逻辑和独特的信息流动语境,注定要参与现代信息传播并成为现代信息传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媒体的运行体制下,传统媒体中的“把关人”作用并不明显,而且新媒体具有即时性的传播特征,在报道上,尽量不要触及敏感的政治问题,而是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进行报道,反映民族地区的真实情况,建构真实的民族地区形象。

结语

媒介形象对于民族地区甚为重要,在经济方面,民族地区的形象能够造就一种良好的投资环境,成为地区发展的动力;同时也是民族地区宝贵的精神财富,民族地区的媒介形象具有反哺作用,它以一种无形资源的价值形态,铸就一个地区居民的思想意识。

在新媒体视阈下,媒体应对民族地区媒介形象进行有效传播,切实构建民族地区有特色、有代表的媒介形象。同时利用文化的多元性,进行民族地区多重视角的报道,这对于民族地区的发展,民族文化的传承,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作者系: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 单波. 浅议跨文化新闻传播[J], 湖北大学学报. 2003年第3 期

[2] 萨默尔·波特. 跨文化传播[M]. 第4 版, 中国人民出版社, 2004 年, P.269

[3] 玛克斯韦尔?麦库姆斯: 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M]. 第1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 P. 170

[4] 陆斌 葛江霞. 新疆网络媒体的现状及前景[J]. 新闻世界. 2002年第6期

[5] 邱爽. 我国当代报纸新闻报道中少数民族刻板形象研究 ――以《人民日报》、《中国民族报》、《新京报》为例[J]. 人民网-传媒频道. 2011年9月22日

[6] 欧阳云玲, 凌菁. 浅议跨文化传播中的新闻“偏见”[J]. 东南传播. 2008年第4期. P. 44

[7] 陈峻俊. 浅析网络时代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新特点[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7年3月. 第27卷. 第2期 

分享到: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