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人民日报新闻研究网>>媒界纵横>>传媒热点

红网:京华烟云中的纸媒,再不自省真的晚了

张若渔
2016年10月24日17:33 | 来源:湖南红网
小字号

这两日,京城名报京华时报被传将停刊。消息虽未经官方证实,但大抵不谬,激起一片唏嘘。

京华时报非一般报纸,盛名之下遽然猝死,其在舆论圈引发的悲叹别具凄惶况味。近几年来,从新闻晚报到东方早报再到今日京华时报,中国报业在凛冬之下经历异常痛苦的结构性调整,迹近完成初级调整阶段。而以京华时报停刊为节点,或标志着中国报业将进入深度调整期。

京华时报停刊或将在市场和行政层面产生双重暗示效应和更为广泛而深刻的蝴蝶效应。报纸在市场层面的认可度与号召力继续探底还只是小事,最致命的是,在可以预期的未来,行政之手以一己之意志裁剪报纸之命运的概率恐将大大增加。于报纸而言,当下最大变数,仍不在市场,而在行政命令。

中国报业哀鸿遍野,几乎每一次报纸的停刊事件都是对中国报业的一次沉重打击。但事实上,整体而言,危机固然严峻有加,却不至于到了从根本上对纸媒釜底抽薪的地步。中国新媒体看上去固然繁荣昌盛,一派欣欣向荣,但本质上难掩虚假繁荣的本来面貌,发展极不成熟,泡沫化状况非常显著,这客观上给纸媒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转圜空间。

传统媒体垄断着采访权,是从事新闻生产和传播的最大市场主体。当然,纸媒也还掌握着公信力,这几乎是这个时代纸媒最核心最重要的正资产,而新媒体没有。更重要的是,体制本身隐性的保护和背书作用,始终都在支撑纸媒的生存与发展。

或许正因为如此,近几年来,也即在报业初级调整阶段,中国报业就整体而言,面对压力和危机,并未如我们想象的那样富有行动力和锐意改革的进取心。慌乱、恐惧、逃跑、讥讽、推卸责任,成了此间很多纸媒从业者令人遗憾的应对危局的姿态。

缺乏历史积淀,暴发户式的中国报业稍一遭遇危机,就露出了真面目:它没有一支有信仰有智慧有韧性有决断力有大局观有方向感的专业从业者队伍。所造成的结局即是,危机面前,识时务者太多,聪明人成群结队,他们都迅速闪人,然后回过头来唱衰纸媒。

人心离散,内容成渣。深度报道、调查性报道、监督性报道、评论等这些曾为纸媒赢得尊严和荣耀的元素,当下在很多纸媒早已难觅踪影。薄薄一份报纸,内容像可乐加水又加冰,生存压力被当成挡箭牌,来抵挡一切质疑。

市场环境和体制环境,都不好,这是事实,却又不是全部的事实,另外一部分事实是,很多纸媒轻易便放弃了未来,他们被一个逝去的美好时代宠坏了,在危机面前,既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更不知道如何去应对。很多纸媒人没有表现出应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没有能力为纸媒闯出一条新路。

是公众放弃了纸媒,还是纸媒放弃了自己,这是一个问题。丧失创造优质内容的能力和热忱,丧失抵抗体制性威压的勇气和策略,丧失对纸媒未来的画像能力,这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

至少在当下,大部分纸媒没有道理混成目前这幅凄凄惨惨的局面。环境的负面性被夸大,自身的局限性却被忽略,倘若再不凛然自省,起而拯之,中国报业真的无药可救。

 

(责编:程惠芬、戴莉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