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宁德电视台《闽东文化大观园》用情讲述村落故事

张福财
2017年08月21日13:32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小字号
原标题:《闽东文化大观园》用情讲述村落故事

  摄制组在为《千里海疆行》搜集素材。 宁德电视台 供图

  从2017年4月开始,每到周六17点55分,福建宁德市蕉城区的居民洪英锐再忙,也会放下手中的活,打开电视,把频道调到宁德电视台一套,收看《闽东文化大观园》这档节目。而在此前,洪英锐很少关注宁德电视台。

  据宁德电视台台长李晓云向《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介绍,《闽东文化大观园》自2012年10月开播后,宁德市很多原来不关注宁德电视台的居民也逐渐开始看宁德台了。

  以当地人视角看家乡

  《闽东文化大观园》每周六、周日晚在宁德电视台一套新闻综合频道播出。2014年改版为25分钟的通栏节目,播出新闻专题片或纪录片。改版后,栏目采用纪实的手法,以传统村落为载体,真实记录“忠孝勤俭廉,仁义礼智信”美德在传统村落的千百年传承,先后播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系列、《千里赛江行》系列、《千里海疆行》系列等。

  好看是纪录片的重要元素,如何把节目做得好看又有感染力?李晓云说:“我们着重对内容进行雕琢,避开为‘呈现’而记录的常态表达,融入人情世态,赋予内容更多的是人物的命运和情感。”

  《闽东文化大观园》之《漈水安澜 福临漈下》摄制组在村里拍摄时,刚好碰上村里修堤坝,所用材料不是由工厂切割完的石材,而是石匠就近取材一锤一锤敲打出来的。节目编导张恒锋告诉记者,在这期节目中,通过石匠讲述他家三代的石匠生活,以及他对技艺传承的困惑,提起了观众的兴趣,也让观众更直观地了解其工艺价值。

  要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提升节目在群众中的影响力,摄制组选择以基层群众的视角看家乡。在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族双音这一民间文化瑰宝的展现中,节目不是一上来就讲述畲族双音传承人雷美凤的故事,而是精选一些做农活的场景,如摘乌稔、做乌米饭、采茶叶等,让这个陌生的“非遗”融入日常生活中,这样更易于观众认可和接受。

  在《千里赛江行》系列片中,着重拍摄赛江流域两岸村镇普通人的生活,川流不息的江河,耕作、制茶、捕鱼、造船,一个个当地人最熟悉的场景,真实再现闽东母亲河赛江流域历史和人文风貌,弘扬闽东传统文化。

  运用多种拍摄技巧

  打造适合电视呈现、刷新观众观感的精品节目,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制作出来的。霞浦海岸线长达485公里,散落着196个岛屿、138个海湾,这些数字均居福建省各县之首。《千里海疆行》系列立足霞浦,放眼闽东,总共拍摄了36集,以漫长的千里海岸线为脉络,深度挖掘沿线自然风貌背后的文化内涵与深远意义,全方位展示闽东海洋文明的孕育、发展、繁荣。

  张恒锋介绍,为了这部纪录片,他们的足迹遍布福宁大地,从黄瓜山丘到温麻船屯,从葛洪仙踪到妈祖女神,从抗倭烽火到千年古道,从人物群雕到民俗风情,拍摄过上百个村庄,高清视频素材多达2万千兆字节(20T),时长相当于2000多部高清电影,完成了近17万字的文稿,编辑了时长15小时的节目,并多次前往浙江、福州、北京等地采访,走访了一大批的地方史或者人文方面的研究专家,也采集到了大量原汁原味的老百姓同期声。节目自2016年6月18日开播以来,受到了闽东地区乃至在外乡贤的关注,为保护传承闽东优秀传统文化,积极传播“闽东之光”注入了鲜活的正能量。

  节目在展示闽东形态各异、丰富多彩文化的过程中,还运用全新的拍摄手段和一系列高精设备,通过精美、精细、精致的画面潜移默化地激发观众对珍贵文化遗存的热爱,进而产生用心呵护的情感。

  在《千里赛江行》之《长溪入海》中,采用航拍全景图,展示了赛江穿城而过的美景。同时,还运用特效、情景再现等拍摄技巧,制作长溪地图,模拟古代战争场面,使整部片子的画面叙事更加丰富、生动。宁德市政协副主席、文史专家刘国平认为,多种拍摄技巧的运用让当地的古民居、古建筑在电视画面中显得更加生动和全面,完整展现了传统村落独特的建筑构造和空间布局,为观众带来此类专题节目所少有的视觉冲击力。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