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视听界》>>2014年第4期

纪录片的春天到来了吗?

周建鹏

2014年08月14日13:27    来源:视听界    手机看新闻

三年前,我参加了央视纪录频道开播前与地方台纪录片同行进行的一场创作研讨会。在会上,大家喊出了一句响亮的口号:中国纪录片的春天终于来了。

同行交流,大家发现:在场的大多数纪录片从业者都已经不在创作一线,原因是,团队被解散了。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纪录片创作领域出现了一个令人不解的现象:一方面,不断有中国的纪录片在国际赛事上获奖;另一方面,开办纪录片栏目的电视台越来越少,纪实栏目的收视率不断下滑,电视台对纪录片创作投入的资金不断压缩,继续坚守在纪录片创作一线的编导也屈指可数,与上世纪90年代相比,纪录片早已风光不再。

受众眼里的纪录片是什么样子,受众接受的程度如何,我国纪录片的春天到来又有什么标志呢?在南宁举行的中国纪录片发展年会(2013年度)上,主办方在现场发布了《2014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报告中有这样一组数据:在受调查的人群中,有48%的公众不知道纪录片,28.3%的公众近半年内没看过纪录片;四分之一看过《舌尖上的中国》的观众并不知道这是纪录片,还以为是电视剧、电影等。央视纪录频道副总监石世伦对此表示震惊,他认为在纪录片创作方面,纪录频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这个事情我们可以看出,纪录片并没有融入到民众的生活,大多数人并不理解什么是纪录片,还有相当数量的人没有认识到纪录片的价值。《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让不少人认为中国纪录片的春天到来了,但这只是个表象。

一、市场经济的冲击造成了纪录片创作团队解体和播出平台的缺失

不少人认为,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是造成纪录片现状的最主要因素。在这里,我们暂且不去议论这个论断是否绝对,但不可回避的是,经济因素确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近几年,我参加过不少和纪录片有关的学术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发现:许多地方台都没有纪录片创作和播出平台,有的电视台虽有创作平台,但也只是维持在一个非常有限的规模,有的纪录片工作室甚至只有一个人,更多的纪录片导演也没有把心思放在纪录片创作上,而是考虑如何挣更多的钱。

对于我国现阶段绝大多数电视台来说,除了做好宣传工作,经济创收成了头等大事,无论做什么,台长首先得算一笔经济账:亏本的买卖不能做,经济效益不高的部分也要舍弃。这是一个生存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纪录片创作队伍被解散,播出平台被撤销,纪录片从业者有的被整编到新闻采编部门,有的到了经济创收单位,有的干脆辞掉工作,或转行,或投入商业片的拍摄。

即使在纪录片处境极为尴尬的时候,仍有一部分纪录片人不为名利,苦苦坚守在创作一线,为了拍好片子,他们投入了很多人难以想象的情感和精力。

甘肃酒泉电视台副台长秦川这样形容自己:我是一名长年“流窜”在大西北原始森林里的“土匪”。简简单单的一句话,道出了纪录片从业者的辛苦。在中国纪录片发展年会(2013年度)上,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摄制者介绍了拍摄此片所付出的辛苦:自己带了六个学生,在山村里选了三户人家进行拍摄,每户一个摄制小组,吃住全在村里,一住就是一年,每天都在风雨无阻地拍摄,总计拍了一千多个小时的原始素材,但最终只剪辑出大约两个小时的精华。《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曾说:看一看你的脚底沾了多少泥巴,就知道你的纪录片能走多远。

从这些纪录片人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纪录片人的坚强、痴迷和理想。正是他们的坚守,才使得中国纪录片能在如此尴尬的境遇中存活下来,这也是中国纪录片的希望所在。

我们也应该看到,纪录片是一种高投入、长周期和低回报的节目形态,在经济利益至上的经济浪潮冲击下,萎缩和低迷在所难免。

二、电视媒体的风光不再造成了纪录片人才的流失

行内有这样一句话形容电视纪录片从业者:远看像民工,近看像乞丐。这句话除了说出了纪录片人的辛苦,更多的是心酸。纪录片的拍摄是一种进行时态,容不得半点虚假,只有将自己融入其中,才可能拍到真实的第一手资料,拍摄对象走到哪里,你就要跟到哪里,还不能去干预拍摄对象的行为,这是一种乐趣,有时也是一种煎熬。只有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才能拍摄到真实的场景,也才能胜任这项工作。

中国传媒大学胡智锋教授曾这样认为:中国纪录片创作队伍最紧缺的是人才。的确,优秀的摄影、音效和编辑都缺。上个世纪90年代,人才之所以愿意到电视台从事纪录片创作,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那时的电视很风光。而如今,电视台风光不再,造成了人才从电视队伍的流失。

三、市场意识的缺乏让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举步维艰

我国的纪录片从业者的市场意识相当淡薄,而纪录片要想走向繁荣,必须走市场经济之路。对于电视台来说,它需要的是收视率和收视份额,以此达到吸引商业广告的目的。因此,纪录片创作者在选题之前,应考虑受众的需求,明确定位:为什么拍片,满足什么样的人群的需求,是摄制成个人纪录片还是媒体纪录片,将来在哪家媒体播出。比如:为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摄制一部纪录片,应考虑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喜欢播什么样的纪录片,这个频道的受众有哪些收视心理和习惯,尤其要考虑地区受众的差异性。

央视纪录频道开播之后,每年都会把全国的优秀纪录片从业者召集到一起开选题提案大会,每次提的最多的还是市场:选题要具有全球的视角,因为纪录频道面向全球播出;要有事件,有故事,有冲突,这样才能抓住受众的眼球;接下来就是立项、预算和投资,在摄制过程中还专门设置了一名监理。这完全是商业化的流水线生产模式,目的就是为了适应市场。

一提到市场,不少人会产生一种错觉,认为市场化就是给纪录片从业者“断奶”,让他们自谋出路,还定下不少经济指标。其实这是一种极端的做法,这样做的结果会让优秀的纪录片从业者流失。因为,纪录片创作需要耐得住寂寞,心无杂念,而且,一支成熟的纪录片创作团队需要多年的培养与锻炼,队伍一旦散了,如果几年后再想重组,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队伍散了,人心也就散了,摄制技能也荒废了,人才培养断层了,这是许多地方台有过的遭遇。

央视纪录频道的开播揭开了中国纪录片发展的新纪元,为纪录片从业者搭建了一个大的平台。过去的几年,国家也制定了一些相关的帮扶措施,推动了纪录片事业的发展,纪录片正在回暖。虽然我们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困惑,但毕竟闻到了春天的气息。

(作者单位:宿迁市广播电视总台)

分享到:
(责编:董慧(实习生)、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