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第十届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参评论文

[学子论文]网络生态场域中的“盗版”风暴

李国聪

2014年08月06日15:58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手机看新闻

摘 要:当下网络文学盗版猖獗,规模逐渐壮大,逐渐形成一条灰色的产业链。这场“盗版”风暴严重影响了网络生态体系建设。针对目前我国网络盗版的现状,本文从网络盗版的现象出发,陈述网络环境下盗版的具体表现,分析我国网络环境下盗版现象猖獗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网络环境下盗版的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 :网络环境; 盗版

上个世纪90年代网际网络开始兴起以来,世界范围内相继发展各种网络应用技术,网际网络的用户随之大幅地增加,数字技术新时代开始兴起。庞大便捷的资源共享体系给知识产权的保护带来很大的挑战,互联网的便利也给盗版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网络环境下,一些不法投机者利用数字化作品能简单复制,广泛传播的特点,忽视原作者的版权利益,大肆进行盗版活动,数据库、在线作品、多媒体等数字化作品都难逃盗版一劫。

一、网络盗版面面观

网络与盗版的结合,使传统盗版模式在网络传播环境下得到延续。网络环境下的盗版不再简单地使用低成本的有形材料去获取利润,它利用网络这种新的信息传播工具,让盗版更加便利,盗版形式呈现出多样化。

(一)网络文学作品盗版

传统意义上的网络文学,其盗版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灰色产业链,网络出版商们为了获取商业利益,组织专业的网络盗版机构,利用他们专业的网络技术,将一些点击率和关注度高的网络作品直接进行复制、转载发布,聘请固定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以剽窃正规网站每日每时更新出来的网络文学内容。以此来看,从浏览正版作品到抄袭发布整个过程也就几分钟,以逐利为目标的商业性文学开始形成。网络盗版者们将网络搜索引擎作为推广方式,获取非法的,大量浏览者和点击率。此外,“网络广告联盟”充斥网络市场,赚取其中的灰色利润。总体上,就是以专业盗版网站、搜索引擎、广告联盟商三者之间按照原先商量好的比例分享“利润”收成。盛大文学旗下的网站,几乎都长期受到网络文学作品盗版网站的侵害。低成本的网站制作投入和高效率的获利,使网站文学作品盗版形势迅速发展壮大,成为网络环境下盗版的一种主要模式,阻碍我国互联网知识产权秩序的良性发展,损害了作者正常的版权收益。

(二)、网络音乐作品盗版

随着电脑软件技术的不断发展,Mp3等有关网络音乐开始颠覆原本获取音乐的传统方式。用户规模和市场规模的扩大使得网络对音乐的推广开始进一步凸显。越来越多的网站向网民提供各类音乐的下载和视听服务,网络音乐作品的盗版开始盛行,使得音乐产业受到史无前例的冲击。音乐巨头们被迫对各类“互联网音乐作品侵权事件”提起诉讼。网络音乐市场的整体发展前景是可观的,但网络盗版的肆无忌惮,使网络音乐的从业者无法从根本上建立清晰的盈利模式。

(三)、网络影视作品盗版

中国的电影业在互联网的带动下,开始从比较单一的电影制作发行向多形式的商业模式发展,这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电影版权问题。中国电影版权盗版不是偶然形成,从中国引进电影作品,电影行业开始时就存在这一问题。电影垄断发行,销售价格不断攀升,这种情形下,盗版电影以低价优势获得市场理所当然,网络影迷们零投入却一饱眼福。中国正版电影市场不景气,正品源头越来越窄,从正版电影行业转向盗版市场获取暴利的大有人在。从早期的盗版影碟到现在的影视作品过早曝光,网络电影盗版汹涌而来。上映的《让子弹飞》、《非诚勿扰2》上线不到几个小时,网络高清DVD版,已开始大范围传播,正版片和盗版如影随形,出版方叫苦不堪,大呼网络电影盗版让其损失太大。

(四)、软件盗版

软件可复制性强,迅速快捷,成本较低,大多数情况下很容易就能复制。复制产品与原版的产品质量相差甚微,对使用者来说区别不大,这些特征使网络软件盗版成为时下一个新的网络盗版形式。制成一个全新的软件版本,需要的是软件工作者一个较长的工作周期,要进行有关数据的采集、分析、计算,研制和开发的过程就等同于一个新的发明。复制的成本和劳力可能只是正版软件制成的千分之一,所以价格便宜,绝大部分软件使用者愿意购买盗版,但对于软件开发者们来说却是苦不堪言,对盗版者深恶痛绝,维权意识格外强烈[ ]。

综上所述,在网络环境下,最常见的盗版方式就是上文提到的对在线作品的复制、摘抄,这也是最方便的,隐蔽性最强,对于摘抄的部分作品不会有人会特意去比对,也很少有原创作者去为了一段文字而计较,当你点开很多网络空间、博客网站会发现,雷同作品数不胜数。复杂的网络图书盗版线上线下,纸质版随处可见,电子版链接无数,让人分不清哪种才是正版。版权分界不明的音乐作、影视作品盗版泛滥成灾,当年台湾的影视行业就是因为盗版而一蹶不振。软件盗版巨大的利润让盗版无孔不入,见缝插针。盗版者们更是竭尽全力,不断使出新的手段,让受众渐渐模糊正版与盗版的界限。网络环境下盗版愈演愈烈,但这也不是偶然,究竟原因何在?

二、网络盗版“风暴”为哪般?

网络环境下,完全不利用他人的信息资源几乎是不可能的,也不现实。再加上网络信息更新速度很快,大多数人缺乏版权意识,迫使大量使用者摘抄、复制他人现有的资料来降低成本。以此来看,现今的网络环境下盗版的原因可分为客观的网络的发展普及和主观的侵权者对利益的追求和网民版权意识的淡薄。

(一)大数据全媒体的快速发展

互联网本身所具有的零门槛限制使得网络用户更便利的进入各大网站,尤其是自媒体的发展,从中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网名的身份又具有匿名性,在很少有网站用实名注册的情况下,不管是随手拈来的网络文学作品,还是免费方便的视听音乐,还是能提前观看的影片,或者是像XP那样的盗版软件,各种各样盗版形态充斥网络,网民们可以简单地获得,这是很少有人愿意拒绝的,因此屡禁不止。

(二)、利益的潜在诱惑

网络环境为盗版者提供更广阔的容身之地,不需要向版权所有者交付版权费,也不需要向任何人缴纳税款,却可以付出极低的成本获取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利润,还能逃脱法律的制裁。从事正版的出版商受到网络盗版的排挤,正版作品卖不出去,获取不到应得的利益,很多也纷纷转向盗版行业。其次网民、读者缺乏道德观念的约束,只是一味的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当自己的利益与作者的利益相比,大多数读者会选择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却认为使用网络产品没有后顾之忧,也没有人认为使用网络盗版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大多数人对新环境下的版权维护没有责任感。

(三)、大众的“约定俗成”与网络习惯

网络环境下盗版愈演愈烈,不仅在中国,世界各国都面临盗版的危害,世界范围内各国公民对权利保护的概念不甚清楚,或者说不是很重视。相比之下,我们国家公民的权利意识更是淡薄。不够重视自己的权利,就连作者都无视知识经济创造的价值,错误的认为只要自己获得了稿酬就意味着自己同意自己的作品可以免费在网上发表。 应该说,这个“行业习惯”是大部分作者都默认的。任由作品的抄袭复制,忽视了自己作为版权人的应有信息网络传播权。

网络环境是促进人类文化事业科学技术进步的一个肥沃土壤,也便利了盗版者,利用这些有利条件获取高额利润,将网络环境下数字化作品的版权保护推向了深渊。而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版权所有者们的权利被任意侵犯,不懂得维护自身的利益,网民们钻着法律的空隙,踩着道德的红线,无视著作者们的权益,让盗版肆意泛滥,版权的保护才显得尤为重要。

三、网络盗版“风暴”需要对症下药

面对如此严重的网络盗版现象,不是喊几句口号就能解决的问题,最重要的还是要找到有效解决的措施。显然,目前还没有办法彻底制止盗版,完全杜绝盗版,我们能做的只是尽可能降低盗版的几率。

(一)、法律是基础

建构符合网络社会特点的更有体系性的法律规范,给各种网络盗版案件中权利的保护给出更为明确的答案,加强人性化的管理,使网络盗版的治理有法可依。关于版权法规中对于“合理使用”的限度必须明确,决不能让所谓的“合理使用”成为网络盗版的借口,否则就会违背保护知识产权的初衷。在具体模式上,要将原先打击政策中的封杀堵塞一刀切改为疏导引导,将严厉的惩罚模式从“取缔肃清”改为“稳妥开发”,保证对知识产权长效保护和激励,形成合理有效的法律保护体系。

(二)、技术是保障

抑制网络盗版的另一个保证是技术的突破,要进一步加强电子出版物制作环节的正版认证,如果可以,在技术上,对正式出版物保密。比如文学作品指纹技术及版权追踪系统,或是出版追踪系统。影像出版物制作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入反复制的程序,能做到与正版的校验比对,最大可能的减少盗版片源的流出。软件类的产品,可以通过研发最新的软件序列号,以便上传网络,丢失后可追加认证,通过网络服务器在软件使用前进行检验,若发现被破解的程序立即停止运行,从而保证正版软件,保护软件的知识版权。技术的进步是打击网络盗版的保障,能有效提高打击网络盗版的水平,加强反盗版的力度。

(三)、宣传是渠道

打击盗版,维护版权的口号人人会喊,但要在生活中真正实行起来也是有一定的难度,尤其在网络环境下,不是所有人都清楚盗版的危害,我们要进一步做好宣传的工作,让更多的人真正意识到盗版作品的存在,分辨正版和盗版,做到让更多的人明白盗版的危害性,具体可以在网络上宣传,杜绝盗版,维护正版内容,在基础教育中加入反盗版的内容,普及版权法的相关内容,加强法治观念。总之,在各种可能的场合打出反盗版的旗帜。

(四)、责任心是根本

网络盗版事件的频繁发生导致的最终结果是原创者们对市场信任度的下降,最终伤害的是消费者的利益。这就要求网民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对著作权人权利的重视,对现行的版权法案的保护,自觉拒绝任何形式的盗版,作者们要做的是维护自身的权益,网络作品附加版权所有,盗版必究的条件。所以只有我们每个公民、网民、作者、读者、出版商共同承担起保护版权的责任,才能减少盗版案件的发生,才能营造出安定和谐的网络出版环境。

总之,当网络遭遇“盗版”暴力,净化网络出版市场,营造出一个更绿色、安全、和谐的网络家园,是网络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网络本身的各种体制给盗版提供了存在的沃土,各种形式的盗版层出不穷,盗版在网络环境中显得更加具有隐蔽性,也逃避了道德上的谴责,网络成了盗版的保护伞,对盗版的治理,不仅需要加强网络本身的制度建设,加强对数字化作品版权的重视,同时需要加强法制建设,完善出版法规,关注有关出版的法律空白地带。不断更新突破反盗版技术,更有效的保障出版权,更重要的是网络用户自身保护版权意识的提高,充分合理地利用网络,远离盗版“风暴”。(作者系:山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分享到:
(责编:董慧(实习生)、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