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人民日报新闻研究网>>研究部文集>>苏长宏>>新闻阅评
人民网>>传媒>>正文

开拓国际视野的新境界

——本报国际深度报道专版赏析

苏长虹

2015年11月05日15:3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新闻研究网  手机看新闻

本报国际新闻报道中,23版(个别时候放在22版)是一块有特色有深度的专版,其中以“记者观察”“深度观察”为代表的国际深度报道频频亮相,不仅在国际报道领域开疆拓土,而且在采访广度和深度上精耕细作,逐步形成了独特的报道风格,开拓了本报国际深度报道的新境界。本文试以6、7、8三个月的专版为例,分析其主要特色。

开拓报道领域 注重“他山之石”

综观这些专版,可以发现,本报国际深度报道的选题侧重于三个方面:一是国内读者高度关注的国际重大事件、热点话题,如8月6日《一年后,五环旗首次高扬南美——里约热内卢紧锣密鼓筹办奥运会》、8月11日《历史与现实的双重窘境——欧洲非法移民问题扫描》等;二是中国政策、发展、变化对国际事务、环境、格局的影响,如6月4日《打造“一带一路”样板工程——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前景令人期待》、6月15日《三个样本,看中国装备如何进入拉美》等;三是对国内社会发展有借鉴意义的国际经验,如8月4日《严把质量·强化监督·重视宣传——国外如何严防电梯安全事故》、8月18日《张弛有度,劳逸结合——国外带薪休假一瞥》等。这些内容往往是国内外都很关注的问题。通过议题设置的方法,我们对这些选题作出观察、解读,实现了既报道好世界,又说明好中国,给读者以深刻启示。

上述选题涉及的报道领域可谓多样丰富,既有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一带一路”、中国企业“走出去”开展产能合作这样的大课题,也有国外文明行车之类相对微观、但可资借鉴的“他山之石”;既涉及中美关系这样的政治话题,也涉及国外绿色化进程这样的经济专题,还有平常较少涉猎的科技报道。这些选题比较典型地说明,本报国际深度报道的领域得到了大力拓展。

从读者对象和读者意识的角度来说,人民日报的国际报道要有国内视野。专版在这方面的拓展尤为明显,这是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观念的体现。在报道国外的理念和做法时,专版聚焦的主题往往都有强烈的国内观照。如6月5日《文明行车,管理与沟通并行》、8月4日《严把质量?强化监管?重视宣传——国外如何严防电梯安全事故》、8月18日《张弛有度,劳逸结合——国外带薪休假一瞥》等。相关领域发生的国内新闻事件极大地吸引了国内百姓的注意力,因此,大家对国外较好经验的知晓欲,通过这些报道得到了很好满足,也促使有关部门和广大读者认真借鉴。这些报道坚持新闻真实、客观的原则,并不一味吹捧国外,而是实事求是地“两面说”。如在谈国外如何严防电梯安全事故时,用数字说话:美国劳工部的数据表明,美国因电梯事故年均造成27人死亡,近1万人受伤;在德国的电梯死亡事故中,75%都是由于人员疏忽而造成。从而说明,类似问题不是中国所独有,这有助于理性引导国内舆论,缓解舆论压力。

世界是复杂多样的,西方的月亮不比中国圆,在国际舆论场仍然“西强我弱”的现实背景下,我们的国际报道既要充分反映国外可供中国借鉴学习的成功经验,也须在国际比较中坚定中国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发掘报道深度 注重精耕细作

和以国内记者报道主打的“记者调查”版一样,国外记者担纲的国际深度报道专版也以深度报道见长,其深度着重在三个方面得到发掘。

一是延伸对重大时政新闻的全面解读。重大时政新闻发生后,各类报道铺天盖地,但往往是短平快,难以做到全景式分析报道,这时条分缕析的深度报道尤显水平。以8月11日的《历史与现实的双重窘境——欧洲非法移民问题扫描》为例,欧洲隧道7月底被大批难民堵塞,成为国际报道头条内容,但对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和背后反映的深层问题,仍需要深入挖掘。这个专版运用大量的采访、分析,认为欧洲非法移民问题的产生既有欧洲长期对非洲殖民统治的原因,也有美国近年插手西亚北非政局的现实背景,解决起来更是因为欧盟作为超国家政体对成员国缺少约束力而困难重重。这样的深度分析反映了记者的长期积累功底和敏锐观察能力。

二是注重对主动设置议题的深度观察。7月23日的专版《飓风,何以卷走生活的希望?——灾后10年之际新奥尔良见闻》尤见功力。这是本报驻美国记者对卡特里娜飓风肆虐新奥尔良市10年之后的实地采访。记者通过对黑人居住区深入细致的采访,指出“如果这是白人居住的社区,绝对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连该市重建局官员也不得不承认“社会不平等问题确实存在”。文章披露的诸多细节,生动揭示了美国制度的弊端。例如,该市被飓风摧毁的房屋超过10万套,而新建、修缮的只有2116套,在这种情况下,新奥尔良市重建局规划与战略部主管莱辛格居然大言不惭地强调,“政府在使用重建资金时不能偏向低收入者,因为这会影响到‘公平’”。又如,灾难发生时,很多低收入者携带政府分发的单程票到其他各州,新奥尔良市政官员公开宣称,不欢迎他们返回家园。毫无疑问,这篇报道在每个中国读者心中都会产生强烈的联想:这和中国政府在汶川、玉树地震等灾后重建方面的高效、负责是多么鲜明的对比!相比“美国政府能够做的非常有限”,我们完全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执政为民的理念、我们的社会动员力和执行力,的的确确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优势。

三是增加对世界热点新闻的独家报道。7月23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宣布,通过对开普勒天文望远镜观测资料的分析,发现了迄今与地球体积和宇宙环境最接近的类地行星“开普勒—452b”,这成为各大媒体热报的新闻。5天之后,本报23版即发表《将目光投向浩渺的太空——探访世界最大天文观测区》。这是一次“人无我有”的报道,因为多数媒体由于人力所限,很难探访距离遥远的世界最大天文观测区——智利帕拉纳尔观测站,而进一步的地面观察要在这个观测区进行。这次报道的难度在于,高度专业化的报道内容如何与读者的阅读爱好、认知水平相结合。记者充分运用形象化的语言,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例如,“4台8.2米口径望远镜组合,科学家可从地面看到月球上一辆汽车的前灯”“一个放在美国东海岸的‘锅’,可以听到西海岸的一枚硬币落地”,这样鲜活的表述让高端难懂的先进科技一下子与读者亲近起来,较好地将知识性与科普性融为一体。评论《让梦想翱翔宇宙》写得更加接地气——从青少年参观时的感受谈到记者本人少时的体验,进而谈到科学家的梦想,很能激发年轻读者投身科学的热情。需要指出的是,采访目的地位于智利高原地区,最高海拔超过5000米,这样的采访对任何记者而言都是体力上的挑战;报道的内容又是平常很少接触的尖端科技,而且要配合热点新闻的时效性,在这样短时间内完成,记者的工作强度不难想象,记者的职业精神值得称道。

丰富报道形态 注重传播创新

人民日报用一块专版进行的报道,必然是重大选题,要求记者、编辑用好用足各种报道手段和编辑方式。可喜的是,这些专版都比较集中地展示了驻外记者争做全媒体记者的坚实努力,也反映了编辑人员良好的策划思路,从而使专版逐步形成了鲜明风格。

集纳报道,体现驻不同国家记者的整体实力。如8月10日《把脉互联网经济新动态》一文,登出本报驻英、美、韩、印四国记者的文章,分别介绍英国利用互联网促进金融发展、韩国将互联网运用上升到国家战略、美国大公司实习的中国员工利用互联网工作和生活、印度发展互联网的成效与短板等内容。这些都是记者身在前沿的所见所闻所思,较之专家的论述更加鲜活,彰显了本报记者高出一筹的整体实力。

采评结合,体现编辑策划的良苦用心。专版上多数情况都配发言论,观点鲜明,有效地提升了思想引领作用。例如,6月15日的专版《三个样本,看中国装备如何进入拉美》,配发贸促会会长姜增伟的言论《中拉合作的新增长点》,阐明中国与拉美进行产能与装备合作的重要意义,同时刊发驻拉美中心分社首席记者丁刚的文章《共同发展的坚实纽带》,深入分析了新兴经济体成为“同一共同体”的发展趋势。

采访专家,体现国际性和权威性。国际报道要提升权威性,需采访国际上知名权威学者,他们的观点有说服力。如7月22日《绿色化助推转型发展》的作者、美国著名生态文明专家罗伊?莫里森对中国绿色化建设的努力予以高度评价,为版面增加了分量与亮色。有的版面涉及观点更广泛,如7月23日在“回声”栏目中一共登出8条国外专家和媒体对美国飓风灾后重建不力的评价,表明这种现象不仅受到灾民的强烈抨击,而且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批评和质疑。

图文并茂,体现前方记者的敬业精神。这些专版不仅主打文章均为驻外记者所写,而且刊出驻外记者所摄图片34幅,超过图片总数(67幅)的一半,并配发全部由驻外记者拍摄的二维码10个,再次证明国际部二维码工作的成效,在报纸传播形态创新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

作为本报国际深度报道的代表,“记者观察”“深度观察”仍然有改进提高的空间。建议将“记者观察”和“深度观察”合并成一个品牌,形成合力,并在“两微一端”上刊发,使好文章传播效果更好。

祝愿本报国际深度报道咬住质量,办出特色!

(原文刊载于人民日报社研究部内刊《新闻传媒阅评》2015年第32期)

 

(责编:程惠芬、戴莉莉)

相关专题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