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视听界》>>2014年第4期

城市台提升舆论影响力的举措

王晓雯 张文太

2014年08月14日13:30    来源:视听界    手机看新闻

当前,随着传播手段的多元发展,新闻宣传的交流交融交锋趋势愈加明显。制约传统媒体影响力的因素有媒体的品质、传播的效果等。传统媒体新闻宣传影响力受损的原因有三:一是贴近性不足。内容的贴近性、报道的及时性不能很好地满足受众需求;有些稿件存在自说自话的现象,受众不愿意看(听),不能入脑、入心。二是引导力不强。虚假失实报道严重伤害媒体的公信力。三是多元传播欠缺,有些媒体缺乏对新媒体的应用,传播力欠缺,制约了媒体的影响力。

针对这些情况和问题,淮安市广播电视台(以下简称淮安台)在新闻报道方面采取了一些举措。

一、强化贴近性,在舆论引导上做文章

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是新闻媒体的重大任务和重要职责,是新闻媒体引领社会主流舆论、提升舆论影响力的主要手段。近年来,淮安台在新闻行动、主题报道、民生报道上做文章,着力推出主题突出、创意新颖、内容充实的新闻报道,努力提升新闻宣传的影响力。

(一)强化策划,新闻行动强势引领舆论。积极主动、快速准确地传递权威声音,科学、循序、有效推进,保障舆论的合理走向,提升舆论的影响力。为此,淮安台每年都会系统梳理、制定、实施贯穿全年的新闻行动计划,形成全方位宣传、集群式出击、规模性报道的声势。2012年,推出“乘势飞扬——聚焦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和“城市日记——幸福民生环淮行”两个新闻行动。2013年,推出“踏寻红色记忆”、“小康征程”及“凝心聚力 跨越追梦”三个新闻行动。今年,淮安台推出了“聚焦‘突破年’”新闻行动,以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报道展示全市各领域在“突破之年”的关键举措、重大成就。“小康征程”新闻行动,用大量的鲜活事例、详实数据和民众切身感受说话,用身边人说身边事的方式,展示了一幅幅全市各地各单位砥砺前行、共奔小康的生动画面。

(二)集中聚焦,主题宣传高潮不断。提高服务好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切身需求的能力,把牢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和主导权,提升新闻宣传的影响力。淮安台主动出击、集中聚焦,策划推出了不同形式的主题宣传,形成各个阶段主题报道高潮不断的良好态势。2013年,淮安广播电视相继推出了《全民创业淮商崛起》、《聚焦?追踪?关注》等30多个主题类宣传报道栏目,共播出主题报道、系列报道、专题报道930多条。这些报道把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与民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有机结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深入基层,民生报道亮点纷呈。走进基层才能接地气,深入基层才能有灵气。淮安台的广播电视设置了特色鲜明、影响广泛的《有事报道》、《直播淮安》、《941新闻晚高峰》等民生栏目,在采访中注重人文关怀,把话筒和镜头对准基层民众,把话题瞄准民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让新闻服务于百姓。当前,全台新闻节目中,反映民生的稿件占到50%以上。

二、立足品质化,在精品力作上下功夫

(一)夯实真实性,守住底线。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是每一个新闻从业者必须面对的严肃话题,是新闻宣传做大影响力的基础和关键。淮安台强化对新闻真实性的管理和监督,利用编前会和专题培训等时机,不断加强对采编播人员新闻观、价值观的教育培训,杜绝各类有偿新闻报道,要求做到新闻采访实地化、现场化和全面化。特别是在舆论监督报道上,要求客观听取涉事各方意见,以稳妥化解矛盾为原则,努力还原事实真相。通过制度建设,守住底线。淮安台建立了《关于制定、印发五条从业禁令的通知》、《人才强台战略实施意见》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把教育培训、职业操守等纳入到常态化、制度化管理之中。

(二)立足品质化,强化精品意识。新闻宣传品质化是媒体塑造形象、提升影响力的重要手段。淮安台针对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全媒化的特点,打造精品力作,提升新闻宣传的品质。在新闻宣传报道上,淮安台持续抓好常态新闻宣传报道,严要求、高标准地做好新闻稿件的采写制作,对优秀稿件在台内部进行评比、交流、学习;在常态栏目(版面)管理上,按照“三贴近”的原则,定期改版优化栏目。在江苏省广播电视创优评比中获奖的稿件篇目,已连续三年刷新纪录;2012年度,淮安台共有54项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13项,电视长消息获中国新闻奖。

三、把握新形势,在全媒体联动上求突破

近年来,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对传统媒体的新闻宣传产生了一定的冲击。淮安台推进新闻宣传的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探索跨媒体、跨领域的集约化传播方式,努力在全媒体联动上求突破。

(一)坚持全媒体联动,立体化提升影响力。经过整合优化,淮安台构建了平面媒体与广电媒体结合、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兼备、“声、屏、报、网、刊”五位一体的传播体系,形成了淮安广播、电视、广电报、淮安视听网以及《淮安视听》杂志五家媒体联动引导的舆论新格局。在重大新闻报道上,五家媒体联合出击,互为补充,形成声势,提升了媒体影响力。淮安台《政(行)风热线》已经步入到了广播有声、电视有影、网络可点、报纸可读的全媒体阶段,成为融民众监督、舆论监督、制度监督于一体的有效平台。

(二)探索新媒体应用,多渠道拓展影响力。为适应网络快速发展的新形势,近年来,淮安广播、电视、广电报相继建立了网上收听、收看、点击功能,建立了“淮安民声”微信、微博。2013年5月16日,微电影《心雨》举行首映式,这是淮安市首次以微电影的形式宣传劳动者和教育工作者形象;2013年9月26日,淮安首部标准时长数字电影《1983》举行了首映仪式,现场观众反响热烈。

(三)打造大宣传格局,高平台扩大影响力。在做好对内宣传的基础上,淮安台充分借助央视、央广和江苏卫视、江苏电台的覆盖优势,积极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在更高的平台、更广的时空宣传淮安、推介淮安,扩大淮安新闻宣传的影响力。淮安台的外宣发稿在央视、央广和江苏卫视、江苏电台位居前列,并获得省台表扬;广播、电视连续两年被表彰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报道优秀供稿奖”、“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新闻协作网十佳优秀通联集体”,《淮安:推动全民创业 打响淮商品牌》、《洪泽湖的光明使者——邱兵》等一批稿件陆续在中央台和省台播发。

(作者单位:淮安市广播电视台) 

分享到:
(责编:董慧(实习生)、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