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人物报道如何打动读者 让典型从“神坛”回归人性

2016年06月14日14:00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小字号
原标题:让典型从“神坛”回归人性——试论人物报道如何打动读者

典型人物报道是党报党刊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当前正面宣传为主方针的要求,更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随着媒体形态越来越多元,典型人物报道的方式也越来越丰富,甚至“典型人物”的范畴都在不断延伸,从焦裕禄、张海迪等时代楷模,到“感动中国”的人物,再到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的普通人。随着读者对媒体、对报道的选择范围越来越大,对于典型人物的期待和要求也越来越高,表现出来的对典型“高大上”难以信服的诟病越来越突出。

近年来,媒体纷纷在典型人物报道中探索改革,力图通过更加柔软的细节展示人物内心,通过不回避缺点不足还原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然而,事迹感人却想不通背后动因,仍是困扰读者学典型的一个突出问题。《中国组织人事报》近年来在典型人物报道中采用系列报道的形式,深入挖掘精神根源,与先进事迹相呼应,让典型从“神坛”回归人性,让读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大大提升了宣传效果。

避免人物报道“神坛化”现象

长期以来,许多典型人物报道与“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一心为公、忘我奉献”等字眼联系在一起,让读者产生“神一样的存在,学不来”的逆反心理,形成了人物报道“神坛化”现象。

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报喜不报忧,用回避缺点塑造完美。这种现象在典型人物报道中比较常见。比如,早期关于张海迪的报道中,很少有提及她也曾趁父母出差想过自杀。一种观点是,这些细节偏离了主题,冲淡了对人物精神的塑造,会引起读者对报道的不认同。然而,受众眼中的先进人物应该也是一个人,一个具有坚韧也有脆弱的人,而不是完美的神。调查显示,真正使报道对象在读者心中“立”起来,正是因为伟大背后的平凡。

二是有意拔高,用失真内容凸显人物伟大。有的人物报道为了故意拔高,不惜铤而走险把“剧情需要”写成了新闻事实。2005年年底,各路媒体关于洪战辉的报道铺天盖地。其中有些报道,为了拔高“英雄”形象,不惜错误地夸大事实。洪战辉曾公开表示:“有的媒体说我背了200公斤的弹簧,我从来没有做过这个事情。我只是承包了那么多弹簧去做,和同学一起赚了钱一起分,不是说我背着弹簧到了怀化。”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已经严重违背了新闻的底线。

三是背景缺失,一味罗列先进事迹。这是典型人物报道中非常容易出现的一种倾向。例如,在“最美基层干部”报道中,有的稿件只是简单罗列了几件事情,没有对环境因素和人物特点进行必要说明,反倒让读者觉得先进之举“匪夷所思”。讲故事是人物报道的好手法,但适当的背景铺沉不能省。

在先进事迹中深挖精神根源

作为组织人事领域唯一专业大报,《中国组织人事报》把典型人物报道当作主要报道内容和报道形式之一。在近几年的人物报道中,开始尝试系列报道的形式,通过“先进事迹+精神根源”的组合拳,全面展示人物特点、探寻人物背景,很多报道以内外结合的方式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以李林森、曾建、卢玉宝三者的相关报道为例——

李林森是《中国组织人事报》2011年推出的一个重大典型。11月22日刊发长篇通讯《燃尽生命写忠诚——追记四川万源市委原常委、组织部长李林森》,全面刻画了他的先进事迹。12月连续推出系列分析《是什么成就了李林森——对李林森精神成因的探访》《党性光辉在平凡中闪耀——李林森的先进事迹为何引起党员干部强烈反响》《“把事业当命”的精神引擎——李林森无悔人生探寻》,从三个角度全面展示李林森背后的故事。

曾建先进事迹报道是2014年推出的。6月30日刊发了核心事迹稿《立身为竹写赤诚——追记江西省吉安市委组织部原副部长、市人社局原局长曾建》。9月底,又推出系列分析《曾建先进事迹启示录》,回应读者心中的三个疑问“他为何能成为干部的一面镜子”“他为何成为人们心底温暖的回响”“如何接过标兵的接力棒”。

卢玉宝事迹宣传是2015年典型人物报道的一记重锤。11月9日起,在一版连续三期刊发相关稿件:《从严从实到极致——追记内蒙古自治区兴和县委组织部原副部长卢玉宝》《不忘本的“草根”部长——探寻卢玉宝的精神动力》《卢玉宝的最后24小时》。

有读者反映,看了事迹稿觉得先进人物确实值得敬佩和学习,但是心中尚有一些疑团。后面看了人物精神根源,顿时豁然开朗,对所有先进事迹都觉得事出有因、可以理解了。可以说,深挖精神根源,让典型人物从“神坛”回归了人性。

把握三维度让人物“立”起来

典型人物的精神根源如何挖掘?这并不是泛泛地强调扎实采访就能实现的。具体而言,在采访中要抓住几个关键点,一铲接一铲深入地挖下去,不断问自己为什么,直到觉得一切顺理成章了,方能用这些故事解开读者心中的疑问。

具体而言,要把握好三个维度:时代背景、家庭影响、个人性格。

时势造英雄,时代背景是典型人物出现的首要因素。没有“贫油国”的帽子,便没有铁人王进喜“誓死拿下大油田”的豪迈。同样,巴蜀大地、井冈山下的红色种子,成就了李林森、曾建的人生底色。李林森、卢玉宝的个人成长,也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的“公选”等举措密不可分。

家庭氛围的影响是最好的教育。纵观《中国组织人事报》关于李林森、曾建、卢玉宝的精神根源的稿件,无一例外浓墨重彩描述了家风对他们的影响。曾建的母亲曾任县政协副主席,生了4个孩子总共休息了不足1个月;卢玉宝的父亲是村里的老书记,脏活累活总是抢着干……这些家庭故事,让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先进事迹变得更容易接受了。

性格决定命运,成为什么样的人是由自身的成长经历和人生追求决定的。抓住个人性格,是深挖精神根源的关键。比如,了解了卢玉宝在成长过程中从同学、同事、组织得到的帮助,便能理解他为何对工作中的人和事都能全心全意了。李林森在检察院的工作经历,更与他日后的清正廉洁不无关系。

在采访中将这三点挖透,这个人物便“立”起来了。写稿过程中再引入大量细节,平实地讲故事,发挥真实的力量,直击读者内心。

(刘 云 作者单位:中国人事报刊社)

(责编:霍昀飞(实习)、燕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