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5年·第11期

评析美国文化在动画电影中的表现

—— 以《小黄人大眼萌》为例

王洁群
2016年01月15日14:43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摘 要:作为美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有力分支,其动画产业也不容小觑地容本国传统与核心价值观于无形,将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一并植入受众的意识,从而产生文化认同。影片中,他国文化元素即使被掺杂其中,原有的民族符号也以美国式思维解构重组,这种潜移默化的文化传播得到世界各地受众的认可和接受,本文以《小黄人大眼萌》为例对美国文化的传播和价值观的输出进行评析。

关键词:小黄人;美国文化;价值观

在《卑鄙的我》(又译:《神偷奶爸》)系列电影中抢尽风头的单细胞生物小黄人在万众期待中卷土重来,然而这次他们却以霸主的姿态为自己“立传著书”,与其说这是一部讲述小黄人历史的教科书,不如说是一个扭着屁股追逐梦想的种族寄给未来自己的一封信。在电影中,文化概念的精妙巧思、角色性格的玲珑丰富和隐喻符号的别样纵横都足以见识小黄人及美国文化的大野心。

一、把坏事做成大事

社会心理学有条定律是,“一旦当某个弱小的个体,与另外的同类组成帮派后,会瞬间找到归属感,变得强大。”这就是宗教团体、军队、犯罪组织等存在的原因,而且常常被吸引的对象都是孤独软弱、受到欺压的群体。而这次,结伴闯江湖的是小黄人。小黄人们似乎从未掩饰他们生命的历程就是对霸权的追寻,愿意为“变坏”这项事业肝脑涂地。比起失败,他们更害怕平庸。依靠恶棍主人的强权魄力和族群扎堆的羊群意识,小黄人们坚定地秉持作恶的初衷,蹒跚地穿越时代,执着地更新主人却从未放弃“梦想”。然而遗憾的是,“主人终结者”的小黄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群龙无首的小黄人们开始焦躁不安,他们以为自己缺失首领,但真正困扰他们的是在任何情况下不能遗忘的具有核心价值观的“美国梦”。从某种意义上讲,在电影中美国也在强调一个美国概念:“当恶人做恶事”是对欲望的直接诉求,比起“当好人做好事”所需要的面面俱到、顾虑周全,更需要敢想敢做、雷厉风行。何况坏事在坏人眼中未必不是声张正义,这种好坏的评判反诘与美国自封的“世界警察”身份相互映衬,文化植入呼之欲出。

美国学者阿诺德和泰格特在比较加拿大和美国的民族性格时曾指出:美国人比加拿大人更愿意冒风险和尝试新事物[1]。这种进取性的文化特征不仅表现在敢想敢做的“恶棍念头”、人才济济的恶人集会,同样独出心裁的还有世界动画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女性超级反派人物——斯嘉丽。这个女魔头形象在电影中着实惊艳,作为烈焰反派,她不仅有着叱咤风云的江湖威名,还有引发狂潮的傲人魄力,她不止稳坐万人朝拜的第一交椅,还不忘拓展沿边旁系的新兴领域,她不满坐拥蒸蒸日上的作恶事业还可兼顾才华横溢的学霸爱情,她不断展现鸟瞰天下的王者之姿还依旧保持红裙高跟的公主梦境。这样的一个女坏蛋把全能体现到了极致。在斯嘉丽的强势反衬下,电影中另一位女性形象英国女王就显得格外矫揉造作、华而不实了。鲍勃三人行刚到美国时,交代了历史背景是“1968年的纽约”,不难看出也是政治运动的影射。20世纪60年代,美国新一代的妇女从全新的视角复兴了现在被称为“妇女解放”的运动,这次运动在美国社会、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影响颇深。我们从近年来的美国文学影视作品中均不同程度地感受到了这股追求平等独立、自由解放的女性雄风,斯嘉丽显然最大化地代表了这种女性思潮的进步,也彰显了美国文化的向前。

二、从小人物到大英雄

“小人物”蜕变而成“大英雄”是美国好莱坞电影中屡试不爽的百变魔方。《快乐的大脚》中的小企鹅曼波从受人排挤到振兴家族、《辛普森一家》中的霍默?辛普森从并不完美走向拯救周遭、《功夫熊猫》中的跑堂伙计阿宝从无人问津到惩恶扬善……平凡人物的平凡之路在理想与精神的交织中成就了英雄主义[2]。这种通过努力可以体现存在价值的“美国梦”之光也洒在了小黄人身上。

强调个人价值,崇尚开拓和竞争,追求平等、民主、自由,讲究理性和实用的“美国梦”扎根于每个小黄人心中,他们以为依靠英雄就真的离成为英雄很近了。然而这种单纯的趋利避害、逐强避弱却从未让小黄人们印证概念中的真谛。或许出于对时代的使命感和对生活的保障,死气沉沉的族群中终于有人代表集体发声,结伴去争取曙光。聪明睿智的领导者凯文、幽默搞怪的文艺青年斯图尔特和热情可爱的鲍勃不仅是居家旅行的最佳搭配,也互为事业并肩的情感寄托。小黄人们矮小柔弱、毫无主见,只能在强势生物的保护和依赖下存活,从一开始他们就把自己定位为依附者和协助者,他们甚至带有“奴性”特质。直至影片的高潮部分——“大黄人”的到来,才使他们打破生存逻辑,获得身体优势的巨型黄人不仅可以保护自己还可以保护族群,信念和意志在小黄人身上开辟了自我营救之路,那就是靠外界不如靠自身、只依附不如变强大。这种小人物到大英雄的“破茧成蝶”还以被动的形象暗示着这种“成功之路”是历史的缔造、时代的选择。

除了英雄主义和美国梦的铺设,语言对于一个民族文化输出的作用也非同一般。所以,语言也是话语权的体现和民族自信的建立。面对小黄人语言“难听懂”和“多国化”的质疑,制片人克里斯托弗表示“我们绝不会让小黄人说话的,表面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人能听懂他们在说什么,但实际上每个人都明白他们的意思,这才是小黄人最有魅力的地方。”加之《小黄人大眼萌》还汇集了一些多国语言的精短词语,这种熔炉文化下的语言风格不免让人会心,小黄人用其奇妙独特的语言风格替美国文化代言,证明着这一理论的坚持和自信。

他们没有肩膀却穿起了背带裤、没有耳朵却能听到声音、没有鼻梁却架起了眼镜,这群小黄人用不可能创造着可能,何尝不是塑造和传播着美国坚韧创新、自强自信的国家形象。

三、由热衷炒文化到冷眼看全球

美国的“熔炉文化”使得其吸纳和包容来自世界各个民族和国家的艺术表现,这种打破和整合,让空间更宏大广阔、让文化更激情碰撞、让国家形象更完善丰富,用美式思维解构全球动态,共享文化温床[3]。

小黄人其实就是美国的缩影,在探索、认识和改造的过程中成长壮大。影片开始,以小黄人的视觉和参与,穿越古今,审视世界,缤纷绚烂的各国元素和大有名头的恶人老板在他们的见证下纷至沓来。恐龙时代,陆地上出现过的最大的肉食性动物恐龙,在小黄人的“助力”下被推向了火山爆发的灭绝宿命中;埃及文明崛起后,小黄人们在这片尼罗河灌溉滋养的沃土上享受着农耕文明,却因工程失误导致法老被压在金字塔下;活了357岁的吸血鬼德古拉因残忍而昭著,折磨战俘成性,他的故事被改编为电影《惊情四百年》受到强光刺激飞灰烟灭;1812年,以炮兵为傲的法国皇帝拿破仑带着57万大军攻打莫斯科,只剩3万残兵,被小黄人炮轰走的小矮个淹没在皑皑白雪之中……踏寻历史的车辙,虽然这些被定义的“坏老大”威风凛凛,但始终经不起历史的考验。即使这样,代表美国形象的小黄人在寻求光明的出路上从未放弃。

如果说在找寻出路的过程中曾迷茫彷徨过,那么凯文的 “三人行”在1968年的纽约看到了希望。那时的美国是二战后迅速成长的国家,但因与苏联抗衡、参与越南战争深陷泥沼。一方面人们反战情绪浓重,另一方面民权运动也风生水起,来自各个层面的声音质问和挑战着主流文化。嬉皮士运动也应运而生,不羁而疯狂、叛逆而自由的摇滚乐成为时髦。我们从电影“追捕”的情节中注意到,小黄人在下水道井盖被踩致敬的是披头士的封面;斯图尔特在唱片店里幻想的那张唱片是当时最火的唱片——吉米?亨德里克斯的《 Biggest hit of 1968》,都是那个时代的文化产物。面对动荡和分裂,尼克松总统倡导“团结起来”,那一年海报上还贴着尼克松竞选总统的选举口号:Finally a name you can trust(终于出现了值得你信任的名字);除此之外,我们还看到小黄人在商场里看电视也充斥着时代元素,三个节目分别是1962年的《侠探西蒙》、1964年的《家有仙妻》和1965年的《约会游戏》;加冕仪式上的斯嘉丽身着经典红色Valentino,凸显其自信和欲望;在影片中汇聚“坏人大会”的各路恶人也分别致敬《野蛮人柯南》《黑湖妖谭》《第一滴血》《金刚》等电影……庞大的信息量足以体现多元化的时代元素、生活方式和美式思维逻辑。

在这种民族特征和文化心态的表达中,电影还这样做以记录——率真的美国用不羁的态度调侃它眼中的花花世界,比如英国。罗宾·威廉斯在《美国社会:一个社会学的阐释》一书中给出了一套美国人的基本价值观,其中包括个人成就、道德关怀和人道主义、效率和实用主义等。社会学研究对美国和英国两国民众的价值观对比调查显示:美国人较英国人更加注重“有意义的生活”,注重个人主义。这种实用为上、效率为先的宗旨也难怪电影中不止一次暗讽英国的“下午茶”文化:警察在车里一边追坏人一边喝茶、主播一边主持节目一边喝茶和旁边楼房快打塌了也要淡定地看报纸喝茶。除去对教条生活细节的戏谑外,女王的皇冠也被浓墨重彩的搬上荧屏、供人把玩。这象征着王权、统治领地和日不落赫赫伟业的皇冠,不仅被霸权思维的美国大胆觊觎、付诸抢夺还无情嘲弄。但就是这样富有重要意义的王权保障在亚瑟王“石中剑”的传说下分崩离析,甚至有些可笑可悲。这是美国对英国古板教条的最大讽刺,这种透过作品看世界的文化解构和建构堪称一大亮点。

在美国,“进取”一词具有“雄心”(ambitious)和“冒险”(adventure)的含义,美国电影的确在文化渗透和价值观传播上做足了功课,不仅在已有成果上不断推陈出新、寻求突破,还以一颗海纳百川之心接受一切优秀的外来艺术文化,合理加工、精心出品,形成了独具风格的美国文化体系。不得不说,这种小人物下的大野心非常值得尊重与思考。

参考文献:

[1] 史春霞.美国动画的文化取向及其审美价值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

[2] 常宏.动画电影中的美国文化解析[J].电影文学,2012.

[3] 米高峰,黯然.试论美国动画的价值观输出与文化传播策略[J].中国电视,2011.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