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中国记者》>>2014年第3期

借力“走转改” 推动地市党报改革

——乌海日报社的相关实践

刘丽梅

2014年04月09日14:08    来源:中国记者    手机看新闻

提要:处在基层新闻事件最前沿的地市党报,如何更好地引导舆论,体现公信力,传递正能量?“走转改”活动为地市党报转型与改革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和现实路径。

关键词:“走转改” 地市报 基层新闻 转型

“走转改”两年多来,乌海日报社实现了从当初被动建立制度机制推行“走转改”,到借力“走转改”主动推动地市党报转型与改革的重大转变。《乌海日报》是“走转改”活动的亲历者、参与者,更是借势发力推动党报创新的实践者、受益者。

让基层新闻接地气 地市党报才更有人气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很多地市报版面被用于刊发会议消息或来源于党政机关的“工作信息”“工作通讯”,刊发基层新闻的版面实质上在萎缩,记者采写基层新闻缺少了版面空间的动力。

“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乌海日报社精心组织策划“短、新、实”的报道,积极引导采编人员将群众路线体现在新闻报道中,报纸的版面内容、文风面貌较“走转改”前有了较大改观。

策划开设有特色的专栏专版,不仅能发挥媒体信息传播的功能,而且有利于提高稿件质量,有利于记者、通讯员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采访,同时给基层新闻报道搭建了平台。乌海日报社适时开设专栏专版,要求所有版面给“走转改”稿件让路,开设了 “走基层·进社区”“走基层·人物采风”“走基层·记者体验”等10个专栏。《乌海日报》还打造了面向基层、联系群众的《海勃湾新闻》《乌达专版》《海南时讯》《金融时空》等7个特色专版,《乌海日报·晚报版》也适时推出了“本土·深度/追忆/讲述/影像”等一系列贴近实际接地气的专版。

成就性报道在党报新闻宣传中占有很大比重,在以往的成就性报道中,一些官话套话、连篇累牍数字的稿件充斥版面。“走转改”活动开始后,乌海日报社进行了尝试性改革:一是出台硬性规定,不论是党的十八大成就性报道还是年终盘点报道,一律以“走转改”的要求采写,硬新闻要软着陆,要见人、见事、见现场,让工作新闻亲起来、活起来、亮起来;二是科学设置栏目,要求记者依栏写稿,彻底改变以往工作通讯“履历式”“介绍式”和“程式化”的写法。《乌海日报》先后开设了 “喜迎十八大、展示新成果·走基层、看变化”“贯彻十八大精神、加快转型提质·新春走基层”等栏目,这些重大战役性报道栏目的设置,使记者的采写目标更加明确。

让最前沿的基层新闻接地气,地市党报才更有人气。《乌海日报》通过科学设置专栏专版,为“走转改”稿件的刊发提供了广阔空间,报社总编辑、副总编辑、版面编辑、记者纷纷深入一线,用心走基层,用情写群众,让群众当主角,上版面,进镜头,推出了一大批有生气、接地气的基层新闻作品。诸如《蔬菜直销店开业:菜价降了,百姓乐了》《乌海市以“加减法”求解工业转型方程》《红绿灯下“警花”盛开》《公乌素三号井:我看到和听到的事儿》《劳教所里过大年》等稿件深受读者好评。

借势发力 推动地市级党报转型与改革

如今,网络舆情汹涌澎湃、传媒竞争日显激烈,地市党报在转型与改革的大道上,不进则退。如何挖掘基层新亮点,占领舆论制高点,真正将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基层群众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的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应该说,“走转改”为地市党报提供了新机遇、注入了新动力。

乌海日报社深刻认识到,“走转改”活动是改进新闻工作的根本措施和长远之策,必须借势发力,推动党报传统传播理念的转型。

乌海日报社专门研究制定了“走转改”活动方案,明确了主要目标、重点内容、具体措施、考核奖惩办法。

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是发挥采编人员最佳潜能,使之在实践沃土中开花结果的重要法宝。乌海日报社明确要求总编辑、副总编辑每年安排一定时间到基层、到一线进行调查研究, 每位采编人员都要深入基层采写出真正反映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稿件,扎扎实实用脚丈量民情,用心体会民生,用情记录生活。连续两年开展了“新春走基层”报道竞赛活动,对获奖作品给予重奖。为激发采编人员在“走转改”活动中勤写好稿、多出精品的创作积极性,报社明确了采编人员每月必须完成的“走转改”任务量,即专职记者每月至少发稿3篇,采编合一人员每月至少发稿两篇,专职编辑每月至少发稿1篇。同时规定所有“走转改”稿件在原赋分基础上上浮10%,特别优秀的稿件可进一步放宽评分标准。未完成当月任务者,每少1篇扣除15分,全年累计3个月未能完成任务者,取消当年的评先选优资格。在每周四的业务例会上,安排表现突出的采编人员讲体会、谈经验,达到相互学习借鉴的目的。

两年多时间里,乌海日报社先后建立基层联系点21个,共刊发“走转改”新闻作品1500多篇(幅),先后有4篇“走转改”作品分获内蒙古新闻奖一、二、三等奖。一位记者深有感触地说:“常在河边站,就是不知道水深浅,只有沉下去再沉下去,才能抓到真正的活鱼!”读者也纷纷反映,“走转改”让报纸和我们的距离拉近了,不再是表层的说教,文章不再是“居高临下”,希望这项活动不要局限于一时。

讲好百姓故事 诠释好“中国梦”

相比中央级、省级新闻媒体,因多种因素限制,地市级党报驾驭、掌控全国性新闻事件的能力相对较弱,但它处在基层新闻事件的最前沿,挖掘、采撷百姓故事更有地域优势。“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乌海日报社始终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深入群众生产生活、走进群众内心世界,更多地运用通讯或深度报道诠释“中国梦”。

在努力做好一般性报道的同时,全力攻关深度、前瞻性报道,这是地市党报提升媒体影响力和推动转型与改革的重要举措。从2013年年初开始,乌海日报社围绕党员干部“责任担当、创新圆梦”、广大群众“爱岗敬业、实干圆梦”、青少年“敦品励学、成才圆梦”三大板块,策划完成近百篇系列报道。目前,《乌海日报》以“中国梦”为主题,正在策划实施另一项“走转改”大型采访活动,通过“工厂矿山行/乡镇行/社区行/沿黄(河)行”等专栏,展现各行各业群众“出彩的人生”和“梦想成真”的心路历程,激励他们凝聚起参与经济社会建设的强大正能量。其中有的新闻事件和人物成为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等媒体宣传报道内蒙古的典型新闻素材。

这些在“走转改”活动中涌现出的深度报道已不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新闻体裁和报道方式,它体现的是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的一种价值取向和职业精神,已成为地市党报赢得受众的重要利器。

(作者是《乌海日报》要闻部主任)

 

分享到:
(责编:张玉瑶(实习生)、燕帅)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