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打造中国范儿的主流电影 讲好故事用好文化富矿

2016年09月24日07:20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小字号
原标题:打造中国范儿的主流电影

“中国电影仅仅就是以票房为目标吗?我们的商业电影如何进行价值表达?中国故事如何进行国际表达?主旋律电影如何进行艺术表达?面对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影艺术如何用技术更好地表现出来?”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张宏在第25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上的一连串发问,引发中国电影人尤其是电影界专家学者的思考。

在9月21日至22日举行的第25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电影论坛上,38位专家学者为中国电影的繁荣发展建言献策。多数人认为,相较于票房的火爆和资本的热潮,让电影回归内容本身,从故事、类型、创作者培养、工业流程等各个方面去思考中国电影发展之路,是本届论坛的核心要义。

中国电影需要回归

讲好故事是关键

其实,从本届电影节展映的国产新片来看,尽管许多是小成本影片,但呈现的内容体现出电影人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比如,《月是故乡明》反映的是当下中国乡村留守儿童和中国农民生存现状;《白牦牛》探讨生命的起源、意义以及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哲学思想;《北纬八十度的爱》以中国梦为主题,塑造甘愿牺牲个人利益,为同胞谋幸福的平民英雄……

“我们对于电影的要求必须建立在人文情感表现和社会人心的吸纳上,好电影必须将现实生活作为直接或者折射的对象。”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星举例说,美国经久不衰的系列电影《星际迷航》似乎不是直接的生活表现,但创作人员中的编剧西蒙·佩吉提出,他做编剧必须要思考社会现实。在这一关键问题上,中国的电影近年有迷失的趋向。

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慧瑜的观点与周星不谋而合。他说:“中国电影人需要有更多的想象力,并对于中国社会保有一种‘感同身受’的心态,发现和直面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并用商业片的形式传达出来,因为这是一个不缺乏大故事的年代,缺少的只是讲述大故事的眼光和方法。”

电影创作正在突破

文化富矿当用好

电影市场日益繁荣之后,观众需求也越来越高,他们不满足于“拳头”“枕头”“噱头”这样的产品,也不再满足于追求视听奇观带来的感官刺激,而是希望看到更多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相统一的作品。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汉文表示,电影行政管理部门制定了百部重点主旋律电影选题规划,要通过这个规划,鼓励电影工作者扎扎实实提高创作质量,努力实现电影创作由“高原”向“高峰”的突破。鼓励电影题材更加多样,激励人们向善向上。鼓励创作者在电影艺术和电影工业上大胆创新、敢于实践,以多样化的作品谱系来表现中华文化精髓,体现中国电影在文化品格和工业进步方面的新成就。

“引领这个时代的电影,不再是那种一味地表现个人审美趣味而不顾观众心理需求的所谓艺术影片,也不是那种单纯地追求经济利润而不顾作品文化品格的商业影片,而是那些真正能够把电影精湛的艺术品质、正确的精神导向和健康的娱乐功能进行有机整合的主流电影。”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贾磊磊认为,这种影片是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电影进行市场博弈最为有力的市场主力,也是我们进行文化价值观传播的最为有效的时代媒介。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王志敏表示,中国电影已经出现了脱离模仿和照搬好莱坞电影模式,探索具有自身特色及文化精神的良好势头。他说:“我们有理由期待,具有得天独厚、源远流长文化背景的中国电影,经过不屈不挠的努力,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发展模式、审美特征和艺术风范。它既不同于好莱坞电影,也不同于欧洲电影、韩国电影,它只属于中国电影。”(记者 杨骁)

(责编:宋心蕊、燕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