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人民日报新闻研究网>>前沿声音>>编采探索
人民网>>传媒>>正文

如何认识都市报发展的“新常态”

曹海峰

2015年01月12日15:54  来源:中国记者  手机看新闻

新常态之“新”,就是与过去不同;新常态之“常”,就是相对稳定的状态。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中国的媒体格局发生了颠覆性的变革,都市报的发展也不可避免地进入“新常态”。

在这一背景下,冷静、客观、理性地界定和把握自身发展的“新常态”,积极应对、主动适应,成为摆在都市报面前的一道现实课题。

一、不再是“摇钱树”

作为一种“身着休闲装”的独特媒体形态,都市报虽属“官办”,却与“着正装”的党报不同,生来就不讲“官话”,不挤“官路”,走的是草根小道和市场路线。由于路子对头,在完成最初积累之后,它们的小日子大都一直过得不错。无论外部还是内部,一度都是将其当坐地生钱的“摇钱树”来看待的。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以纯经济实体论,在社会的眼里,都市报是家境殷实的“好单位”;在所属报业集团的眼里,都市报是年贡献数千万乃至数亿元的顶梁柱;在报社员工眼里,都市报是薪水有竞争力、值得拥有的铁饭碗;在广告客户的眼里,都市报是花钱未必能排上队的“富人俱乐部”。

然而,最近几年,都市报的好日子似乎渐渐成为回忆。钱越来越难挣,是都市报经营部门难以接受却无法拒绝的残酷现实。回首曾经走过的路,细数都市报成长中的基因缺陷,“摇钱树”倒在这个发展阶段,也是一种必然。

当然,导致“摇钱树”倒下的因素还有许多。问题并不在于都市报是不是“摇钱树”,而在于它们能否适应“不再是‘摇钱树’”这个常态。直面这个常态,对都市报至少有两点启迪:一、回到常识:挣大钱绝不是办报的唯一目的,最起码不是报人的核心诉求;二、钱不那么好挣,或许能打破一个惯性思维,对都市报不能再竭泽而渔,应给它们留出足够的发展余地,促其从容找寻新的增长点,摒弃单一盈利模式,把鸡蛋装进更多的篮子里。

二、不再是“万金油”

都市报起于草莽、行于街巷,有着与生俱来的民本情怀。内容设置上,它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拒绝官腔,着眼民生,贴近家庭,一度成为老少咸宜的“万金油”。它之所以能从党报、行业报长期主导的报业市场异军突起,靠的是五大必杀技:快速,精短,全面,生动,贴近。

然而,随着媒体格局的颠覆性变革,传播形态日益多样化,受众口味日益个性化,“五大必杀技”早已易手于呼啸而来的新媒体。短、平、快,倒反过来成了都市报的“弱项”。在网民数量突破7亿、手机用户突破6亿的新形势下,想做上下通吃的“万金油”报纸,只能是个神话了。

其实,新媒体的发展与都市报几乎是同步的。20年前,都市报诞生伊始,恰逢国际互联网接入中国。问题在于,都市报人并没有随着新媒体的升级而改变自身的办报习惯:以整座城市的老百姓为受众对象,从不管这些“老百姓”的面孔是否清晰。习惯往往是最难改变的,但是,若不愿把“万金油”的生产工艺大方地交给日新月异的各类新媒体,都市报只会在死胡同里越钻越深。

笔者认为,都市报如果不能直面新常态,就不可能深入研究报媒、网媒、移动媒体及自媒体等各种传播介质特点,扬长避短,打破盲目追求“快、全、杂”的习惯性思维,有所为,有所不为。

都市报如果不能直面新常态,就不可能建立健全并科学运用读者数据库,精准定位读者及读者需求,由粗放发射的“鸟铳”转为精确打击的“狙击步枪”。

都市报如果不能直面新常态,就不可能坚定走“深度”之路,强调“独特”“原创”和“本土”,将内容的着力点由“发生了什么”转为“为什么会发生”“怎么发生的”“发生之后会怎么样”,集中采编力量,为受众提供深度报道、独特视角、独到意见,强化议题设置,全面推进互动。

都市报如果不能直面新常态,就不可能再造采编流程和考核机制,实现不同类型稿件在报纸、报办网站、移动客户端及官微等平台上的科学分流、交互融合。

三、不再是“高音炮”

尽管很多报人不愿面对,但是“被边缘化”就像一个幽灵已在都市报的门前游荡多时。单靠纸质媒体一个平台独立作战,已不可能在媒体竞争的新型立体战场上制造“高音炮”般的影响力。这也是都市报当下必须直面的另一个“新常态”。

只有直面这个新常态,都市报才可能尝试运用互联网思维,依托报纸雄厚的品牌资源和团队实力,坚定实施“全媒体战略”,大力开拓新的传播平台,打“组合拳”,走媒体融合之路。比如,牢牢树立“全媒体”采编理念,组建和打造全媒体采编团队,熟练掌握纸媒、网媒、移动媒体及自媒体的融合式操控业务,实现报网无缝深度融合,建成文字、图片、音视频、移动客户端、数字报、微博、微信、二维码等多种形态的立体传播模式,向着“无时不在、无所不至”的目标迈进;比如,在微博、微信及客户端等移动传播领域倾力拓展,着力提升报纸整体的移动传播影响力;再比如,不断调整报办新媒体的内容布局,优化栏目,强化整合和互动,由“杂而全”向“精而准”转变;与此同时,强化报办新媒体的相对独立经营,确定“新媒体”“小媒体”和“独立媒体”的自我定位,全面树立新媒体竞争意识,顺应新媒体市场大势,充分利用报纸积累的强势品牌资源,以“区别于纸媒、只做增量”为经营原则,大力开拓新媒体客户资源,以策划为龙头,以活动为抓手,线上线下无缝融合,培育金牌活动,打造拳头经营项目。

四、不再是“先遣队”

从机制角度讲,20年的发展历程中,都市报长期是以探路的“先遣队”角色出现的。都市报的兴起和快速发展,就是因为它们创造了区别于党报和行业报的多项新机制。

《新安晚报》首任总编辑钱玉岁先生曾经把该报的成功归结为“新闻改革结下的硕果”。他认为,1993年创刊伊始的四个“机制创新”,为《新安晚报》的超常发展奠定了基础。一是在用人制度上打破“铁饭碗”,实行公开招聘和双向选择制度;二是在分配制度上打破“大锅饭”,实行联产计酬和好稿奖励制度,多劳多得,优质多得;三是在办报机制上,打破按行业分工的旧制,实行部版、采编合一,做到采编、组版、划版一气呵成;四是在经营体制上,实行承包经营,自负盈亏,利润分成。

然而,今天,相对于彻底市场化的新媒体,机制创新能力恰恰成为都市报可持续发展的掣肘。不再是勇于摸石头过河的“排头兵”已成 “新常态”。

机制创新的乏力,不仅会导致团队稳重有余、灵动不足,更严重的后果是导致很多都市报人的身份迷失。如今,不少都市报人不再像当年那样“为新闻理想而战”,动辄称自己是“新闻民工”,无限放大现实的骨感,避而不谈理想的丰满。责任感、使命感以及职业自尊、专业精神、工作激情的缺位,催生了越来越多身在报社却把“跨界发展”当主业的都市报人。

2014年1月1日上海《新闻晚报》正式停刊,有学者称《新闻晚报》注定会成为中国都市报们的“死亡样本”。于是,“转型”成为热词。一些专家甚至提出,“向财阀‘求包养’”也不失为都市报的一条逃生之路。一些都市报人也跟风将“大刀向自己头上砍去”,哀叹“生不逢时”。

当然,一报一世界。具体来说,每家报纸可能都面临着截然不同的发展难题。尤其是那些发展了10余年、已成区域性品牌的都市报,各有属于自己的外部市场环境和内部独特文化。对带有个性的“新常态”,如何去认识和应对,无疑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

(作者是新安晚报社副总编辑)

(责编:程惠芬、戴莉莉)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