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期刊业专家谈媒体融合:路不可预测 机遇不可多得

2017年01月24日14:24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小字号
原标题:路不可预测,机遇不可多得

  □本期嘉宾: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常务副总编辑 王利民 吉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办公室副主任 刘刚 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宣海林

  编者按 对于传统期刊而言,媒体融合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和必须接受的现实。这既是不可预测的前路,也是不可多得的机遇,关键在于能否在媒体融合的大潮中找到资源对接的机会和平台。那么,期刊界该如何以更大的勇气探索新问题,形成新观点,独抒己见,使期刊业更有生机、更具激情、更富活力。如何激励期刊业者自觉地承担起时代责任,服务好行业、服务好受众?如何推动期刊社在行业舞台上更加自信、更具尊严,既不妄自菲薄,亦不妄自尊大?所有这些,都是期刊人必须认真思考和努力回答的时代问题。为此,本期我们邀请期刊业界的管理者、实践者,新闻业界的学者展开话题交流,以飨读者。

  话题一

  在传统媒体经营收入萎缩的当下,如何将行业管理需要和行业优势及资源转化为重要的值得依赖的新闻传播能力、议程设置能力、舆论引导能力,并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多元丰收?

  迎难而上: 实现多元丰收

  王利民:以《中国社会科学》为平台,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发起创办了一系列高层次学术交流平台,如已连续召开十届的“中国社会科学前沿论坛”、已连续召开十六届的“马克思哲学论坛”等,获得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并成为推进和引导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理论发展的品牌学术论坛和重要创新平台。

  我们以“提炼标识性概念”“设置创新性议题”为抓手,《中国社会科学》努力进行着内容创新。在围绕“创新性议题”方面,设置笔谈和专题,努力打造“标识性”概念。提炼“概念”和设置“议题”是人类认识过程中的关键程序。它们两者又是相辅相成的。以问题为导向,一方面可以形成标志性概念为重点设计议题,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设置议题反复讨论来提出标志性概念。

  宣海林:促经营办活动离不开团结二字,为此,期刊社要树立文化凝聚和引导思维。汇聚在期刊本领域周边的行业部门领导者、政策制定者、政策解释者以及相关的行业专家学者,这是一个具有相近专业知识背景的群体,团结并凝聚这些人,发挥这些人在该领域理论研讨、交流中的作用,对于进一步凝聚行业群体的价值观、促进群体意识的形成等,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各期刊创新形式,组织的各类理事会和顾问群体,举办的各类研讨会和论坛,对于推动各行业、各领域理论研讨与问题解决、推进行业文化的形成和推广、形成具有改革示范和群体价值引导的文化理念,作用不可小视。

  媒体融合时代,突破单纯的媒体发展框架与视野,文化凝聚和引导的发展方向与思维理念应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和突破。因此,在经营方面,要确立定制化思维,实现由供货式的供应商向订货式的供应商转变。要取行业所需、读者所需搭建平台进行活动策划、经营设计。在新媒体时代,改变单向度的信息提供模式,根据客户的需求来提供策划方案,由大众化走向订制化。根据行业和客户的需求和心理办刊、办活动,这不能仅仅是一句口号,更要成为期刊全体工作人员实实在在的行动。

  刘刚:以活动为平台不仅仅是为了聚人气,更是为了聚资源,而有效的资源能够顺畅地将无形价值转变为实实在在的经营收入。

  以吉林出版集团旗下的卓信医学传媒集团为例,其连续10年主办的中国医院院长年会已经成为具有影响力的行业盛会,既是媒体转型升级的窗口,也是行业发展的风向标,赢得了良好口碑,引起了广泛关注。该年会对医药健康产业和会展、旅游、交通、餐饮等服务业的拉动作用日益凸显。

  一方面,该年会层次高,既有政府管理部门的领导,也有新闻媒体的知名人士;既有声名显赫的杏林泰斗,也有学贯中西的医界新秀;既有理论造诣精深的学术名师,也有实践经验丰富的领军人物;既有医药企业高管,也有金融领域精英。这些行业翘楚都是各自领域的顶尖人才,受欢迎的程度一点也不亚于娱乐明星,追着签名、围着合影的大有人在。尤其是几位院士的到来,极大地提升了年会的权威性。

  另一方面,活动策划突出特色。中国医院院长年会在议题设置、节奏控制、细节打磨上做文章、下功夫,突出主题、彰显特色,将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并展示出来。紧扣互联网医疗、分级诊疗、多点执业等年度热词,分享着“医者仁心”的感悟、感恩与感动。特别是致力于打造中国“医界奥斯卡”的医院微电影节,当播放到医生为抢救病人而在手术台上失去生命时,现场所有的人都被感染了、震撼了,伴着泪水的掌声经久不息。这些动人的细节都是活动策划中需要考虑的。

  这一活动样本将宏观战略选择与微观政策实施有机结合起来,抓住单体运行与联合协同、资本与“知本”等事关行业生存和发展的治本之道,从区域融合、业态融合、市场融合、科技融合等多个维度切入,整合资源、研判趋势、推动落实,共同寻找新常态下的行业发展路径。这难怪市场嗅觉灵敏的商家对此趋之若鹜,将其当做“香饽饽”和“金娃娃”,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争取承办权,有的甚至祭出了撒手锏:只要年会在当地举办,不但免费提供场地,还可以额外补贴百万余元,年会价值的含金量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话题二

  在期刊社队伍建设方面,既有制度上的要求,也有人员配备上的需求,那么,在内部管理上,又该怎样从制度入手向市场需求倾斜呢?

  队伍建设: 人才是智力支撑

  王利民:在管理强刊过程中,我们的实践体会是制度建设是保障。在学术质量面前,没有特殊关系,没有特殊机构,没有特殊个人。

  为此,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在“编制内外一体化”的基础上推行量化考核,全面实现聘用制人员与编制内人员在量化考核、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工资福利等方面的同等对待。通过在该基础上推行量化考核,极大地调动了人员的积极性,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高效运作。

  同时,杂志社充分考虑纸媒和新媒体的不同特点,根据业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寻求不同媒介和不同岗位的最大公约数,制定科学化和精细化的量化考核标准,实现任务到岗、责任到人、全程监督、奖惩到位,做到部门能增能减、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充分调动刊社采编人员采写、编发稿件的积极性。

  更重要的是,学术期刊属于知识密集型行业,其竞争最终体现为人才的竞争。因此,人才队伍是学术期刊发展的智力支撑。此外,学术期刊的水平,说到底是由主编和编辑人员的水平决定的。要办好学术期刊,必须高度重视期刊编辑队伍建设,提高编辑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2016年,我社邀请人民日报社、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和机构的专家学者进行了9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同时,每年组织一次青年论坛,要求全社副高级及以下编辑记者围绕自己学科进行论文写作,专门抽出3天时间交互点评,修改完善后推荐发表。通过这些有益的活动,我社已经建成一支讲政治、懂理论、通学术、晓技术的优秀编辑人才队伍。

  宣海林:期刊社发展确立人才战略思维必不可少。宏观层面要注重优秀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微观层面要注重良好的人才工作氛围和机制的建立。新媒体时代,具备综合传播能力的高水平人才更显珍贵。对于期刊的主管主办单位而言,任何时候都要把优秀人才的引进和使用放在工作的首位,注重培养并引进一批熟悉新媒体传播规律、熟谙新媒体运作过程、熟稔新媒体传播技巧的人才,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实现传播思维的转型升级,给传统媒体注入新鲜血液,从而提升行业管理部门新闻报道和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并实现在媒体融合时代突破媒体发展的旧有思维与框架,为期刊集团、传媒集团、文化产业集团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基础和支撑。

  同时,在注重人才方面还需要确立并强化用户思维,实现由内容为王到用户为王的转变。传统媒体强调内容为王,新媒体时代,内容和渠道都必须让位于用户的体验和需求。要强调对用户心理和消费特征的科学分析,建立数据库,并通过科学的分析工具,提升期刊报道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话题三

  就行业期刊而言,在融合发展过程中,有着哪些机遇与挑战,又该如何规避不足、扬己之长?

  媒体融合: 行业期刊需用好优势

  宣海林:推动传统期刊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应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若熟练掌握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就无异于给传统期刊插上一双翅膀。

  就行业期刊而言,由于有着特定的读者群体,有着独特的市场定位和办刊特色,承载着一定的行业管理和行政指导职能,有着行业主管部门一定的政策倾斜,在现阶段他们保持着相对平稳的发展态势,有的甚至在新媒体的冲击下逆势而上,迎来了自己的勃发期。

  但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互联网给行业管理工作带来了冲击与挑战,推进编辑人员相关思维的转型升级是首要任务。

  由于在系统内诞生、发展壮大、生存延续,行业期刊社从业人员主要源自系统,采编对象和新闻资源来自系统,发行与经营主要依靠系统,独特的成长环境决定了行业期刊本身承载着主管主办部门部分行政功能,也就是行业性新闻宣传的功能。而这种功能体现在采编理念和新闻文本上,有着较为浓厚的宣传味道。

  具体而言,在行业媒体的版面设置上,主要围绕主管部门的工作中心展开;采编人员的来源主要来自主管部门及其下属单位;写作风格上,主要表现为传统的宣传类稿件,甚至充斥着一些时效性很差的消息、简讯以及各类会议报道、领导讲话,采编人员自觉不自觉地采纳官方语言,导致文本八股味道过于浓厚。因此,作为行业期刊而言,切忌不能让读者感到想看的看不到、看不深、看不全、看不精、看不进,不想看的到处是。

  为此,我认为,在融合发展过程中要确立大数据思维和互联网思维,要将行业期刊的新闻采编与经营发展工作放在整个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考量,充分利用大数据的资源整合能力,整合全媒体资源和全行业资源,实现新闻传播理念、方式、工具、途径以及评价标准的整合升级。要力争使行业期刊不仅成为一个重要的新闻宣传与舆论引导的平台,更要成为一个行业管理部门决策参考与智力支撑的阵地,有为进而有位。

  此外,还要确立技术领先思维,更加注重新技术的应用,以此扩展和提升新闻传播的能力,提高新闻传播的效率。行业期刊的从业人员要以技术弥补缺陷,以技术引领发展,以技术巩固阵地,以技术扩大影响,以技术提升价值。

  要确立全功能思维,实现由出版商向出版商+内容提供商的转变。现阶段大多数期刊还基本是一个出版单位,主要提供纸质内容的出版。为应对媒体融合的需要,一定要改变传统的出版方式,在提供纸质读物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自媒体、社交媒体等最新的媒介,通过新的出版介质,力争同时成为成功的内容提供商,实现传播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自身价值定位的提升。

  刘刚:只有做实做深做透,才能做大做强做精。期刊社要找到所在行业、领域发展的空白点,捏准供需双方的结合点,摸清多方关系的疼痛点,才能以菜单式的个性化定制服务,按需提供全流程解决方案,形成硬保障与软支撑齐备的运行体系。

  仍以卓信医学传媒集团为例,由一个出版社自办的小杂志,逐步衍生、壮大成为包括一报、二刊、三网及10多个“两微一端”的期刊矩阵,构建成为享誉国内的医学传媒集团。这是因为,卓信医学传媒集团预见到了制约传统期刊发展的瓶颈,并找到了解决的办法——走融合发展之路。乘着互联网的风口,推进传媒和医学的跨界融合、双轮驱动,助力线上和线下的优势互补、协调共进,打好专业特色牌、打通上下游产业链、打造展示交易平台、打破信息孤岛,建立行业生态圈、树立行业新标杆。

  看到近年来不少期刊社的前行态势,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更多的期刊社将犹如寒冬中的一抹春色,在融融暖意中绽放美丽而又独特的风景。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