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第十一届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参评论文
人民网>>传媒>>正文

[学子论文]新媒介使用中的关系构建与呈现

刘效禹

2015年04月13日14:13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手机看新闻

摘要:

新媒介迅猛发展推动交互传播出现根本性的变革,“媒介即讯息”视角下以技术导向的线性传播模式正在出现以关系导向,对话式全息传播模式的新趋势。在关系传播理论视角下探讨新媒介使用中的关系构建与呈现,对发掘新媒介使用语境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关系传播、关系、新媒介

一、关系传播的涌动力:人际关系

萨拉·特伦霍姆(Sarha Trneholm)指出:“2500多年以来,人们一直寻求了解传播。尽管他们采取了多种不同的方法,但是他们的目标总是朝向发现人类共享思想并相互影响的那个过程。”①人际关系具有构建共同符号意义的共生作用,促使传播要素的互动产生共享意义。无论是内容信息、渠道、传者、受传者之间存在着如何完美的闭环,关系是推动闭环内各要素形成共生联系,实现传播目的的“涌动力”。在新媒介语境下,人际关系是传播中防止信息出现“冗沉”并维护有效意义涌动的关键要素,实现传播在“隐藏的维度”即关系中。

关系传播研究核心为人际关系。回顾“帕罗阿尔托”研究团体关于人际关系基本原理的经典研究,强调研究传播的关注点放在个体身上是错误的,需要在传播情景(context)考虑关系问题,它是社会的起点,也是传播活动的一个落脚点。②瓦茨莱维奇、比文和杰克逊提出关系传播的五条基本原理(1967)时, 提出“一个人没法不传播”,“这句话在各种传播学的教科书中被反复引用”③揭示关系是驱动传播的内在动力。过去“关系是传播行为与过程的附属品”的观点割裂了伦理信息、情感与情感控制信息、礼节信息这些意义信息与传播的共生性,所以更需要正确认识人际关系是充当建构传播“渠道性”的关键要素和弥补个体差异性解读造成“碎片化”传播现实的粘合剂。

这需要定位关系。70年代时期传播学者保罗·华兹劳瑞克,唐·杰克逊,珍妮特·比尔明确提出关系定位,认为人在与之交谈对象身上看待自己和感知他人,并进一步采取何种传播方式和态度。传播与关系并存,主体的传播行为会在 “我怎样理解自己”,“我怎样看待你”及“我怎样看待我的你”等一系列关系定位。如“圈子文化”、“粉丝文化”等网络文化可看做是基于某传播主题建立起来的关系定位,关系规范了新媒介使用者的关系归属,例如“@”作为一种随意化的互动手段,使新媒介使用中的人际关系具体化,但首先是在已有明确认证关系里才可自由使用,关系定位是网络交互性的形成前提。

人际关系是关系传播的涌动力,若只讲传播不讲关系会割裂信息与意义,就只剩下信息的“流动”:机械且非生命力的信息拓展过程。但如今微博、微信、MSN等成熟平台早已将人际关系作为建设平台的内在逻辑和主体思想,例如微博“#话题#”的营销类话题将关系与话题(内容信息)绑定,以话题驱动影响人际关系。评论、转载、点赞、“@”功能激发了人际关系的交融,即人际关系呈现具体化,可感知。再观QQ、MSN、开心农场为代表的传统平台到当前微信、知乎代表的创新平台,早期过度关注人际传播的实用技巧(如粗暴式捆绑分享给好友的弹出窗口,生硬关联的好友清单等)向依托关联数据挖掘,匹配精确关系社交网络的改变,出现了“内容”让位“信息”的特征,即一种偏向即关系偏向。

二、新媒介语境下关系传播的逻辑解释

新媒介为人际传播形式的呈现创造了机会,使用者与社会关系的互动进而整合。关系传播理论强调:交流者不需要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差异问题, 需要的是创建一个新的思想假定, 寻求接受差异的方式, 以差异为依据去认识关系中存在的同一性与差异性的永恒张力。④在该视角下的网络关系的张力,已帮助使用者实现发展自我,了解他人,通过对话完成传播。

新媒介“电子对话”的本质建立在“对话”基础上。正如布兰达·瑞尔提出:“电子对话”非关于信息,是关于体验。该“体验”倡导“语义交换”--信息、文化、情感三层面上关系互动:关系构架互动的基础,关系高于内容、内容的形式,甚至会决定和影响内容。新媒介已成为“关系居间者”重构“人—人”对话的工具性平台,呈现对话的本真即建立关系。例如真实网络问答社区知乎网里,用户是有分享和建立对话关系,整合个人传播关系的人性欲望。进入这个“往来无白丁”的精英社区,回答的问题被名人或大众“赞同”或“感谢”,个人在排他性的精英问题上与他人建立一个“授-受”对话关系,在对话层面获得这种满足。另外,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指出人的真实生活是“对话的机遇”。知乎网让对话成为出发点,让使用者相遇,通过对话在虚拟中建立实体联系,而产生多元且具整体性思维又能反作用于个人的意义与价值呈现,产生动态关系互动。

除对话之外,还需要关注关系矛盾的张力。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衣阿华大学莱斯利·贝克斯特和芭芭拉·蒙哥马利等人从关系角度阐述辩证理论:人际关系的意义和价值在人们对矛盾张力的不同处理中,个人层面、人际关系层面、社会层面的三个层面会出现缩小、扩大、转移等关联。还以知乎网为例,作为一种混合网络,它由个人节点和知识节点两类组合而成。⑤ 其成因有一个大胆设定:用户可以follow“人”,又可以follow“问题”或“答案”,这两种社交节点同时与问题、答案和话题展开信息互动。呈现①“用户回答问题”,“用户将问题添加到话题”、“用户赞同、反对、评论问题”, ②“受关注问题有新答案(受关注答案有了新话题)”,③“受关注人添加、赞成或关注新答案、话题”的三种信息流。受益于这种信息流,用户、话题、问题在功能层面具备生成知识节点的共生关系,可因为这三者中不是等权重的:问题最为重要,而用户和话题次之。用户和话题成为“伪”节点在知乎网中表现出张力的特点,并起到“吸收矛盾”、“忽略矛盾”和“激发矛盾”的张力作用。如围绕某话题产生矛盾时,用户或话题阵营会采取“选择”(selection)的方法,放弃意见,重新寻找一个论点;也会在已有论点或论据违背主题时采取“分离”(separation)的方法,分离出与话题不相符的内容,或生成围绕原有问题的“次话题”。这样从两个知识节点三个层面持续不断地吸收知识养料,同时把这些养料进行组织和优化,达成主知识点的自动生长。

三、新媒介使用中的关系构建与呈现现象

(1)“围观时代”里的关系认同

新媒介基于“关系”框架开发了一系列交互性的功能,如签到、点赞、艾特(@)、转发、弹幕等方式将自我的“关系认同信息”附在经过“编码”的“内容信息”中,在互动中极大地释放诉求,引起身份的围观和关系的定位。这种自动形成的认知在如知乎网、微信“朋友圈”、QQ空间、微博、弹幕电影中,使用者首先对自己在圈子中的身份有一个清晰地认知和定位,然后以关系网络为表现形式,以互动、嵌入的关系“节点”身份参与关系的建立与维护。此过程不在于说服,而在于表达和袒露自己的心理,从而忽略彼此之间差异,寻找共同话题。

新兴传播方式为使用者“安装”了向社会喊话的“麦克风”,用户希望自己声音能“扩大化”,形成“去中心化”的新议程即一种人人都可以做权威、引领关注点的“人人时代”,这种新兴传播逻辑造成了当下大众围观的社会格局。在此格局中,围观造就关系的生成,围观者与被围观者间产生“对话的机遇”,又因着差异产生张力在对话中呈现不平等、冲突,促使交流与互动系统发展或变化,向更平衡、认同的新方面发展。

(2)“电子对话”中的关系呈现

新媒介的互动机会,更具有生成体验快感的创造力,它也延展了媒介传播的功能,出现网络关系可按照自身意志来影响传播内容呈的现。作为形成、发展和维系情感关系的工具,新媒介日益凸显人际传播形态。美国学者桑德拉·鲍尔等分析了新媒介电子对话传播形态是种人际传传播形态,更新了大众传播独白式的传播形态。⑥ 改变了“我-它-你”的复合关系成为“我-你”的对话关系,技术作为“它”后退成为一种支撑关系的居间者对角色关系的影响更为隐秘。而使用者可实现个性展示同时,作为构建关系网络的“节点”,其之间的“关系”升级了原来作为促进新老朋友互动的粘性手段,成为激发传播行为的元传播因素,关系间互相依附影响传播的各个环节和更多维度的关系产生。。

(作者系: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①【美】Sarah Trenholm:《Human Communication Theory》[M],1991 by prentice Hall,Inc.P.l.

② 陈力丹:《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论》[M],开明出版社,2002年版,164页

③【美】斯蒂芬·李特约翰:《人类传播理论》(第七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76页

④王怡红:《关系传播理论的逻辑解释》[J],《当代传播研究》,2006年2月

⑤采铜学心论:《网络图谱论“知乎”》,《博客大巴》,http://xuexinlu.blogbus.com/logs/144013509.html,2011年7月4日

⑥陈先红:《论新媒介即关系》[J],《新闻与传播》,2006年3 月

(责编:汪倩(实习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