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最新资讯

  

当代中国出版家的历史使命

——访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柳斌杰

张 贺

2014年04月24日07:5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尽管已经离开了国家新闻出版行政领导岗位,但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柳斌杰一直关注着中国出版。在他看来,中国当代出版家肩负着建设出版强国的使命,出版业的体制改革、发展创新都要围绕着这个使命展开。

  记者:您曾说过,中国今天是世界出版大国,但还不是出版强国。从“大”到“强”是个质的跨越,特别是面临数字时代的冲击,中国出版人如何实现这个跨越?

  柳斌杰:当代中国出版家的使命就是要建设出版强国。虽然目前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互联网、大数据、全媒体传播给出版业带来了许多新问题、新困难,但归根到底,根基的东西还是出版。目前对出版业要有清醒的认识,它是一个继续发展而且会永恒发展下去的行业。有的同志总是担心纸质出版目前分量、形势都赶不上新的传播载体和传播渠道,这是不必要的。变化的是载体、是平台,思想、精神、文化的内容是永恒的。关键是我们要有好的作品、好的产品。所以一定要增加我们对行业的自信。如果对行业都不自信,那么你对中国的文化谈何自信?对中国的文化不自信,就缺乏认同感,还怎么谈得上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呢?这是最起码的道理。

  记者:出版业是我国文化体制改革速度最快、最彻底的一个行业。但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建立全国统一的大流通大市场一直进展不大。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柳斌杰:落实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这是文化体制改革明确的要求。部门壁垒、地区壁垒、所有制壁垒不打破,就很难形成一个统一的市场。最近十年来,全球出版业的兼并重组非常频繁,规模越来越大,跨国出版巨头利用这个机会扩大了他们的势力范围。而我们今天居然还打不破部门、地区、所有制壁垒,说明我们的体制太落后了,连这点事情自己都做不到,还想到国际市场上去竞争?

  关于贯穿全国城乡的统一发行网络建设,几年前我们就提出三大平台的设想,应该加快推进,我跟中央有关方面早就提出建议,仿照电网的形式把我们国有的新华书店打通,建设南北两个全国统一的物流中心配送平台,然后再用网络建一个大的出版物交易平台。所有的出版机构都可以自由地在这些平台上交易,免得大家花费了很多力气,去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孤立的小平台。“自产自销”是落后的模式,但出版社现在还是这么做,怎么能适应电子商务时代的群众需求?

  记者:中国文化“走出去”,出版业是主力军。您对于今后出版“走出去”有何建议?

  柳斌杰:国际传播的竞争力,图书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文化领域真正的影响在思想、在意识、在精神,核心价值传播主要是图书,所以要在出版方面继续下功夫,出版业开放水平要提高。现在中央政策上也放开了,任何出版社不论是国有、民营或者个人的出版机构,只要是做对外宣传的书是可以赋予出版权的,这就是鼓励出版业走出去。

  出版“走出去”要依靠多层次的合作。政府有政府的合作,行业有行业的合作,企业有企业的合作。“走出去”,政府只能起到示范作用,行业协会也只能给大家搭桥牵线,真正的实体主体是企业。你怎么样去合作,找国际合作的对象,兼并重组他的公司,利用他的发行网络扩展市场,这是企业最实质的活动,也是真正使文化产品能够走出去的关键。

  过去我们“走出去”主要靠政府去送,后来大家都批评这种方式,花了那么多的钱,印了那么多的书,送到外国图书馆、大使馆去,没有发挥作用,甚至都找不到人送。后来看外国,人家是靠市场。所以,我们改变了方式,现在是内宣外宣合并,“走出去”是文化市场走出去,产品走出去,而不是政府走出去。我们回想一下别人的文化传播,早期日本的电视剧,一休、阿童木影响了一代人。后来美国的大片,它们是怎么走出去的?是走市场走出去了。西方的图书在中国都是通过市场,它们既赚了你的钱,也影响了你的价值观,做得多合算。所以出版“走出去”最重要的一环是企业走出去,用自己的出版产品去传播中华文化。

  《 人民日报 》( 2014年04月24日 17 版)

分享到: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