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人民日报新闻研究网>>媒界纵横>>新媒观察

曹苏宁:党报网站如何利用新技术提升影响力

2016年12月20日19:02 |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小字号

大洋网总编辑曹苏宁

人民网北京12月15日电 由人民日报社、中央网信办指导,人民网研究院主办,信用体系网协办的2016党报网站高峰论坛今天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人民网一号演播厅举行。大洋网总编辑曹苏宁在分论坛上做主旨演讲。以下为全文内容:

在场的各位媒体同行,下午好!首先感谢人民网给了大家这样一个分享交流的机会,也特别感谢各位留出时间来听我的分享。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讨论关于党报网站如何利用新技术、创新媒体发展的动力、提升党报网站在媒体影响力的话题。

新技术的发展对新闻内容的呈现形式和传播方式带来了变革,也改变了新闻生产模式。比较普遍的是,大家都知道的是我们有中央厨房或者叫中央编辑部。2014年12月广州日报在全国率先成立了中央编辑部,被纳入了年度媒体融合的重大事件。

这个集团全媒体的中央编辑部包括几部分,一是报社原来的报纸编辑部,二是报社自己设立的全媒体中心,主要负责广州日报的两微,当时还没有一端。三是大洋网的编辑部。这些人放在一起,也曾经搬到同一个办公室来办公,后来随着业务的拓展,又从报业集团一个楼层扩展到第二个楼层,等于中央编辑部的范围也扩大了。

我们经常把这个定义说物理上的融合,我们当时说这个话的时候留了一句话,将来应该可能会有化学上的融合。这个化学上的融合怎么实现呢?我自己感觉就是说,如果仅仅是说把大家放到一起,说一起发稿,一起来审稿,现在说得比较多的是一起策划稿件,遇到重大事件的时候,新媒体的记者和传统媒体的记者一起去前方,新媒体的编辑和传统媒体的编辑一起在后方进行不同形态的呈现。我觉得这些其实并不是化学融合。我自己理解的一种化学融合是,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融合。

在这方面,大洋网主要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我们有了大洋网自己的客户端叫“广报汇”。这个“广报汇”客户端和大洋网实现了同步更新、同步管理。我跟大家解释一下同步更新、同步管理是什么呢?很多报社的领导过去都跟我说,你们办了客户端以后,人力增加了多少?因为大洋网在粤传媒,在上市公司,很关心我们的人力成本会不会增加。我很肯定回答领导,人力成本一个都没有增加,我们的客户端完全是靠软件向大洋网抓取稿件来实现更新的,不需要设专人更新客户端的页面。因为,在实践当中发现,我们又要求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同样严格来把关,就意味着不管是在大洋网上发稿还是在“广报汇”客户端上发稿,都要通过稿件的采集、编辑、审核然后再发布这几个流程。我就需要两个团队去做这个工作。这样的话,我们的人力就会增加很多,这是第一。

第二,所谓的说融合,如果是在一个网站内,仅仅是PC端和移动端都要分成两个团队去做的话,我觉得这个融合其实是不彻底的。所以,我们想到的办法,我们把稿件迁到大洋网的系统,通过广报汇客户端的对接,让它自动到相应栏目抓取稿件,我只需要留下一两个编辑调一下重大新闻的顺序就可以了。而且这一两个编辑,随着我们后面工作的实现,也已经被取消了。接下来我还会再讲。这样的话,我一方面要求大家在编辑签稿的时候多打一个钩,就可以关联上。打完钩以后自动进入到数据库,客户端软件会来抓,不用你担心,这是一个方面。我们的客户端,大部分的版式,每一条稿子都需要一个图片,但是在网站上并不要求所有的稿子都有图片。第二,我们客户端要求很多东西要有一些比较好的呈现,但是过去网站基本上是把稿件放进去就不管,这样倒过来逼着大家把网页的稿件做精,而不像过去那样把别人的稿件复制过来粘贴就结束了。

第二,大洋网是广州日报办的一个网站,作为地方性的网站,我们始终把本地化作为重要的立足点,如何实现本地化。过去我们想的是多用一些广州新闻,这是我们所能做到的最大的限度。现在有了移动端了以后,我们通过LBS的定位,知道你是在哪个区,这时候你打开客户端,重点首先向你推送这个区的新闻。我们有一个频道叫“各区汇”,比如我上班在广州荔湾区,这个时候点开“各区汇”,首先显示是荔湾区的新闻。我下班以后回到家来到海珠区,这时候同样打开“广报汇”的客户端,点“各区汇”的时候显示的是海珠区的新闻。我们接下来还会进一步细化,细化到周边的几个街道的信息,这样更好地实现服务社区群众的一个目的。

我们在这方面除了线上的设计之外,还在线下跟我们报业集团另外一家纸媒叫信息时报进行了合作。信息时报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它在媒体转型的过程当中,觉得主流的广州市的新闻都有广州日报,派一个记者也去参加发布会是多余的,他就把他的采编力量做了一个优化,全部投放到各个街道和社区。广州130多条街道,现在为80多条街道开了微信公众号,每个记者管两个街道,就到各个社区、各个居委会去看,你们这里有什么活动,有什么新闻,其实在这方面,社区是一个新闻富矿,过去之所以做不了,是因为没有那么大的人力去社区挖新闻。如果指望居委会或者街道的通讯员能够给你写出一条你觉得可以上得了媒体的稿,基本上是很难的。各个区的通讯员可以,但是街道和社区没有这样的力量,我们记者就成了网格员,他们去那里挖掘,挖掘的信息放到他们的微信公号,它是一个微信公号群,它叫“微社区一家通”,有很多公号,每个街道都有。这样大洋网的社区频道和广报汇的社区频道,自动抓取它的稿件,归类以后放到我们平台上。

第三个,讲内容建设和技术运用的结合,今天上午也有老总讲到,感觉很多技术高不可攀、遥不可及,我们也遇到这样的问题,大家有时候也会一哄而上,前一段时间大家觉得做H5挺好的,连市里领导都喜欢H5,说最近广州天很蓝,做个H5。明天说我要举办一个什么活动,你做一个H5。是不是所有东西能做H5呢?领导要做我们要做,但是我们自己要有自己的思考,并不是所有的活动,到底什么活动适合做H5才做。同样的道理,在直播上也是一样,过去我们觉得什么东西都来一个直播,这样的话很受欢迎。最近有分析说,直播的流量红利期已经过了。在流量红利期过去以后,内容才是重要的,什么样的内容真正适合直播。我讲技术和内容必须要有一个很好的吻合,只是技术一直往前走,我们觉得什么样是最先进的就做什么,跟你的内容不配套,其实你做了也是白做。阅读量还是那么多,还多花了很多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

最后一个,我们知道,今日头条是通过计算给大家推送稿件,它的首页,每个人首页打开叫推荐,都是不同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现在也想说,比如我们的客户端,是不是也可以通过计算来推荐,我们也采购了新的系统,准备下一步做这样的工作。你平时点击哪一类新闻比较多,就给你推荐哪一类新闻重点。在这个时候,我们在采购这个系统,在完成这个工作的同时,我们也更关注我们哪些稿件被转载,是谁转载了我们?它是通过多长时间实现了从我们这里到其他兄弟网站的转载,它的传载路径是什么样的。我们也购买了一个系统,这样可以通过一个类似于像台风路径图一样的东西可以看清楚我的稿件通过几个中心分散传播出去的。对我们下一步在产品设计的时候,做判断的时候提供一个参考。

最后,我有两点思考想和大家分享。第一,刚才讲到说,比如通过BI计算,用户行为的计算给大家推送稿件。你知道读者过去一直看这类稿件,但是不是他只需要这类稿件。比如我看头条,有一段时间我看历史比较多,因为我学中文的,喜欢看历史的东西。结果我打开一段看以后,在首页上总有几条是历史的,你一开始觉得很称心,你想看的东西都在这里。后来一段时间后发现很多新闻没有看到,是被他认为你要看的东西被刷屏掉了。这是接下来在所有媒体发展过程中和技术应用当中要思考的问题。

第二,通过技术的应用,很容易抓取稿件、发布稿件,也很容易分析稿件。那么,内容生产的原创保护怎么实现?最近,重庆日报,华龙网实现了版权交易系统,通过这个很容易分辨出怎么被盗版,怎么被大家转发以后,没有付给它应有的,对原创没有应有的尊重。我想随着媒体融合和新媒体的发展,内容生产的被尊重,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过去传统媒体吃的一个最大的亏,我生产很多内容大家免费享受。竭诚联盟或者达成合作协议以后,大家互换共用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没有协议或者合作的情况之下,如何保障我们的内容不被侵犯,让内容的生产者真正得到尊重,这也是回应刚才圆桌论坛那个教授讲我们怎么自己养活自己,如果生产的内容不能变现,这个内容本身不能变现,你要让内容生产者通过其他方式再去变现,这一点是不是合适?也值得我们接下来再思考。谢谢大家。

 

(责编:程惠芬、戴莉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