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政务上"云端"办事不再愁 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路

2017年03月12日07:20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原标题:政务上“云端” 办事不再愁(家事国事)

  今年2月底,我来到位于武汉市江岸区的“市民之家”办理个人护照签注业务。由于总改不了丢三落四的毛病,我特意提前在“云端武汉·政务服务大厅”查询到了需要备齐的材料。

  “您好,若需要办理个人护照签注,请乘电梯至负一楼办证大厅。”我来到负一楼,只见LED屏幕上显示着叫号名单,下午来排号的已有200多人。看我很焦急,工作人员提醒我,可以通过“武汉市市民之家”APP提前预约。眼看是排不上号了,我赶紧预约了次日上午的业务办理,选定预约时段为9∶00至9∶30。

  第二天上午9时,我准时来到出入境办理窗口。按照流程,我将提前准备好的各种材料交予工作人员。由于签发时限为10个工作日,工作人员询问我,是否需要邮寄服务。“需要,谢谢您。”我回答道。说罢,我留下了邮寄地址和邮费。

  临走前,在观光途中,“武汉市市民之家”的简介牌映入眼帘。原来,武汉市市民之家于2012年10月27日正式启动,目前已有66个单位进驻,设立了318个受理窗口,可以办理426个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

  回想起2015年研究生入学时的一件事,我不禁感慨万分。那时候为了将《高校应届生三方协议书》从武汉市人才中心转至武汉大学,可是费了不少工夫。尤其涉及往届生的个人档案托管和递交,既需要本科院校开具有关证明,又得本人到武汉市人才中心办理申请。几趟跑下来,的确费力又烦心。

  能早日实现“无纸化办公”,减少个人身份证明的行政流程,一直是我的心声。回想以前,有时去外地求学或实习,材料却没带齐,只得嘱咐家人,赶紧寄来。那期间,既需要经历焦灼的等待,又需要担心个人资料是否安全。

  近年来“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探索,给我吃了“定心丸”。一个很明显的变化是,由于材料审批流程相对简化,省去了不少口头解释的麻烦,政务工作人员的“脸色”也好看了许多。

  更令我欣喜的是,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指出,去年我国共取消了165项国务院部门及其指定地方实施的审批事项,清理规范192项审批中介服务事项、220项职业资格许可认定事项。

  这样的变化,当然来自于顶层设计的日臻完善。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互联网+政务服务”。同年4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出台《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展信息惠民试点的实施方案》,以80个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为试点单位,明确提出“两年两步走”的实施步骤。9月底,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17年底前,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建成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2020年底前,建成覆盖全国的整体联动、部门协同、省级统筹、一网办理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

  具体到我所居住的武汉市,以个人身份验证为例,去年6月,武汉市公安局与支付宝合作开发的“电子身份卡”上线,市民使用“电子身份卡”在“武汉公安网上警局”预约办理身份证、出入境证件等各类事项时,可以快捷安全地验证身份。

  “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路”,是每一个公民的愿望。即将走出校园、走进职场的我,期待着政务服务日渐人性化;也相信,简政放权的中国实践,会越发精彩。(雷龚鸣)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