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机器人永远"活"在人类手中

周游
2017年07月25日14:27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小字号
原标题:机器人永远“活”在人类手中

人工智能、机器人等身影近些年频频出现在越来越多的领域。这是人类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和重大突破,它能帮助人类处理很多繁琐的事情,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实为“大赞之举”。不禁有人发问:它会替代我们人类吗?

其实,这些都是我们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大胆创新的产物。他们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代表着未来的无限可能。如今,智能化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越来越多的机器人进入传媒领域,作出很多精准的报道,让人眼前一亮,可见,它的优势不可小觑。但是,毕竟它还是机器人,之所以它能在短时间内运用可知数据和固定模式写出文稿进行实时报道,依然是因为依赖人类而存在,依赖数据库,依赖程序和算法。

现在大量走心的、深度的报道,都是我们新闻人亲临现场,用自己独特的新闻敏感、观察力去判断新闻价值,挖掘事实真相并记录分析,思考事件的本质,最后用细腻的文字为受众讲述“故事”,传递情感,这样的报道才会深入人心。这些却是机器人所不能办到的,它的“母体”也是不能给予的,这一“功能”也无法植入。

可见,写稿机器人的局限性明显存在,正所谓“有利就有弊”,我们发明它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为更复杂、深度的工作争取更多时间,在它不能完成的领域发挥记者本身更大的作用和优势。机器人固然美好,但是我们在赞叹之余也要看清事物的两面性,机器人终究还是机器人,永远“活”在人类的手中,无法超越人类。

对于媒体,内容是王道,没有深度的媒体人可能会被写稿机器人淘汰,而能作出深度报道的记者则不会。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记者的采写能力定会不断提高,那就更应该发挥我们的“硬实力”,在科技的帮助下融合更多的报道方式,不断调整以适应社会的需要,让智能和人类都在各自领域有所作为,发挥各自特长。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