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青年记者》>>2015年10月下
人民网>>传媒>>正文

当下时评的七大弊病

曹林

2015年11月13日13:44  来源:青年记者  手机看新闻

当下的媒体生态中,可能没有哪一家媒体不重视评论,没有谁会轻视评论对一家媒体的重要性。过去常说“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和灵魂”,强调的主要是评论的政治性和引导性,今天很多媒体重视评论则更多出于务实追求:其一,新媒体冲击下,媒体传统的新闻生产模式受到威胁,很难与速度以秒计算的新媒体比快,重大事件发生后新闻会在1秒内在全网刷屏,抓独家新闻的成本越来越高、收益越来越低。而评论这种文体可以避免受到这种冲击,因为新闻事实只有一个,可以评论的角度却有很多,所以很多时候媒体对新闻的竞争成了观点的比拼。其二,评论生产的成本远远低于新闻,从出差到采访,记者采写一则报道需要耗费很大成本,而评论的成本主要是评论员的脑子。其三,全媒体时代,新闻信息对于读者是过剩的,社交平台上的评论也多是浅薄的、碎片化的口水,这时更凸显出深度评论的重要,很多读者看报纸时都先翻第二版看评论,因为新闻信息早在网上和手机上看到了,想看看评论是怎么分析的。人们往往也是通过评论的风格来判断一家媒体的气质和风格的,比如评论之于中国青年报,评论之于环球时报,评论之于新京报。

新媒体冲击下,评论受到重视,评论员受到重用,评论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评论版不断增加和前移,评论文章的稿费不断提高,很多媒体都在重金打造评论品牌和评论员品牌,为评论的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氛围。然而由于很多条件的制约,评论整体水平的提升与舆论对评论的重视程度并不匹配,存在很多问题。下面,笔者试着分析当下时事评论的几大弊病。

一、快评的浮躁:迷恋时效常被反转打脸

人们习惯称赞评论写得快的人倚马可待,新闻出来后,评论能立刻成文。评论员私下曾有过速度的比拼,据说最快10分钟便能敲出一篇千字评论。很多都市报的社论编辑都很了解一些作者的写作速度,遇到急事或者深夜毙稿,知道约谁能在半小时内拿出一篇像样的评论填版面。某家每天有数个评论版的媒体特别强调评论的时效,宣称只评当天事,除了系列评论,绝不评隔天的新闻。评论写得再好,评的是隔夜新闻,也不会用。

这种对新闻和时效的过度追逐,违背了评论生产的规律,带来了很多问题:其一,评论很肤浅,为追求第一时间的快而放弃了深刻。思考是需要时间的,很多第一时间的快评只剩下肤浅层次的站队和为评而评的仓促判断,缺乏知识和思想含量,沦为没有营养的快餐和垃圾信息;其二,评论的仓促判断常被反转新闻打脸,事实浮出水面是需要时间的,冷静观察理性判断也是需要时间的,追逐时效的判断则不顾这些,常常跑在真相的前面而“迫切归因”,误导公众,导致评论不断被反转新闻打脸,或者评论了不存在的事实,对评论的公信力是很大的伤害;其三,第一时间的判断往往是情绪化的,充满情绪的评论往舆论场中输入的不是静力量,而是加剧社会戾气的情绪泡沫。

比如,复旦学生投毒案刚发生,作案动机还不清楚,案件还在调查中,第二天就有很多评论“迫切归因”,反思大学教育的人格缺失、独生子女带来的问题、大学人际关系冷漠等问题,跑在警方调查和新闻报道之前仓促评论。还有漳州PX项目发生爆炸后,立刻有人说“这证明了PX不安全”,或说“当初厦门抵制对了”,或说“国外安全国内不一定安全”。这些判断都仓促了,不妨先等等看事故原因到底是偶发因素下人祸导致,还是PX本身的不安全性导致。过度追求时效滋生了“迫切归因”的思维强迫症,事故一发生,即使信息很少,也会立刻归因归咎。在成都女司机被打、女大学生自称扶老人反遭讹诈等一系列反转新闻中,一些评论都在追逐时效中成为笑话。

令人欣慰的是,迷恋时效和快评的阶段已经过去了,人们开始厌倦那种仓促判断的快评,评论界开始反思过度追求时效带来的问题,而开始追求“慢评论”。比如有一家媒体的评论频道就高稿费征慢评论稿件,这家媒体在征稿启事中称:这些年我们看够了反转剧,媒体对时效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家都很急,生怕落后一秒,大众的注意力就飘向别处。可是总有一些事,要站远一点才看得清楚;总有一些问题,在尘嚣过后应该有个答案;也总有一些观察和见解,值得等待。这一次,我们将推出一个新栏目:慢评论。每个月,××将发布1~2篇5000字以上的长文,给出一字2元的稿酬。不追时效,但求洞见;万元起步,值得拥有。我们不接受没有事实和数据的臆测、诉诸情绪的呐喊、不加论证的三观。我们期待的是——写作门槛高而阅读门槛低的专家意见;翔实可靠、一目了然的数据帝;让人心服口服的话题终结者。

其实,评论的优势就在于“慢”,时事评论要与网帖、胡同串子拉开距离,必须让敲字的速度慢下来,去思考,去等真相慢慢浮现。

二、口水评论泛滥,缺乏论政的大关怀大评论

有一段时间,针对舆论在一些重要议题上的缺席,媒体人石扉客很不满地评论称:云南导游和成都女司机这类群众斗群众的鸡毛蒜皮热火朝天,聂树斌案和庆安枪击案这类重大公共事件毫不意外地边缘化。上游新闻琐碎化,下游公共讨论无聊化,和谐社会就是这么炼成的吧?

这段感慨是针对新闻而发,其实评论也存在这类问题。很多评论的选题都集中于一些有冲突点的社会新闻、有争议的某个专家言论、有吐槽点的网络热帖,或者讨论一些有意思却无意义的伪问题,缺乏对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大问题和大事件的关注,缺乏“这个社会哪些问题最值得去关注”的问题意识,缺乏“用评论推动社会进步”的大关怀,当然也没有“用评论改变点儿什么”的评论人使命感,评论作者眼中只有稿费和“写什么和怎么写才能让评论更能发表”。

前年有一次我曾赞扬西安的华商报已经成为时事评论的一个“高地”,那段时间,从他们的版面选题上能看到他们的大关怀,比如某天版面上的几篇评论:评论了朱令案、京温商场案和计划生育问题,没有伪问题,没有八卦话题,没有鸡毛蒜皮,都是真正应该关心、应该追问、事关公共利益的大问题。

有一家媒体曾公开谈论过自身评论版的定位,那种关怀和追求很令人尊敬:目前我们的时评,是基于这样一个理念而设置生长的——中国与中国人,正处在百余年未绝的历史大转型努力之中。这种大转型,自晚清开埠而始,基本的命题便是要成为一个现代国家与现代民族;其间的种种努力,所要解答的不过是国家独立的民族主义诉求、经济发展的民生主义诉求与政治文明的民主主义诉求。综观这些命题,便不难发现,时下的中国正处在这一历史大转型的最后关键阶段,身处其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无可避免地要成为这一历史的推动者,也无可逃遁地要成为这一历史的被触动者。因此,在这个转型中,这个国家的发展方向、所获得的进展、所遭遇的困顿、所影响的人的命运,是我们评论所要紧密关注、积极表达的话题。

综观当下媒体的评论版,缺乏对这种大问题的大评论,尤其缺少真正有分量的政论,在重大改革和时政议题上缺乏评论的声音(提起重大改革问题上缺乏评论的声音,作者们常常将问题归咎于言论空间,其实表达空间还是有的)。眼下的评论多是聚焦一些无关痛痒、不断变换的社会热点,今天是成都女司机被打,明天是云南黑导游欺诈,后天是天价月饼,评论版上多是这种琐碎的“事评”,没有恒定的问题关注,回避谈论政治议题和所谓的“敏感话题”。澎湃新闻向来以“思想和观点”最大平台著称,可黄晓明办奢华婚礼时,该平台刊登了这样一篇文章《关于黄晓明Baby大婚,有多少你不知道的事?》,内容图文并茂,涉及黄晓明买的蛋糕、钻戒,发的红包,请的嘉宾如何如何等,内容极为物质享乐和拜金。

有一些所谓“政论”,不过多是我批评过的故弄玄虚的“信号体评论”:神秘兮兮故作高深,以智囊或高参的口吻煞有介事地分析各种“释放信号”,故意误导诱导别人以为他“上面有人”,仿佛昨晚作为座上贵宾刚从中南海行走回来,好像掌握了什么“内幕消息”,动不动就分析“信号”。这种“信号体评论”,多数是键盘上过度阐释和解读的产物,是骗子骗粉用的,我称这种文章为“中南海梦游”。

三、鸡汤评论的伪情怀见证逻辑和思想贫血

口水评论泛滥成灾之外,另一种让人烦的评论叫鸡汤评论,用一些貌似温暖和正能量、却建立在虚假论据和反逻辑基础上的鸡汤道理去说教,用空洞的抒情和肉麻的煽情掩饰逻辑和思想的贫血。

这种鸡汤评论多集中在灾难或事故发生之后,不是追问灾难所暴露的问题,而是不顾公众情感地去歌颂大爱,用力过猛地去发掘所谓的“闪光点”,或者用诗一样的语言在社论中去美化灾难的剪影。这种鸡汤评论已经越来越招公众反感,所以往往一开口就是嘘声一片。灾难中的大爱并非就不可以赞美,也并非就没有闪光点,但一味回避问题而将灾难诗意化的腔调,像“感谢你无数次游过那片悲伤的水域”、“如果那239个生命终结在这样一个美丽的法属海岛上,也不失为最后的安慰”之类的抒情火力,常常把鸡汤给煲糊了,弄得让人反胃。

面对这些逼人感动、给人递纸巾的鸡汤评论,网友的话很有道理:请递给我真相,而不是纸巾。

“鸡汤道理”的一大特点,看起来很正能量,很符合人的某种需求,却经不起推敲。伪情怀文的特点也是如此,评论中堆砌各种不明来源、听起来似乎挺有道理的名人名言,却省略了论证,回避了现实,从而营造了幻觉。鸡汤有害,喝多有害,评论员应该做一个勇于打翻鸡汤的人,而不能迎合人的思维惰性去生产和兜售鸡汤。

网络曾经刮起一阵“反心灵鸡汤”的恶搞旋风。如,“是金子总会发光,但如果是石头,到哪里都不会发光的”、“假如今天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哭泣,因为明天生活还会继续欺骗你。”

时事评论应在针砭时弊中引领公众直面现实,直面失败、缺陷、局限和残酷,用思想和逻辑去启蒙,而不是活在鸡汤营造的温暖自欺中。

四、跟风评论成新闻附庸,缺乏议题设置能力

时事评论的一大功能是设置议题,通过发掘细微的社会变化和潜在的问题,提起议题引起舆论的讨论。比如,我曾写过的评论《天津,一座没有新闻的城市》和《学新闻的第一份工作最好别去新媒体》,都曾经引发过广泛的讨论。石扉客先生提到的“新闻学界没有在媒体和记者遇到权力压力的关键时刻给予声援,而把更多精力集中在对媒体报道操作层面的挑剔上”,也引领了学界和业界的一场大讨论,并不在于他讲得多么正确,而在于提出了一个能激起同行讨论的议题。

那种通篇都是“正确废话”的评论,是无能设置议题的。道理都被你讲了,而且讲得面面俱到,你绝对正确永远正确,还有什么讨论的余地呢?

那种跟着新闻走的“跟风评论”,也缺乏议题设置的能力。时事评论八股化的一个标志,就是形式的八股化,好像时评就必须得引用一个新闻由头,然后依附这个由头评论几句,才叫评论。这种八股腔调看多了就让人非常厌烦,为什么评论非要引用新闻由头呢?为什么评论就不能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去给出分析?

过去评论员的工作,被理解为给新闻“配评论”,这种配角的定位使评论缺乏独立设置议题的能力。其实,时事评论应该是一种独立的、可以不依附于新闻而存在的文体,评论不仅应该从已有的新闻报道中发掘评论资源,更应该从新闻报道之外的社会问题中发掘资源。跟着新闻报道走,议题已被报道所设置。新闻报道之外有广阔的问题资源,评论员眼睛看到的事,亲身经历的事,新闻背后的现象,正常中的反常,反常中的正常,发掘的微妙社会变化,长期关注某个领域所累积的问题意识,热点之外的冰点,等等,都应该成为思考的对象。

一些评论写手,似乎离开新闻由头就不会写评论了,依赖新闻作出判断,无法通过自己的眼睛去发现问题,被新闻牵着鼻子走,做新闻的跟屁虫,议题设置能力自然就弱化了。无能设置议题,评论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就降低了,读者看了新闻就不想看评论了。

下一页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