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中国电影当借法律政策利好出精品

刘刚
2017年03月30日13:09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小字号
原标题:中国电影当借法律政策利好出精品

  2016年中国电影市场“高开低走”,虽然在一致看好的预期中增速大幅回落,但在一片唱衰的质疑声中最终实现了平稳增长。特别是在11月,让电影界热盼的《电影产业促进法》终于亮相了,以法律为保障,中国电影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环境、发展态势和发展机遇。业界认为,只要坚定文化自信、潜心精品创作,中国电影必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中留下浓墨重彩。

  精心维护发展环境

  中国电影当下所处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必须准确研判形势、把握趋势,以《电影产业促进法》颁布实施为契机,在主动融入“大时代”的同时,积极营造有利于行业发展的“小气候”。维护公平的法治环境。一方面要树立法治思维,充分运用法律武器,出重拳、去沉疴、治顽疾,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有力保护合法权益;另一方面要以“放管服”为抓手,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消除体制障碍、打破政策壁垒、降低准入门槛、释放改革红利,建设公开透明、务实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维护有序的市场环境。合理、适度地吸引和运用社会资本,能够助推电影产业快速发展,但蜂拥而入的资本也容易引发“泡沫”,要以市场为导向,整合市场资源、激发市场活力、挖掘市场潜力,用好增量、盘活存量,做大电影市场“蛋糕”;要堵塞监管漏洞,摆正位置、健全制度,搭建政府、协会、企业“三位一体”的全方位监管格局,摒弃天价片酬、票房造假等非正常的竞争行为;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坚决防止电影成为资本的玩物”、沦为资本套利变现的“通道”以及攫取暴利的“工具”。维护健康的舆论环境。噱头爆料、话题炒作、互黑攻击等手段大行其道,似乎成了中国电影的“标签”,已经超越了公众认知范畴和社会容忍底线。要以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勇气和决心,告别野蛮生长、打破潜规则、整饬陈规陋习,用客观公正的宣传报道、阳光清爽的市场营销、理性平和的艺术评论,重塑电影舆论形象和环境。

  努力创作生产精品

  精品力作是中国电影的命脉和根基,决定了其艺术水准和历史定位。随着电影市场的复苏和火爆,出现了片面追求商业化、娱乐化的倾向,导致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制造了不少“烂片”和“文化垃圾”。针对这一情况,《电影产业促进法》对电影创作、拍摄的主体、内容、程序等都做出了明确规定。要打破粗制滥造的套路,必须遵循艺术规律,准确把握观众的喜好和市场需求,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在主题确立、结构设计、人物塑造、技术选择、市场推广、商业开发等方面,开动脑筋、做足文章、狠下功夫,构筑环环相扣的电影精品生产体系。要打破跟风炒作的怪圈,必须回归艺术本真,围绕内容和形式两大核心要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探索,思想的碰撞、火花的产生、灵感的涌现、激情的迸发,汇聚成为竞相迸发的电影精品创作动力源泉。要打破封闭僵化的藩篱,必须厚植艺术基础,营造宽松的氛围、和谐的环境,提供试错机会、建立容错平台、完善纠错机制,不扣帽子、不抓辫子、不打板子,形成“两个效益”统一的电影精品评价标准。从而让不同题材、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电影共存、并行,生产创作一大批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的经典电影,持续推动中国电影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广泛创新技术应用

  日新月异的技术进步,既为电影生存提供了难得机遇,也给发展电影带来了严峻挑战,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和自媒体的出现,使得人人是导演、人人是演员成为可能,对传统电影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为此,《电影产业促进法》鼓励电影科技的研发、应用,制定并完善电影技术标准,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电影技术创新体系。中国电影要在诉求多元、选择多样的形势下,想方设法吸引观众、站稳脚跟、巩固市场、谋求进步,就必须与时俱进、自我革新,踏准时代节拍、引领时代潮流,在新、旧技术转换中找到平衡点和发力点,乘着“互联网+”的风口,以云计算和大数据为依托,抓住3D、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前沿科技的推广和应用,在关键技术领域实现新突破,提高驾驭新技术的能力。同时,还要强化硬件支撑,加快制作、放映等基础设施(备)的技术改造和更新换代;提升软件服务水平,消除特效渲染、市场营销、票务代理等痛点,改善观影体验,让走进影院的观众享受视听盛宴。

  加快打造产业生态

  电影是市场化程度很高的文化产品,也是典型的智力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只有做实做深做透,才能做大做强做精。因此,《电影产业促进法》在政策扶持、资金补贴、税收优惠、金融服务等方面,出台了具体的支持措施。要推进跨界融合,从区域、业态、市场、技术等多个维度切入,对投资、制作、发行、放映等进行全流程再造,实现创意信息、IP资源共享,以及资本、平台、项目、产品的深度融合,提前布局、补齐短板、降低成本,树立主业突出、辅业精干的产业标杆。要寻找“后电影市场”新蓝海,开发这座蕴藏着巨大价值的“富矿”,打通连接上、下游的关键节点,有效延伸产业链,设计、生产高附加值的衍生品,拉动图书出版、游戏动漫、餐饮娱乐、文化旅游、版权贸易等周边产业。要培育市场主体,统筹宏观战略规划与微观项目布局,用足、用好、用活土地、金融等相关优惠政策,培育、壮大国有、民营及混合所有制等市场主体,组建中国电影“联合舰队”,其中既有抵御风险能力强的“航空母舰”,也有机动灵活调头快的“小舢板”,打造互利共赢的良好产业生态。

  全面提升人才素质

  人才始终是中国电影发展的“软肋”,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电影的发展。目前,中国电影人才相对匮乏,出现了青黄不接的“断层”和后继乏人的“断代”苗头。因而,《电影产业促进法》规定国家实施电影人才扶持计划,同时鼓励学校和社会组织采取多种方式培养适应电影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

  要破解人才难题,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大规模培养创意创作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充实编剧、导演、制片、表演等主创人才,以及摄像、灯光、化妆、道具等急需人才,解决供给数量不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人才机构,抓两头、带中间,形成稳定的“橄榄形”人才队伍,特别是要以工匠精神,培育领军人物,造就“大师级”高端人才,以及懂经营、会管理、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理顺人才管理体制,树立开放、包容的人才理念,不拘一格选拔、使用人才,为人才脱颖而出、崭露头角提供广阔的舞台。引入考核评价、动态调整等竞争机制,发挥正向激励作用,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解除人才的后顾之忧。作为公众人物,电影从业人员必须要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加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展现德艺双馨的良好形象;同时还要发挥群众和舆论等外部监督作用,划定法律底线和道德红线,综合运用法律、经济等手段,惩戒、清除言行失范、影响恶劣的害群之马,净化中国电影从业人员队伍。

  不断深化交流合作

  近年来,中国电影加快实施国际化战略,无论是区域广度、合作深度、艺术高度,还是交流内容、交流机制、交流形式,都日趋完善、成熟,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与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地位不相适应的是,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话语权还不够强。《电影产业促进法》对优秀电影的外语翻译制作予以支持,并综合利用外交、文化、教育等对外交流资源开展电影的境外推广活动,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从事电影的境外推广。

  今年是中国电影深化国际合作的关键之年,新一轮中美电影谈判的时间窗口已经打开,双方将在进口配额、票房分账等方面达成新的协议,并进入实质操作阶段。与其被动防守,不如主动出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着眼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以国内为本,弘扬中华文化,继承优良传统,扎实练好内功,树立文化自信,巩固、扩大国内电影市场;以国际视野,学习、借鉴国际成熟的电影制作和运营模式,为我所用、取长补短。通过与高手过招,发挥“鲶鱼”的作用,形成倒逼机制,创作生产具有中国气派、中国元素、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电影,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拓展国际空间、占领国际市场,逐渐从“跟随者”变为“引领者”。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