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人民日报新闻研究网>>媒界纵横>>人民日报·阅评

叩问经典赛事 弘扬体育文明

——本报“与马拉松同行”系列报道阅评

赵  伟
2016年06月16日15:49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新闻研究网
小字号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内跑步运动近年迅速升温,马拉松赛事更是井喷式发展。然而在高速增长的同时,马拉松赛事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报敏锐地抓住了这个好选题,从4月21日至4月25日连续刊登5篇系列报道“与马拉松同行”,并配发5篇评论,从策划、组织、参与、服务等方面全方位透视马拉松办赛的各环节,展现国内马拉松发展现状,分析其中的问题,探讨未来发展趋势,提出相应对策。纵观整个系列报道,充分体现了人民日报体育报道的站位高度和弘扬体育文明的传播理念。

作为党中央机关报和中国第一大报,人民日报关注的往往是天下大事,体现在体育版面上,就是站在一定的高度思考体育问题。从“与马拉松同行”系列报道来看,这种高度体现为三个方面。

其一是有关注体育事业长远发展的眼光。5篇报道,分别从不同角度分析了马拉松办赛的经验和不足,可谓“五位一体”、形成合力。开篇《办赛,你得有特色》(如下图)抓住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即:随着越来越多的马拉松比赛进行,什么样的比赛才真正能够得到发展,得到延续?报道给出了特色化办赛的回答。第二篇《办赛,就得办成“百年老店”》更是直接回答了这个问题,给主办方以启示:只有特色才能长远。此后几篇,《办赛,不妨多牵手公益》《“兔子”是这样练成的》《长跑,咱得讲安全》等,分别从马拉松比赛的公益属性、跑者的专业性训练、马拉松比赛的赛时急救、安全保障等角度做出分析,为马拉松比赛成功办赛、安全办赛提供了多角度、全方位的建议对策。 

其二是传播以人为本的体育理念。以人为本,要体现人的主体性。相对于物品和事件来说,人更重要、更根本,不能本末倒置,不能舍本求末。体现到体育观念和体育精神上,就意味着体育和体育赛事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举行的,不能为了办赛而办赛,而应注重体育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多大帮助。“与马拉松同行”系列报道,抛出了五个问题:特色如何打造?品牌如何铸就?公益如何延伸?服务如何升级?保障如何到位?这些都体现着以人为本的体育理念。比如,第三篇报道《办赛,不妨多牵手公益》,通过介绍国内国外经验,不仅为马拉松长久办赛探索一条可行之路,更是将体育理念同社会公益相结合,将团结互助、拼搏进取的精神观念从跑道内带到了跑道外。

其三是探讨赛事背后蕴含的人文精神。系列报道通过具体案例探索马拉松比赛真谛,引发人们思考马拉松价值到底何在。正像首篇评论《每人心中都有个马拉松》(如下图)所做的生动诠释,“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马拉松……只是当每一个独特的马拉松之旅正式启程之后,我们是否也该不时回望一下:当年,我们为什么出发?接下来的旅程,我们又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坚持下去?”

在第二篇《办赛,就得办成“百年老店”》中,赛事组织者张思杰的思考给人新的启发。他通过讲述马拉松运动的起源,分析其背后的精神内涵,并探讨当代体育运动中马拉松比赛特色从哪里来。除了关注马拉松赛事自身发展之外,系列报道还思考了马拉松赛事带来的社会效应。最后一篇报道配发的评论《从“获得什么”到“给予什么”》(如下图)写道,“体育与城市有着无法割裂的联系……而一场马拉松赛,则是由数万参与者共同托举起的、同样可以成为一座城市‘人文地标’的运动盛事。”这样的概括展现了人民日报体育版的高站位和大视野。

5篇报道,5篇评论,从马拉松赛事说到体育精神,说到人类文明,人民日报这组“与马拉松同行”系列报道居高而思远。由此想到:人民日报的体育报道办给谁看?在新媒体盛行、浅阅读盛行,体育类报刊日渐式微的当下,人民日报体育报道究竟应该关注哪些问题?“与马拉松同行”系列报道启示我们:人民日报的优势仍然是优质的内容,仍然是独到的见解,仍然是足够高的站位,我们的体育报道要做好做足赛事背后的深度解读。

(原文刊载于人民日报社研究部内刊《新闻传媒阅评》2016年第15期)

 

 

 

 

 

 

 

(责编:程惠芬、戴莉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