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报刊做活气象新闻报道的思考

苗艳丽

2017年02月16日10:40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原标题:地市报刊做活气象新闻报道的思考

  【核心阅读】

  气象因与人们生产生活须臾不离,成为媒体极为看重且不断加码的新闻题材被加以强化。从做强内容入手,地市报刊可以气象新闻报道为抓手寻找发展机遇,发挥自身在读者、地缘和语言等方面的优势,做精原创,做深本土报道,更好地发挥粉碎谣言、引导舆论的作用。

  气象新闻从最初的服务类信息到成为当今大众媒体上不可少的重要新闻品种,不仅是社会媒介形态衍变水到渠成的结果,还离不开极端气象灾害频发导致社会公众关注力倍增的需求牵引。本文着重探讨的问题是,聚焦无国界的大气运动及其影响,在新媒体的猛烈冲击下,“夹缝中生存”的地市报刊(主要包括地市级党报和都市报)如何走活气象新闻报道这盘棋?

  气象新闻仍需明辨“是”与“非”

  在气象新闻尚未有明确定义之前,人们习惯性地将媒体上出现的气象相关讯息称为气象报告,它几乎等同于气象部门发布的预报结论。可是近十几年来,在以都市报为代表的媒体竞争中,由于气象资讯与百姓生活须臾不离,它逐渐成了被激烈抢夺的新闻对象,并被差异化处理,这在客观上推动了此类报道的多元化呈现,并逐渐发展为一类独立的新闻样式。

  (一)如今的气象新闻已经不再是气象预报结论的媒体发布,而是经过新闻语言加工过的气象服务产品。

  从这个角度来说,气象新闻的服务属性再次被强化,外延也得以拓展,其内容通常包括:天气气候实况回顾,气象灾害场面描述、利弊影响及应对举措介绍,气象预报预警服务产品的新闻化表达,气象灾害影响分析预估及生产生活建议等方面。成熟的气象新闻报道依托气象科技支撑,且会对极端破坏性和特殊影响性给予突出强调和提示。

  (二)如今的气象新闻已经不再是媒体上的配角,而往往是与诸多新闻题材交叉的版面主角。

  对于牵涉面广、灾害损失重、民生影响大的天气气候现象,以及针对气象灾害展开的防御处置、科学认知、灾后重建等气象新闻事件,媒体在处理上往往要经过深度挖掘和横向延伸,这类气象远远超越了日常生活服务类信息的范畴,如党委、政府对暴雨洪灾开展防御部署,严寒天气下启动“看天供暖”机制,厄尔尼诺事件波及粮食安全,这些已经进入政务要闻、民生新闻、经济新闻等范畴。

  气象报道主动发声可得一步先机

  (一)气象新闻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大新闻。

  据统计,最近30年,全球86%的重大自然灾害、59%的因灾死亡、84%的经济损失和91%的保险损失都是由气象灾害及其衍生灾害引起的。将视线拉回国内,我国作为典型的季风气候国家,气候种类多且复杂多变。在全球气温升高的大背景下,自上世纪中叶以来,我国气候变暖幅度几乎是全球的两倍,高温、干旱、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趋多增强。在气象灾害的社会敏感性越来越强的趋势下,包括地市报刊在内的新闻媒体必须对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气象报道予以重视,这是新闻规律使然。

  (二)气象新闻受到不同层面关注,有广阔的读者市场。

  气象灾害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会带来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金融市场波动等影响,乃至威胁社会稳定和地区安全。当这些内容投射到新闻领域,则表现为题材交叉、读者群广泛的新闻热点。

  2016年由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的刘冰等人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绝大多数被调查者关注自然灾害新闻报道,因其关系国计民生而格外关注的被调查者占比达82.46%,因其有冲击性、影响巨大而选择关注的被调查者占67.54%。在自然灾害新闻报道的内容偏好上,77.19%的被调查者选择关注受灾情况、受灾地点和程度等受灾报道,73.25%的受调查者关注预警、避难信息等防灾报道。一半以上受调查者认为通过了解相关报道最重要的功能是掌握预警信息,同时可以确保知情权、获取灾害防御知识以及稳定民心。

  地市报刊在气象报道上做到不缺位、不失语,乃至主动发声,既是遵从新闻选取标准抓到了新闻点,又成功地迎合了读者需求,有利于抢占市场,甚至可以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先声夺人。

  撬动气象报道需找准发力点

  (一)地市报刊功能定位与气象报道的属性契合度较高,可释放其组合优势。

  在互联网思维引导下,地市党报继续以公信力立身,但更加注重传播力、亲和力的提升,《广州日报》就走出了“机关报+都市报”的路线;而都市报又在努力洗去“庸俗化”的气息,朝着“主流化”“市民化”转向,这些变化使得气象报道贴近民生、服务民生、引导民生的特质更加凸显,通俗地讲就是立足本土。

  地市报刊具备显著的受众优势。其读者绝大多数为本城百姓,从心理接近性来说,他们愿意关注贴近甚至影响自身生活的、发生在本土的天气气候事件。

  地市报刊具备突出的地缘优势。天气气候变化时时刻刻都在发生,一旦出现灾害性、突发性天气,广泛分布的地市报刊能以最快的速度抵达现场,捕捉真相。

  地市报刊具备明显的语言优势。面向同城读者,其语言风格与当地文化环境相匹配,具有较强的生命力、表现力;而气象题材的报道会涉及较多的科学问题,不乏语意艰深晦涩的术语,亟待通过语言的生动性增强新闻表达的可视化和可读性。

  (二)地市报刊要让气象报道深植于基层的土地,做到接地气、顺民情、聚人气,才能产生更佳传播效果。

  1.做“高级”的标题。

  读题时代,制作标题是一种功力的显现。地市报刊在优化气象新闻标题时要学做“高级”的标题,端正“三观”,使标题兼顾吸引力与科学性。

  气象新闻很难与灾害摆脱干系,近年来,在标题上“罕见”“百年一遇”等字眼修饰下的天灾博取了不少读者的眼球,“好事者”将这些标题集中在一起发现,原来“百年一遇年年遇”,这不免让媒体陷入被动。对于气象灾害类题材的处理要做到引人入胜、引人深省而非耸人听闻,对于不同的内容也可以选择不同的切入点,如气象监测预报结论类可以适当模糊化处理,灾难性的题材可以走温情路线而非苦情,科技性强的题材可以化繁为简多打比方。如《半岛都市报》以《暖冬硬把“雪花”变“雨滴”》为题,用通俗的语言解释了一个科学问题:受暖冬气温偏高影响降水相态如何发生变化,简洁明了且略显文艺。

  2.做“在现场”的深度观察员。

  有人说“在现场”是记者职业赋予的最高律令。气象事件通常具有突出的“现场感”,抵达现场才能无限接近真相。台风中记者抱着大树直播风雨影响大喊“我快要崩溃了”的场面让人动容;记者长时间与专家泡在实验室成为“半个专家”的钻研精神让人钦佩,可见在现场深度体验、深度观察的可贵性。

  地市报刊要积极倡导记者,在不影响灾后救援、不妨碍专家科研的情况下,深入一线获取第一手信息、弄清科学问题,寻找读者关心的话题和视角,做精原创,做深本土。通过长时间观察,用细节和个体的再组合还原现场,让新闻事件在解构与重构中上升到新的层次,而非事件表现的呈现;用点滴积累铸就科学知识框架,挖掘出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用逻辑思维扎牢对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和救援合理性问题的思考基础,进而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3.做“正视听”的谣言粉碎机。

  在新媒体大肆向日常生活侵入的当下,人人都有了麦克风以后,虚假信息的制造和蔓延也有了肥沃的土壤,致使人人都可能成为谣言制造者。地市报刊面向的读者分布于各个阶层,知识层次、科学素养、认知能力参差不齐,一部分人难免会受到伪科学或谣言的误导。

  作为传统媒体的地市报刊具有较强的公信力和权威性,紧紧依托权威信息发布机构和优质专家资源的技术支持,面向读者传递客观、科学的信息,可以起到答疑释惑、防灾预警、粉碎谣言的作用。如《长春晚报》的报道《暂别闷热 我市迎多雨降温天气 气象台目前没有发布大暴雨的预警请勿信谣言》便开门见山,引用权威数据介绍当下天气情况,借助气象信息法定发布机构否定不实预测结论,指导性非常强,足以安定民心。可见,气象报道可以引导读者解开心结,调整不理性思维,克服恐慌情绪,进而维护社会稳定。同时,它也可用事实和知识充实读者的头脑,增强其判别是非和处置突发气象灾害的能力。

  (作者单位:中国气象报社)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推荐阅读

传媒视线:一封信一首诗为何打动心灵
  人文类综艺突然开启了“刷屏模式”,播出以来好评如潮,获得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被誉为电视界的一股清流,也成为电视综艺中的一匹“黑马”。
【详细】传媒视线:一封信一首诗为何打动心灵   人文类综艺突然开启了“刷屏模式”,播出以来好评如潮,获得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被誉为电视界的一股清流,也成为电视综艺中的一匹“黑马”。 【详细】

年终策划:2016传媒新规知多少
   2016年,我国发布、出台和通过了不少有关传媒的法规、通知及规定,人民网传媒频道一一为您进行梳理,看看大银幕、小荧屏、广播、互联网及移动端等会有哪些新变化。
【详细】年终策划:2016传媒新规知多少    2016年,我国发布、出台和通过了不少有关传媒的法规、通知及规定,人民网传媒频道一一为您进行梳理,看看大银幕、小荧屏、广播、互联网及移动端等会有哪些新变化。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