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人民日报新闻研究网>>媒界纵横>>人民日报·阅评

2016新闻宣传盘点·年度特稿一



夯实党报评论“矩阵” 打造引领舆论“高峰”

——对本报2016年评论作品的观察与思考

陈利云
2017年02月04日11:58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新闻研究网
小字号

临近年终岁尾,盘点今年以来本报评论作品,篇目之多,内容之丰,令人赞叹。作为党中央机关报,本报具有独特的话语权重和传播场域,在评论厚度、高度和信度方面拥有独特优势。2016年,本报不断强化阵地意识,积极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在激活评论生产力和创造力、增强“人民系”传播力和影响力等方面,彰显了引导舆论的“舰旗效应”,也为发挥“中流砥柱”和“定海神针”作用注入了关键动能。

这些评论中,有对重要讲话、重要精神的深入解读,也有对敏感事件、热点问题的及时评析,既注重引领社会舆论,也有力配合对外宣传,有单篇评论,也有系列策划,打造了一个个评论“高峰”,也进一步夯实了要论、时政评论、文艺评论、国际评论等组合形成的党报评论矩阵。可从以下六个方面来作盘点和梳理。

一是精准阐释中央精神。

[总体情况]既有围绕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中央一号文件、全面从严治党等作出的及时解读,也有围绕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比如在中纪委六次全会、省部级领导干部研修班的重要讲话、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七一”重要讲话、在农村改革座谈会和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等“三会”上的重要讲话、文艺工作座谈会发表两周年之际的重要讲话、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在G20工商峰会上的主旨演讲等作出的深入阐释。对这些重要战略部署和重大会议精神,本报以任仲平、社论、本报评论员等拳头产品和“今日谈”“人民论坛”“人民时评”“思想纵横”等特色专栏为抓手,以言论组合拳及时传递中央声音,精准阐释中央精神,彰显了作为“排头兵”和“领航者”的作用和影响力。

[典型个案]有关“三新”宣传的评论

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我党科学把握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本报围绕“三新”主题,在推出“治国理政新实践”“新理念引领新实践”等专栏的同时,及时组织“开创治国理政新境界”系列评论,从“使命意识”“改革意识”“历史意识”“忧患意识”“世界意识”“为民意识”等层面,回望中国在新起点上的新跨越、新成就,为决胜全面小康的冲刺凝心聚力。重点推出任仲平文章《标注治国理政新高度》,结合实践深入论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篇幅虽长,但情理交融,旁征博引,将可读性与引导力很好地融为一体,体现了本报在提供权威观点方面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二是着力宣传重大主题。

[总体情况]2016年,对中国而言,大事要闻多;对媒体而言,迎来的是一次又一次大考。从两会到G20峰会,从建党95周年到长征胜利80周年,从全面深化改革到全面从严治党,从亚投行成立到“一带一路”建设,本报评论在重要节点对重大事件进行重点关注,有分量,见高度,有规模,见声势。

[典型个案一]G20杭州峰会评论

G20杭州峰会是今年我国最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对峰会的宣传报道是今年最重要的涉外主题宣传报道。本报以国纪平文章《让世界经济之水活起来》、10余篇钟声文章、“世界格局中的‘中国担当’”系列“本报评论部”文章、“国际论坛”刊发的来自国际政要、学者的多篇署名文章等,从不同角度放大中国声音。

[典型个案二]纪念建党95周年评论

第一时间推出“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系列评论员文章,权威解读讲话精神的同时,“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的两篇任仲平文章《以信仰之光照亮奋斗之路》《以真理之光引领复兴征程》,更是成为建党95周年宣传报道的扛鼎之作。人民论坛“从红色记忆中汲取力量”系列评论,系统深入解读共产党人的理想之火、信仰之光,为主题宣传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和阐释维度。

三是深入解析热点话题。

[总体情况]针对公众关心的高考改革、城市管理、教育焦虑、大学生就业、脱贫攻坚、养老保险、城市交通、农村留守儿童、医疗服务、网约车、信用卡盗刷等民生热点,及时梳理问题,科学疏导情绪;针对台湾地震、香港袭警暴乱等突发事件,跟踪事态,厘清真伪;针对里约奥运等新闻热点,既关注赛事本身,也注意挖掘内涵,展示主流媒体价值导向。《高考改革,筑牢教育公平的基石》《大学生就业,让每个选择都有光彩》《为医改按下“快进键”》《网上投票真的公平吗》《来一场交通安全的反思》等,也都是就新闻热点事件的及时深入剖解分析,站在党报高度,发挥了正面引导舆论的积极作用。

[典型个案]奥运评论

四年一次的奥运是人类盛会,也是新闻盛宴。本报拿出头版重要版面,对奥运会开闭幕式及中国选手夺金的情况等进行图文报道的同时,自8月5日至8月23日,还以每天两块版的规模推出《奥运特刊》,集中刊发赛事进展的报道和评论,形成了合力。尤其是言论,从不同角度讲述奥运精神的真谛,传播积极乐观的体育理念。初步统计,奥运期间,本报推出言论超50篇。开幕当天,《奥运特刊》刊发署名“钟文”的评论《奥运首金价值几何》,指出过度关注首金的认识误区,及时引导舆论。“以女排精神激荡中国力量”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挖掘女排精神内涵,振奋民族信心;《“放得开”的背后是“开放”》等“评论员观察”,从国民看待我奥运健儿的心态变化,阐释中国的开放、包容;人民论坛《为国争光永远是奥运赛场的主旋律》一文,在女排挺进四强之后及时发声,唱响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强音。《时代何以重唤“女排精神”》一文,从国人对女排夺冠比赛的关注和30年前的对比中,唤起亿万国人的精气神。《为国争光永远是奥运赛场的主旋律》《壮哉,女排精神!》《冲金失利

表现无憾》《无论奖牌成色你们都是英雄》《有一种力量叫真情流露》《告别一刻的珍藏与眺望》等评论,以独树一帜的站位,引导读者正确看待比赛结果,及时疏导社会舆情,成为舆论场上的强音。

四是理性引导敏感话题。

[总体情况]正面疏导“快播案”审理后出现的大量负面舆情,推出《用法治方式读懂“快播案”》等评论,析事明理,旗帜鲜明,弘扬正能量;稳妥把握台湾5?20报道,推出《不承认“九二共识”就是破坏两岸关系共同政治基础》等评论,向台湾当局以及全世界重申我方原则与底线,充分体现党报舆论宣传战斗力和影响力;针对“看空”“做空”“唱衰”中国经济论调,刊发《“看空”中国毫无依据》等评论,深入解读形势,有力提振信心,反击效果显著。《塑胶跑道如何不伤人》《魏则西留下的生命考题》《如何看待医生“炫富”》等,都是聚焦引发广泛质疑的敏感问题,及时发声,阐明了党报立场。

[典型个案]有关“文革”的评论

今年是“文革”发动50周年、结束40周年,本报发表署名任平的评论《以史为鉴是为了更好前进》,阐明彻底否定文革的观点,指出,历史已充分证明,“文化大革命”在理论和实践上是完全错误的,它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我们党对自己包括领袖人物的失误和错误历来采取郑重的态度,一是敢于承认,二是正确分析,三是坚决纠正,从而使失误和错误连同党的成功经验一起成为宝贵的历史教材。这篇评论在众声喧哗中很好地引导了舆论。

五是积极引领社会思潮。

[总体情况]对价值观、历史观、文化观等意识形态的有力引领,是贯穿全年的大主题,本报围绕教育文化文艺战线亮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文艺工作座谈会两周年等重点话题,组织视角多元、形式多样的评论。既有单篇评述,《文艺也需打破“资源诅咒”》《没积淀怎能有素养》《青春,勿忘家国与边关》等,矫正错误观念,激励向上正能量;也有系列解读,从对“工匠精神”缺失的剖析到对教养问题的反思,从对创作平庸现象的探讨到有关文明校园建设的思考,成系列,观点新,论得深,重引导。

[典型个案一]文艺告别平庸系列评论

7月起,文教周刊策划推出14篇“告别平庸系列谈”,结合当前的一些文化热点,关注作家别成网红、观众为啥难请、评论为何“隐形”等文化现象,深层次、多角度剖析文艺创作的平庸状态及造成平庸现象的原因,说理尖锐又不失建设性,对改善文艺创作平庸状况提供了很好的清醒剂,“告别平庸”议题一度成为舆论热词。

[典型个案二]“关注你我眼中的‘教养’”系列

6月14日至9月20日,读者来信版推出12期“关注你我眼中的‘教养’”专栏报道,同时配发12篇“金台视线”的言论,从更高层面阐释注重自我修养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的重要性,分析重提教养的必要性,呼唤文明素养的习惯养成,让人在对照检视自身与静悟反思中得到心灵净化与精神升华,体现了党报在社会价值和行为引导方面的自觉意识和责任担当。

六是有力配合对外宣传。

[总体情况]针对国际反恐、伊核谈判、美干扰中国同东盟关系、人权评估报告、夏季达沃斯论坛、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美韩部署“萨德”系统、美舰擅入西沙、人民币“入篮”、亚投行开业、朝核问题、美军“误炸”、美选举乱象等国际热点事件、涉我敏感事件等,紧跟事态发展进行重点解读,打通国际国内舆论场,传递中国主张,体现中国担当,扩大国际话语权,打好舆论主动仗。

[典型个案]南海舆论战

今年7月,本报针对南海问题打了一场漂亮的舆论战。自6月中旬以来,先后推出1篇“国纪平”、1篇“本报评论员”、13篇“钟声”文章,有力驳斥菲律宾单方面提交仲裁的不合法性,揭批美国为谋取霸权在幕后操控设局的事实,表达我维护主权的坚定立场。“国际论坛”刊登国外学者文章,透过外国人士之口揭露南海仲裁违反国际法,作出多视角多层面揭露、回击、驳斥。“国纪平”文章《究竟谁在破坏国际法——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事实与法理辨析》,于菲律宾南海仲裁案所谓“最终裁决”出台前一天在头版刊发,充分把握“时度效”要求,有力配合外交大局,体现了“有理有力有节”的斗争艺术。 

综上所述,2016年的本报评论品种丰富、类别多样。有洋洋洒洒的万字文任仲平、任理轩,也有百字短文“今日谈”、记者手记;有及时解读大事要闻的社论、本报评论员,也有循循善诱、情理交融的“人民论坛”、“

思想纵横”;有利剑出鞘直击要害的国纪平、钟声,也有充满文艺范儿的任艺萍、“金台随笔”;有新闻性与引导力兼备的“人民时评”、“金台锐评”,也有贴近百姓生活的“一线视角”、“大家谈”;有睿智思辨的“大家手笔”、“人民观点”,也有视野开阔、特色鲜明的“国际论坛”、“大使随笔”……

初步统计,今年本报已推出各类评论近6000篇,以一年365天计,平均每天推出的评论就有16篇之多,或大手笔连续发声,或高站位持续解读,或有的放矢有力回击,或俯下身去耐心倾听,或激昂高亢,或娓娓道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本报评论“量”与“质”兼备,“大”与“小”兼容,就像合力奏响的一首首多声部大合唱,有指挥,有领唱,有和声,有引导人的作用,也有激励人的力量,形成了多元立体评论矩阵。盘点和梳理今年的评论,让我们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如何做到“顶天”与“立地”相结合?党报评论选题,不仅要从“上面的精神”中选,还要注意从“下面的呼声”中选,上面和下面是统一的。“上面的精神”来自“下面的呼声”,有了“下面的呼声”,才有“上面的精神”。“上面的精神”贯彻下去后,下面又会有呼声,

这种呼声反映到上面, 上面又会有精神。这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

“上”“下”兼顾设议题。能否做到“上”“下”结合,是对新闻工作者政治意识、新闻敏感、议题设置能力的综合考验。对“上”,就是要坚持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及时传递中央声音,精准阐释中央精神,在一些重大舆情事件中,不失语、不乱语,为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服务;对“下”,就是要把中央所倡导的和群众所需要的紧密结合起来,号准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脉搏,

在一些具体热点事件中,及时介入、适当发声,回答千百万读者所关心瞩目的新热点、思想认识上的新疑点、分析理解上的新难点,在解惑释疑中达到引导目的。本报评论在结合“上面的精神”和“下面的呼声”设置议题方面走在了前列,既论述“上面”决策的正确性、重要性,

又论述“下面”贯彻“上面”决策的自觉性、 坚定性;既论述“上面”总结推广下面实践经验的科学性、前瞻性,

又论述“下面”具体落实“上面”工作部署的主动性、创造性,使我们的评论真正做到了既为党分忧,又为民解忧,既为中央提供参考, 又为基层鼓劲。

一线视角入评论。今年报社举办了评论培训班,提出举全社之力办评论,评论版专门为一线记者开设评论专栏,评论员更加贴近基层,贴近实际。今年6月,评论版开设“我家的党员”栏目,刊登读者来稿《父亲的民情日记》《一辈子不忘“党员”初心》等,以百姓语言,将基层视角与党建主题结合起来,使本报评论更接地气。“下面”的声音传得好,“上面”的精神也会落得更实。

——如何实现“敢说”与“会说”相统一?“敢说”就是面对热点问题不回避,及时发声不缺席,第一时间表明观点,一针见血言明利害;“会说”就是善于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做到讲道理令人信服,给人启发。“敢说”是态度,“会说”是方法。

创新话语体系。本报评论对事关国家形象、国计民生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都能做到迅速应对,敢于亮观点,在“敢说”方面,充分体现了党报应有的权威性、战斗力。而要推动宣传向传播演进,提升影响力,最关键的还是要树立“会说意识”,不断创新话语体系,把话讲得顺耳,把理说到人们的心里,以科学、专业、鲜活吸引大众、引导大众。在今年7月10日本社主办的首届党报评论融合发展论坛上,杨振武社长指出,“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舆论场不再是比嗓门,尽管党报握有‘金话筒’,但并不意味着你说什么别人都会听、你说的别人都听得进去。”“党报评论要放下架子,平等交流,把话讲进人耳里,把理说到人心里。”如何说话,需要琢磨一番。是咄咄逼人,还是绵里藏针,是含而不露,还是点到为止,技巧和方法很重要。观点正确,出发点良好,但语气不妥,别人听不进,不能接受,也不能有好的效果。因此,写好言论,不仅论点要新颖,论证要周密,结论也要扎实,要有高远的立论和精辟的见解,也要有理论高度。

精准“调音”“调色”。本报评论工作者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不断在实践中调整言说姿态、提高评说技巧,拒绝简单化、标签化,拒绝动辄上纲上线,鼓励个性化表达,以最恰当“音量”与最和谐“音色”,进行精准化评论生产,既扬人民日报评论高端、宏观之优长,又具人民系新媒体评论具体、鲜活之特色,使本报评论从整体上看,既坚持了正确舆论导向,又贴近了群众切身感受。G20峰会期间,评论《“中国印记”为何值得期待》以优美的文字和生动的故事,从历史与现实的双重视角,阐释“中国印记”值得全世界期待的深层原因;《“小智治事,大智治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发展大势,解读中国方案中彰显的“大智慧”,为习主席峰会主旨演讲提供生动鲜活注解。“世界格局中的‘中国担当’”系列“本报评论部”文章、人民论坛“从红色记忆中汲取力量”系列评论等,无论选材视角还是行文风格也都令人耳目一新,好文好论不胜枚举。

——如何促进传统与新媒相融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兴媒体是重要的舆论阵地,你不去占领,就被别人占领了。新媒体带来的传播形态的深刻变化,是媒体评论人必须正视的严峻挑战。有一位领导说得很好,“如果对新媒体的发展采取‘鸵鸟战略’,最终只会变成‘没落的红色贵族’”。

多点发声,多点引导,做好纽带。近年来,本报坚持以创新精神激发评论生产,以创新方式做好评论传播,努力打破不同媒介形态之间的物理与精神阻隔,主动进军新媒体阵地,很多就热点舆情发表的评论,都注意通过纸媒和新媒体多点发声,多点引导,使党报评论成为联结主流媒体、互联网空间以及国际舆论场的纽带,激发起党报评论新优势,也使主流价值的传播有了新渠道。“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号,就中央精神与读者进行深度互动,截至今年上半年,粉丝数已突破50万,成为报社100多个公号排名前十的新媒生力军。“人民日报评论”微博中,“快评”“锐评”等原创评论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为报社“两微一端”、中央厨房等供稿量不断增加。除原创栏目,版面评论的精品也纷纷被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主动抓取,不少重点文章获得人民网、新华网等传统门户和今日头条、澎湃等新锐门户的转载。

讲究技巧,科学传播,促进融合。新媒传播需要科学的技巧和方法。要想在新媒传得开,就要有明确的对象意识。现在年轻人新媒用得多,原文照转报纸上的言论,有时效果不尽如人意。所以,要把报纸提出的观点重新组织包装,在表达上更具新媒体特点,这才能发挥优势,实现融合。今年10月,本报评论版推出“牢记共产党员这个第一身份”系列评论,其中第一篇在报纸上的题目是《“讲政治”是立身之本》,评论部微信公号将其改为《共产党不讲政治还叫共产党吗》,第二篇《“顾大局”是基本素养》,标题被改成《党让向东你向西,这种党员趁早“歇息”》,同样的内容,口语话方式说出来,给读者的感觉就不一样了。融合方式有千万种,有了理念就有了行动,有个行动自然就会有效果。 

长期以来,本报形成了一套有效的评论人才培养锻造机制,培养了一支政治强、业务精、思想深、笔头快的过硬评论员队伍。李宝善总编辑在今年评论研讨班上指出,“好的评论,要具备三个要素,一要政治正确,二要见解独到,三要议论周全。”面对纷繁复杂的舆论场,我们的党报评论工作者须直面时代的诸多矛盾,以生产上的合力、观点上的合力、传播上的合力,发出引领舆论的主流强音,切实发挥党报观点优势、话语优势、评论优势,不负“党报评论国家队”的责任与使命。

(原文刊载于人民日报社研究部内刊《新闻传媒阅评》2016年第35期)

 

 

 

 

 

 

 

 

 

(责编:程惠芬、戴莉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