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京华谢幕 报人永生

刘烨 王向令
2016年12月31日09:57 |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小字号
原标题:京华谢幕 报人永生

  “十五年的京华,风雨兼程。个中滋味,难以言说。但是,可以确信的是:曾经的时光弥足珍贵,流过的汗水不曾辜负!”今年的11月13日,京华时报官方微博发出消息,京华时报社主管主办单位变更为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并将于2017年1月1日休刊。这消息突如其来,连跟堂主熟稔的京华一些高层都直呼“意外”,京城媒体圈更是哗声一片。“京华”就这么走了吗?15载坚守、曾占北京早报市场70%以上份额的“京华”就这样退出历史舞台了吗?很多人不愿相信,很多人不想接受。但这就是事实,这就是媒体生存之道,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各领风骚花难常红……在这要说再见的时候,我们只需要回忆,需要忠实地回放和记录。请您,听我说。

  2001年5月28日,那是红旗招展,锣鼓喧天,京城新闻圈“炸了”,一家“新报”——京华时报呱呱坠地了。它虽然新,但是坊间流传的它的背景却一点儿也不简单。它背靠大树“人民日报”(主管主办单位,刊名是人民日报老社长邵华泽所题),北大青鸟号称注入巨资(实际上是双方共同注资5000万成立公司负责经营)轰开北京早报市场(结果2000万就破冰成功)。京华这匹黑马在一片呐喊声中起跑,确切地说是起飞,一个月它的销售量达到30多万份,这连京华自己人也是万万没想到。

《京华时报》2001年5月28日创刊号。

  有人说是资本的力量。2001年中宣部和新闻出版署发文,第一次提出允许社会资金进入报纸的经营领域,人民日报和北大青鸟就抓住时机,玩了个强强联手,京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应运而生,一系列熟练的资本运作让京华时报出生时就含着金汤匙,带着贵族范儿,用资本之杠杆撬动北京都市报市场之坚冰。

  有人说是体制机制的力量。京华时报原来有几十个事业编制,但人家一个没用,上上下下都是聘用制的打工仔。没有传统的羁绊,运行完全市场化的考核和绩效分配机制。15年前一个小记者轻轻松松收入过万,别的媒体不眼红才怪。有个段子流传许久,京华时报成立之初在另一家报纸发出招聘广告,但不到两天那家报纸就单方面撤下了广告,知情人透露那是因为京华的待遇太好,该报已有多位部门主任递交辞呈转投京华。

  有人说是新闻追求的力量。京华时报就像一股清风席卷了北京当时较为沉闷的媒体市场。它主打区域新闻加专业新闻,鄙视冗长的无意义叙事,而是直击新闻内核,辅之犀利的评论,让很多记者的新闻理想得以实现。坚决的采编分离让有偿新闻得到遏制,各种寻租难觅踪影,个人、区域、部门的利益不能堂而皇之地凌驾在新闻真相之上。很多初创时期的老京华人告诉堂主,那是做记者的黄金年代。

  当年,京华时报创刊被评为中国传媒界10件大事之一,评论称“京华时报是中国报业体制机制改革的集大成者”。

  转型——未雨绸缪

  2005年,时任京华时报社社长的吴海民,在《中国报业》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媒体变局:谁动了报业的蛋糕——关于报业未来走势的若干预测》,明确提出了“报业严冬论”,称中国传统报业的冬天即将到来。他说,未来几年是报纸与网络的博弈,报业市场的重新洗牌势在必然。传统报纸只有走“数字化生存”之路,只有创新才能走出寒冬。11年后,我们再看这篇文章的很多内容,没有丝毫落伍之感,其中提出的一些问题也正是一些传统媒体现在正苦苦忍耐的,一些对策也正是我们仍在苦苦寻觅的。京华时报那时正风生水起,但是敏锐的市场嗅觉告诉它不能再躺在发行量上睡觉了,京华需要变革。

  京华时报越来越强调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它在“公信力、传播力、影响力”的品牌定位之下,主打“小报报型,大报风范”,抓头版新闻、独家新闻、深度报道、舆论监督,强调图片的视觉冲击力,多次获得中国新闻界各类奖项。同时,2006年京华网诞生,2007年正式上线,“新闻及时报,处处是精华”的理念延伸到了网络空间,亿家网、京华手机报等媒体形式也有足够的受众,报刊代理发行、图书出版发行、商业演出、物流配送等多种业态形式纷纷呈现。在运作机制上,京华时报探索内部管理事业部制,新闻采集更加细分,管理结构更加扁平,生产流程更加优化。

  自2005年至2010年,京华时报连续6年被世界品牌实验室及独立测评机构评为“中国500个最具价值品牌”之一。

  2010年5月26日,《京华时报》创刊十周年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2011年,对于京华时报是一个不寻常的年份,它成立10周年,今天来看那个时候达到了事业的顶峰。京华时报市场估值37亿,自身实力及媒体传播力、影响力巨大,单月广告收入2个亿,超过《广州日报》而居全国各类报纸广告刊登额之首;单月在北京早报市场份额超75%,平均每期有效阅读率超过20%,读者规模超过150万人,超过《新京报》和《北京青年报》读者数的总和。京华时报新闻网络转载率和点击率稳居全国报刊类第一名。

  2011年5月28日,《京华时报》迎来创刊10周年,新的视觉识别系统标志于当日正式启用(上方右图)。

  当时的京华人并不满足于这个成绩,他们希望自己不是领跑而是遥遥领先,希望能“一家独大”,希望能形成京华时报媒体集群。据知情者透露,当年人民日报几次编委会讨论京华时报社整体上市,筹划成立京华传媒集团。在东五环外,京华大厦地块已基本落实,多年挤在左家庄一条胡同里百灵大厦的“金凤凰”好像看到了出巢的希望。堂主曾陪一位明星朋友到京华时报做活动,她的车穿过逼仄的胡同转几个弯才到京华时报社内,不由发出感慨:这么有钱的媒体早就应该换个大楼了!那时候,多少京华时报的员工信心满满,到大HOUSE办公、提高薪酬、拿原始股、享受期权好像已经近在咫尺。

  危机——寒冬来临

  2011年8月31日,时任京华时报社社长的吴海民在和广告客户洽谈业务时毫无征兆地突然晕厥,送到医院后在病床上接到人民日报总社电话,紧急召他回总社,有重要事情传达。因为他一直在医院接受治疗,直到第二天才来到总社,但等待他的是一纸决定:京华时报社由人民日报社划归北京市委宣传部主管主办。也就在这一刻,吴海民决定告别自己一手创办的《京华时报》。

  2011年9月2日,北京市委宣传部一位领导代表市委市政府在京华时报社领导班子会议和中层干部会议上先后发表讲话。他充分肯定了京华时报取得的突出成绩和为首都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他说,京华时报划归北京市委宣传部主管主办后,一定会保持五个“不变”,即办报理念和改革方向不变、领导班子不变、职工队伍不变、各种待遇不变、运行的体制机制不变。还要进行五个“加强”,即加强政策扶持、加强资源的整合、加强资金投入、加强人才的培养、加强服务保障。最后,他动情地说:“今天这个发言从昨天夜里写到凌晨六点多,我是真心希望一起把京华时报干大、干好、干强,这是肺腑之言,不是官样文章。”

  自此,京华时报完成了它的十年积累和铺垫,全新融入北京。在随后的几年发展中,也曾保持了之前良好的态势,保证着报纸的品质。但危机终于来了,2012年开始,传统纸媒尤其是都市报受到了巨大冲击,这不仅仅是“寒冬”,而是“炼狱”。尽管京华时报在2012年推出“云报纸”,希望以图像识别技术,通过移动终端,将纸质载体与互联网相结合,但为该概念作辅助的“云拍”概念并未得到用户的广泛认可。有人很不客气地说,不论云报纸炒作得多么风生水起,或者其商业模式的亮点多么目不暇接,归根结底仍然需要用户有经常性的使用行为,才能算得上开启了成功的商业模式。

  虽然自上个月的13日后,坊间又流传着多种声音,京华时报的很多员工也以不同渠道表达了他们的各项诉求。但据堂主了解,11月23日,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余俊生在新闻大厦主持召开由北京日报社领导、京华时报社领导班子成员和部分员工代表参加的会议,重申了2017年1月1日休刊的决定,但也承诺保留新媒体业务,实现京华时报的变身转型、提质增效。

  已近元旦,京华时报在纸媒坍塌式下滑的大势下没能挺住。今天,京华时报将成京华烟云,“百年京华”只能是个永远触不到的梦。但我们不会忘记这个曾经辉煌过的“先行者”,记住它15年5000多期报纸给北京人带来的精神大餐,记住那些还在最后一刻为京华时报奉献的媒体人!

  京华时报部分版面集锦:

  12月29日,《京华时报》发布休刊公告:经研究决定,《京华时报》(纸质版)从2017年1月1日起休刊。(转载自人民日报社研究部微信公众号“研究事儿” 作者:刘烨 王向令)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