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非洲小孩举牌广告"火了 如果用你的孩子呢

2017年08月08日06:30 | 来源: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小字号
原标题:【睡前聊一会儿】火了,“非洲小孩举牌广告”!如果用你的孩子呢

63444

  睡前聊一会,梦中有世界。今天评论君和大家聊一下小朋友的事儿。

  最近,一些非洲小朋友举牌广告的短视频火了,牌子上的内容,有生日祝福、有修路打桩,也有求婚示爱。很多人喜欢看,有的是被小朋友们丰富的表情吸引,有的是被他们还有些生涩的汉语发音逗乐。

  实际上,短视频的背后是一桩生意。真实的情况可能是:在非洲的中国人,请一帮非洲小朋友拍广告。某宝网站就有“非洲小孩举牌视频”的服务商,10名小朋友的短视频广告为150元,黑板或白纸摆拍的照片则30元到50元不等。

  虽然服务商声明,“每拍一个视频大部分钱用在这些孩子身上”。不过,马上就有记者调查发现,出镜的孩子们其实得到的只是零食,以及零钱。

  如何认识这件事?我们觉得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

  首先,是商业的层次。有人喜欢这样一种广告的形式,可以理解,毕竟,孩子们的笑脸纯真无邪,是很有冲击力的视觉符号。广告需要吸引眼球,用流行的话来说,孩子们是自带流量的。更何况,这还是来自多少有些神秘色彩的非洲。

  接下来,就是法律的层次。有人已经提出了其中的法律问题。法律的问题比较复杂,我们也来分条说。第一是,这种“举牌行为”的性质问题。这是不是广告?如果是,其中的内容合乎广告法相关规定吗?比如,有没有虚假广告;再比如,小朋友的爸爸妈妈知不知道?第二是,小朋友们权益保障的问题。毕竟,这些非洲的孩子不一定知道牌子上是什么,也不一定知道做什么用,更没有什么议价能力,这么做会不会侵犯到他们的合法权益?

  第三个层次,是伦理的问题。不得不说,像很多伦理难题一样,这也有些“两难”,并不好下一个非黑即白的判断。支持者会说,这是多赢:广告主得了流量,服务商赚了钱,而非洲小朋友也或多或少也有进项。而反对者会说,这涉及到一个消费孩子的问题。有人说,判断一种行为的方式是,把自己放进去。那么,如果是有人这么用你的孩子,你愿意吗?

  回到广告这事本身,倒是个挺有趣的新案例。不过,一些思考的基本原则,同样也适应这样的案例。我们不想急着下结论,只是做一些开放性的思考。说到底,如何认识一件事,最终取决于每个人的价值排序。

  这正是:非洲小孩举个牌,广告点子笑开怀,符号传播再好玩,莫把法律晾一边。

  晚安!(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