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
   本周传媒观察重点:巴黎暴恐事件报道显现“众媒时代”特点;《纽约时报》成立“快讯小组”,积极适应新媒体传播;央广“破茧”布局全媒体发展;广电总局新规禁电视盒子第三方非法应用;《卫报》PC端网站流量上涨20%。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 罗乃莹     制作:人民网传媒频道

热点1:巴黎暴恐事件报道凸显“众媒时代”特征


巴黎暴恐事件凸显“众媒时代”特征

  摘要:法国当地时间2015年11月13日晚,巴黎市中心一餐馆和法兰西球场附近等多处发生枪击和爆炸事件,造成至少上百人死亡。事件发生后,不同的媒体平台很快反应。澎湃等国内外新闻媒体全媒体传播;Twitter发起“开着的门”话题、 Facebook启用报平安工具;Uber提供紧急提醒服务等等。

  点评:不久前有媒体发布报告,提出人类进入“众媒时代”,面对突发事件,信息流动的样式和过程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突发事件的第一报道者是使用社交媒体并身处现场的人们。信息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同时新闻媒体的时效性追逐更加激烈,并且媒体的服务功能凸显,然而平台的公平也带来困扰,技术让传播如此便捷,却无法避免便捷背后的冲突与灾难。

《纽约时报》成立“快讯小组”


《纽约时报》成立“快讯小组”

  摘要:近日,有媒体报道《纽约时报》成立”快讯小组”。“快讯小组”的工作是跟进和“改写”目前正在进行的、最吸引眼球的突发热点事件,以便在数字化时代更好地向在线读者推送信息,使他们在一些突发性新闻的报道上领先于竞争对手,同时他们也会对新媒体平台的报道呈现方式作出具体探索和调整。
  点评:作为《纽约时报》这样的严肃性报纸,想要在新媒体语境中不失去自己的基因,非常需要真知灼见的智慧和高瞻远瞩的魄力。新媒体时代的速度要求报纸绝对不能再以一天的出版周期去采写、核实、编发内容,但是急于追求速度又可能陷入认识盲区。《纽约时报》巧妙地分成两套,单独拎出来一批追求速度、追踪网络、跟踪网络热点的人,探索新媒体的报道形态和生产模式。小组保留《纽约时报》的价值观和核实精神,并且注重热点事件的后续追踪,这些值得肯定。只是笔者很好奇如何整合这样两套系统。不过这样的尝试不论成败,最终会为《纽约时报》的数字化战略赢得主动。

案例:央广“破茧”布局全媒体


央广“破茧”布局全媒体

  摘要:2015年11月15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016年战略资源推介会在北京召开,对新一年的节目、渠道和广告资源进行集中发布和推介,这是央广首次举办此类活动。本次推介会的主题被确定为“破茧”,分为“内容之变”、“渠道之变”、“营销之变”三个部分。

  点评:新媒体时代,电视都被“唱衰”,广播更成为少人关注的媒介形态。央广在今年首次举办推介会,一是因为今年媒体变革的大主题,二是体现广播人的思考和信心、决心。不管是对于自身内容的准确定位,渠道布局上的七大举措,还是营销战略上各种流程和环节的打通。央广立足自身,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努力迎合时代主题,相信时代不会抛弃这样具有扬弃基因的媒介。

新政:广电总局发新规,七成电视盒子或受波及


广电总局发新规,七成电视盒子或受波及

  摘要:近日,国家广电总局针对网络电视和电视盒子发布新规,要求七大牌照商清理违规内容和非法应用。有消息指出,风云直播、喜马拉雅、熊猫听书等81个第三方软件被列为违规应用,包括天猫魔盒在内的不少机顶盒受到影响,有相关分析指出,本次受到影响的机顶盒市场份额占比高达70%。

  点评:互联网的平等开放的思维方式是一把双刃剑,给人们带来了便捷,也带来了监管的挑战。广电总局对于电视盒子的规定已经不是第一次,而这次广电总局主要针对第三方非法应用,作为监管者这是理所应当的职责。不过,电视盒子本身也存在尴尬的困境,它更多扮演传统电视向智能电视过度的角色,像一个历史性产物,或许在不久的将来电视盒子可能会退出历史舞台,但开放的电视环境的大门早已关不上了。

数据:《卫报》网站PC流量逆势上涨20%!


《卫报》网站PC流量逆势上涨20%!

  摘要:据全媒派报道,《卫报》网站在移动大潮下“逆势增长”,自今年1月以来,其全球流量增长20%。乘胜追击的《卫报》最近上线全新国际版主页,期望继续吸引访问流量,并保持走高态势。

  点评:《卫报》目前在PC端所采用的手段主要有首页实时数据分析、支持脱机和多终端、主页素材自动筛选、便捷的内容输出管理系统等。新媒体发展迅速,我们都看到了表面的变化,但从固定端PC到移动端,这种变化意味着受众阅读习惯怎样的改变、我们又应该怎样适应却少有人提及。《卫报》PC端数据的利好或许不能给网站太多积极的信号,但是如何利用大数据等新技术,来根据不同终端对新闻的生产和传播进行个性设置是我们必须要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