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编剧高满堂谈电视圈乱象 天价片酬靠收视群体调节

2017年01月12日07:17 | 来源:南方日报
小字号

王雷、陈宝国主演的电视剧《最后一张签证》正在北京卫视热播,该剧讲述1938年中国驻维也纳领事馆的外交官们顶住重重压力,冒着巨大风险,为犹太难民办签证的故事。这也是编剧高满堂首次触及二战题材。

近期,买收视率、演员“天价”片酬等诸多电视行业的乱象被逐一挖出,引发网友热议,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高满堂也对破坏行业规则的种种行为予以抨击。

南方日报:您经常强调编剧要深入生活,写《最后一张签证》时,您是怎样感受这段历史的?

高满堂:我呼吁了多年,“作品要上去,作家要下去”,我写戏就“下去”。我们这次去了犹太人生活的地方,到集中营、犹太人纪念馆、博物馆实地采访,去了三次,收获很大。当然,很多编剧觉得,这些东西网上都能查到,为什么要去现场呢?但电脑上的资料就是方块字,和你没有感情。当到了实地,看到犹太人成千上万的公墓,看到远处黑白门的集中营,我每根汗毛都竖起来了。这个戏我最后提炼了一句话,“我无限崇拜生命”,到那个地方你才知道你对生命的崇拜,我在家里绝对提炼不出这句话来。

现在这个市场,任何一个投资方不可能拿出三年时间去等一个剧本,他恨不得编剧马上写出来,逼得很多编剧跑行活去了。大家知道,所谓的行活就是没有个性的东西,这个故事你能讲我也能讲。有时候一群年轻编剧在那儿说,“你写什么,我写什么”,“你抄我的”。这没办法,因为大家的想象力差不多,生活阅历差不多,那故事也没有多大差异。

南方日报:听说陈宝国等演员都是不计片酬来演这部剧的?那您怎么看最近业内讨论很多的演员“天价”片酬的现象?

高满堂:我跟陈宝国合作过好几部戏了,合作得比较顺手,他身上的气质、气魄之于角色的契合度,我想在国内演员当中非他莫属。在我看来,他非常敬业,对剧作很尊重。

演员高片酬的现象导致很多投资方真是不敢拍了。一部剧投资一个亿,如果“小鲜肉”拿走7000万,还剩3000万编导费用、制作费用,我想这部剧的质量肯定是不敢恭维的。

我们都很担心,很忧虑,但这股风有收的迹象,主要还是靠市场调节。倘若观众看腻了,甚至终于受够了他们的演技,他的片酬自然会降下来,或者说有的卫视说“我买不起了”,可能自然也下来了。

南方日报:之前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发布声明呼吁全行业严打收视率造假现象,对如何遏制此现象您有何建议?

高满堂:我看过一部烂剧,第一周收视率全国排第16名,第二周变成第1名了,我数学学得再不好,这点账还会掰扯。还有的三级卫视,它们播的戏收视率竟也能蹿到前几名。这证明这潭水不干净。据说买收视率要50万元一集是吧?一部电视剧,从投资到收回,三年时间,好容易赚了2000万,全拿去买收视率了,确实想起来很可怕,太可怕了。

但我相信,我们的法律没睡着,该出手时就出手,我们一定要有这个信念,他们猖狂不了太长时间。(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刘长欣)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