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中央电视台《复兴丝路》:用数据和故事话成就

2017年05月17日13:33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小字号
原标题:用数据和故事话成就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前,细心的观众会发现,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联播》栏目连续推出6期系列报道《复兴丝路》,当中既有故事又有数据,并且数据是用水墨画的方式呈现,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经济新闻部主任肖振生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复兴丝路》系列报道阐释了“共商、共建、共享”的“一带一路”。在这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辉煌乐章里,中国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与世界分享发展经验,共享发展成果,并将“绿色、健康、智力、和平丝绸之路”的国际主张,构建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下的全新“复兴丝路”路径图中。

  肖振生始终认为:“作为国家主流媒体,首先要考虑国家利益是什么,媒体人要敢于往前冲,变成自觉的行动,主动配合,主动地鼓与呼,而不是被动地等待任务下达。”2015年,《数说命运共同体》作为央视“一带一路”特别报道引起强烈反响之后,肖振生决定把“一带一路”报道延续下去。他认为,“一带一路”建设是当下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报道应当年年做年年创新。所以,今年年初,他要求部门开始筹划,要把“一带一路”近几年在项目、投资、互惠贸易、文化交流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反映出来。

  肖振生和他的团队通过深入细致的研究,决定用数据和故事进行构架。肖振生提出,《复兴丝路》选择的故事不能虚而要实,应当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看得见摸得着、对中外双方都有好处、有实实在在获得感的故事内容。比如其中的一个故事是:在非洲,2015年每74秒就有一名儿童死于疟疾。90%的疟疾病例和92%的疟疾死亡都发生在撒哈拉以南,5岁以下儿童尤为脆弱。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加快,青蒿素这种中国药正在加速进入科摩罗、多哥等国。在科摩罗,利用这种中国药挽救了无数儿童的生命,并成功撕掉了“疟疾重灾区”的标签,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当地人视中国的青蒿素复方药品为“抗疟神药”。这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百姓共享先进成果的一个具体表现,国家之间打破壁垒互通有无,真心实意改善百姓生活。

  央视与国家信息中心合作,梳理出大量关键性数据,用大数据分析呈现“一带一路”发展趋势,比如其中一组报道: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每周4200个航班,从空中把通向43个沿线国家的蜿蜒丝路拉成了直线,39条中欧班列串起亚欧大陆10个国家15座城市。40项重大能源合作项目漂洋过海,给沿线国家人民送去光明与希望;油气管网、输电走廊、能源通道、卫星通信,全方位、立体化、网络状的联络线,“一带一路”把44亿人编织成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央视新闻中心经济新闻部宏观经济组制片人张勤向记者介绍,《复兴丝路》本着体现中国特色、传达中国精神的思想,把这次的数据呈现,设计为隽永灵动的中国水墨动画风格,古琴、围棋、丝绸等设计元素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让观众在中国氛围当中,感受“一带一路”的共建成果和民生改善。这是节目的一大亮点,也是一种重点创新。对此,肖振生说:“将飘逸的水墨画风格和客观理性的数据结合,这是至今没有尝试过的一种做法,我们克服重重困难,经过多轮比对试验,终于将这种全新的风格推上屏幕,呈献给观众。这种创新表达,多层式、系统性阐释‘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

  央视国际记者站的记者们为《复兴丝路》拍了大量新闻素材,但由于央视《新闻联播》字字如金,还是不得不舍弃大量故事内容。张勤表示:“即便如此,《复兴丝路》还是保持了完整性,故事、数据全都有,理念和叙事方式也没有变。”

  《复兴丝路》6期系列报道虽然结束,但肖振生和他的团队并没有停下报道“一带一路”的脚步,又马不停蹄地开始了新的征程,在央视新闻频道推出系列节目《行走“一带一路”》,通过两位外国体验者行走“一带一路”的亲身感受,告诉大家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民众看来,他们心中的中国和中国人是什么样的,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会给他们带来哪些变化。与此同时,肖振生开始思考,明年“一带一路”的报道又该怎样做、怎样创新。(杨骁)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