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人民日报新闻研究网>>媒界纵横>>新媒观察

传统媒体建设融媒中心需有六项原则

郭全中
2017年03月07日14:28 |
小字号
原标题:建设融媒中心需有六项原则

当前,传统媒体正在积极开展融媒中心建设,有的叫“中央厨房”,有的叫“融媒中心”,但是无论叫什么,其本质都是一样的,都必须遵循六大原则。

以采编流程重构为前提

当前,我国传统媒体建设的“中央厨房”或者“融媒中心”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不能常态化运作。当然,“中央厨房”不是不能常态化运作,而是传统媒体没有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即没有进行采编流程的彻底重构和优化,结果只有依靠传统媒体的主要领导协调才能统一调配各部门协同运作。因此,融媒中心的建设要首先对采编流程进行制度化重构和优化,使得其能够不依附主要领导的协调而能够自动运作,否则,只能沦为花架子的形象工程。

而要彻底重构和优化采编流程,一方面需要全员转变观念,破除传统媒体人长期的纸媒路径依赖症,另一方面需要打破现有的采编利益格局,而这都需要主导者具有极大的决心和魄力,这必须是一把手工程。但是,很多传统媒体尤其是传统媒体集团的一把手要么对“中央厨房”的认识不到位,以为只要花钱搭建起这套设施就万事大吉了,要么当老好人,为了一团和气而不愿意得罪人。

以底层架构统一为标准

传统媒体尤其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传统媒体,其互联网媒体及技术平台的建设长期以来采取的是“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方式,传统媒体旗下的所有媒体都“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各类互联网媒体及平台成为标配,不仅高度同质化难以形成有效的协同,而且技术标准都不同,更难以在需要整合的时候进行有效整合。

传统媒体的互联网探索应采取统分结合的方式,即底层架构必须统一而应用层可以根据自身的特色分别探索。如果底层架构不统一,不仅难以搭建起真正的用户沉淀平台,更难以充分发挥互联网的梅特卡夫定律,即网络的价值与网络使用者数量的平方成正比,最后只能落得个互相指责的结局。

更好地进行互联网探索

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传统媒体的快速衰落不可避免,互联网尤其是智能媒体才是未来,才是方向。因此,在搭建“中央厨房”时应把提升和优化传统媒体作为目的,应该以互联网探索为目的,按照互联网的规律进行构建。但是,在实践中,在传统媒体中,由于传统媒体从业人员尚处于转型中,导致融媒中心的建设仍然是以传统媒体为主体,而不是为了更好地互联网探索,这样的结果只能是“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

以用户沉淀为目的

用户和受众的区别是什么?用户是在线的,受众是不在线的,用户是可以精准画像的,而受众是不可精准画像的。所以,用户是可以紧密互动且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的,而受众是不能高度互动、商业价值也偏低的。

互联网思维的本质是“用户体验为王”,互联网媒体发展的根本就是巨量的用户,只要能够获得巨量的用户并服务好这些用户,就能找寻到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对于没有用户的传统媒体来说,首要的工作就是树立起“用户体验为王”的意识,想方设法利用各种技术来一个一个地沉淀用户。

以互联网新产品为结果

用户沉淀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结果必须能够拿出用户满意且具有盈利模式的互联网新产品。

如何打造互联网新产品,一要深刻理解自身沉淀的用户需求,从用户痛点出发;二要从市场需求出发,真正具有市场前景,而不是拍脑袋的“闭门造车”;三要实现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混”与“通”,唯有混与通,才能真正理解如何借助新技术来创新业务,打造互联网新产品。

以三大平台建设为抓手

融媒中心到底应该如何建?笔者认为,就是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来搭建大数据资源和技术平台、智能生产和传播平台以及用户沉淀平台三大平台。 

首先,大数据资源和技术平台,能够把之前和当前生产的内容数字化之后再数据化,即对内容进行科学的标签化,使得数据化后的内容能够有效、方便地智能匹配给采编人员和用户。

其次,智能生产和传播平台,实现了内容生产和传播的智能化,完全包含“中央厨房”的功能,并且使得“中央厨房”实现常态化运作。智能生产和传播平台对采编流程进行了彻底重构,并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评价评估及反馈机制。

再次,用户沉淀平台,在建立起用户标签化体系的基础上,通过数据化内容和用户个性化需求的智能化匹配,实现用户的沉淀,并在用户沉淀的基础上,根据用户的需求而设计新的数据产品,进而探讨新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责编:程惠芬、戴莉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