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不要做食品谣言的制造者传播者

2017年07月30日06:45 | 来源:法制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不要做食品谣言的制造者传播者

  每年到了草莓上市、杨梅上市的季节,互联网上各种有关草莓和杨梅被打药的各种危言耸听的食品谣言就会再次登场;不过,“旧谣重炒”的空间有望被进一步挤压。近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等10部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食品安全谣言防控和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主动公开政务信息,及时组织辟谣,严厉惩处谣言制造者和传播者。

  信息公开是遏制谣言传播的利器。通知要求,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当严格执行“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采取多种方式,及时公开准确、完整的食品安全监管信息,挤压谣言流传的空间。通知明确,谣言涉及的当事企业是辟谣的第一责任主体。对谣言明确指向具体企业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责成相关企业发声澄清;指向多个企业或者没有具体指向的,要组织研判,采取措施制止谣言传播,并采取适当方式澄清真相。要加强食品谣言的规律、特点分析,建立谣言案例库,对类似谣言、季节性谣言,提高识别、判定的工作效率。

  食药监总局新闻发言人颜江瑛说,最近,多部门已经建立了绿色通道,联动辟谣有了机制,“旧谣重炒”可以实现24小时内辟谣。据了解,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也建立了将近3万条的谣言数据样本库,下一步就可以实现预防性辟谣,谣言还没有出来,就让知识跑在谣言前面。

  互联网是食品谣言的“重灾区”,各种“网络检测”“现场实验”也往往让公众难辨真假。通知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未经授权不得发布国家食品安全总体情况、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不得发布、转载不具备我国法定资质条件的检验机构出具的食品检验报告,以及据此开展的各类评价、测评等信息。一旦发现违法违规发布食品安全信息,应严肃查处,并向社会公告。

  今年6月,经过公安机关及相关食品检疫检验部门的初步调查,公安部组织指挥福建、天津等地公安机关严打网络造谣传谣,抓获拍摄“塑料紫菜”谣言视频实施敲诈勒索人员5名,制造“塑料紫菜”谣言人员5名、传播谣言信息人员8名。

  据颜江瑛介绍,截至目前,目前各部门今年共对44件涉及食品的谣言追究了责任,超过去年全年的总量。根据官方统计的情况,对44件涉及食品的谣言,有4件采取刑事追究、有31件采取了行政拘留、有3件行政罚款、1件行政处罚,两件采取了禁言删帖、两件得到了经济赔偿。此外,“塑料紫菜”的谣言的处罚目前还未公布。

  通知要求,各地公安机关接到食品安全谣言报案后,应当依照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严厉惩处谣言制造者和传播者。涉嫌犯罪的,依法立案调查;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配合公安机关,做好谣言涉及的技术判定、检验检测等工作。要指导受到谣言侵害的食品生产经营者收集、保存谣言侵权证据,依法追究谣言侵权方的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

  食药监部门提醒,对食品谣言应该保持一种反思警惕的态度,发现类似食品安全谣言应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不要轻信各种不明渠道而来的传言,有不解之处要向专业机构和人士求证;要正确判断食品谣言和正当的食品安全维权诉求之间的差异,敢说不等于可以乱说,不要做食品谣言的制造者和传播者。(新华社记者 姜辰蓉 陈聪)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