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中国知网知识管理应用体系助力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

2016年11月09日13:48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9月29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坚持统筹规划、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协同发展、坚持开放创新四项基本原则,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现阶段电子政务痛点较多,大多数政务系统缺乏底层大数据平台搭建,政务信息数据被分割存储在不同部门的信息系统中,无法实现互联互通、互相分享、整合利用。在管理上难以与组织内部业务工作有机结合,无法形成动态的应用模式,且缺乏统一的规范导致功能缺失、信息更新缓慢、交互性差等问题。大数据时代解决这些问题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实现电子政务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

此前,在由中国信息协会主办的“第六届中国政府门户网站论坛”中,中国知网党政与金融知识管理公司总经理、中国信息协会理事谢磊在大会作“知识管理应用体系助力政府机构创新发展”的主题报告中指出,大数据发展本质上是“一场管理革命”,这场变革必须伴随着政府机构知识管理方式的变革。通过构建政府机构知识仓储、利用网络舆情监测分析系统、科学决策支撑服务系统等一系列的知识管理战略助力政府机构创新发展。

中国知网党政与金融知识管理公司总经理、中国信息协会理事谢磊

搭建政务数据平台,实现政务数据开放共享

实现政务数据开放共享,首要的着眼点在于政务大数据平台的底层机构数据平台搭建。这就需要把单位内部的基础设施监测数据、民情采集与服务数据、公共安全数据、政务管理效能考评数据等内部政务数据,以及各类知识资源库、行业数据、专家观点等单位外部数据,还有互联网上海量的网络舆情数据等这些来自不同渠道、不同维度的数据整合起来形成政府专门的机构知识资源池。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知网将“互联网+”机制引入政务服务创新活动,打通政府各部门间数据交换共享的渠道,采用自主研发的数据整合技术和云出版模式完整、系统、实时建设知识资源总库,将原本分散存储在不同部门、行业、社会的公共数据以及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资源库陆续汇集到统一的公共数据中心,同时与知识服务系统相结合,构建各类组织机构的网络化知识基础设施,有效地为科学决策和环节控制提供有力支撑。

增强网络舆情监测分析,实现政务数据的决策性

服务政府机构舆情监测管理,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技术手段,深入分析事件的关注程度、传播情况、发展走势,更重要的是通过舆情数据来预测舆情走向,辅助政务工作的决策和判断。据悉,中国知网通过利用网络信息采集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实时动态监测新闻门户、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互联网站点,实现对网络海量信息的全方位实时扫描和检测,同时利用全文检索技术、内容管理技术对检测数据进行聚类、分类、关联、关系等分析处理,及时进行网络上的热点监测、人物监测、机构监测、突发事件监测、专题监测等,并对这些热点信息进行持续跟踪,及时发现网络突发性事件和敏感舆情,实现对网络舆情的全面掌控和及时预警,进而有效地进行引导和调控。

构建科学决策服务支撑系统,实现政务大数据“洞察力”

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刻利用大数据的“洞见”能力,即要发挥大数据在政务科学决策中的支撑、研判与预测作用,换句话说,即政务系统需要充分重视机构知识管理的效能发挥。对此,谢磊指出,知识管理的未来定位,就是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政府部门可以利用大数据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获得深刻洞见。科学决策服务支撑系统是为政府机构内工作人员提供的集中工作平台,能够将科学的知识管理系统与工作业务无缝对接,实现知识共享和再利用,提高政府机构的业务水平和效率。

一方面,政府工作人员可以有效地利用和管理机构内知识仓储总中的知识,包括文档、资料、笔记、想法思路等,并利用大数据分析工具以及文献资料为科学决策提供知识基础,提高科学决策效率。另一方面,应用科学系统的方法和理论建设团队协同研究和创新平台,进行政务协同与创新,综合利用知识库和挖掘研究人员隐性知识的基础上,引入专家网络,并从学术影响力和政策影响力两方面对专家团队进行全面评价,形成应急应用和科学决策联动机制,通过协同研讨共同完成研究和创新,为创新服务,为决策服务。

(责编:赵光霞、燕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