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半月谈》:转型期更需凝聚共识

王秀珍
2017年08月22日13:12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小字号
原标题:《半月谈》:转型期更需凝聚共识

  社会转型期,思潮纷涌,众说纷纭,对许多问题难有统一认识。这是一种正常现象,某种程度上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标志。但在享受多元社会带来丰富信息的同时,人们有时也有莫衷一是的焦虑和困顿。社会发展是需要共识和价值引领的,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现象是需要辨析和解读的,这有利于在社会转型期凝聚共识,发挥合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而这正是媒体的重要职责所在。近年来,《半月谈》发挥自身特色,在这方面作出了一系列积极努力。

  政策解读 答疑释惑

  一个国家的法律、政策,只有为民众了解、理解,才能得到更好地遵守和实施。因此,对其进行权威、准确地解读至关重要。近年来,《半月谈》充分发挥政策解读的传统特色,并多方着手,努力创新。

  其一,做好日常政策解读报道。就一段时间内国家在政治法律、经济环境、社会民生等领域的法律、政策,通过进一步解读,为民众答疑释惑。每期杂志都着力在这方面下功夫,为基层了解中央精神、经济形势、民生热点提供了便利。

  其二,开设了一些访谈类栏目。就国家的一些重大决策及当下影响广泛的热点问题等,采访权威部门专家,提供权威信息、表达多方观点,让最权威、最有价值的思想直达基层,为干部群众学习了解政策、开阔视野提供新的窗口。

  通过对政策的权威解读,《半月谈》发挥了引领和引导功能,为社会凝心聚力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聚焦难点 破解难题

  政策落实过程中,经济领域、社会生活里,都难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难点不解决,工作可能就难以推进、民生可能就会受到影响、民众可能会有怨气。对此,《半月谈》充分发挥扎根基层的特点,深入实际,扎实调研,写出了一大批接地气、带露珠的报道,促进了问题的发现和解决。

  此前,全国两会期间《十五个民生话题对话代表委员》大型专题报道、《十大民生热点对话“十三五”》等都紧扣形势发展,关注发展问题尤其是民生领域的问题,集纳智慧,建言献策,以独特的思考和独有的角度,受到读者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

  同时,《半月谈》还以《专题报道》等栏目为抓手,不断发掘调研选题,努力打造独家报道、精品报道。《似城非城、似村非村的城镇化》《土地瘠薄化,再敲粮食安全警钟》《农业水危机步步逼近》等,或抢抓新现象、新趋势,或深入基层做深做细,或通过舆论监督扶正祛邪,纷纷受到各方肯定。

  观点取胜 价值引领

  在社会转型期,价值引领至关重要,这也是媒体不可推卸的重要职责。《半月谈》充分发挥“谈”的特色,力争以观点和思想取胜,不断为国家现代化进程、文明社会进程鼓与呼。

  为此,《半月谈》从栏目着手,突出特色。在办好《半月评论》栏目的同时,开设了《特别关注》《行走的思想》栏目。前者以话题讨论的形式,组织专家、资深记者等,就热点话题展开观点交锋;后者以记者札记的形式,刊发记者对所采访热点事件的感想和观点。这两个栏目,在传统报道之外,拓宽了形式和体裁,体现了杂志之“杂”和该刊“谈”的特色,增强了可读性和思想性。此前,《特别关注》刊发了《让新市民真正参与化解房地产库存》《“考核不是为了秋后算账”》《医患之间首先要互相尊重》《“撞限”难题不能一拖再拖》等稿件,《行走的思想》刊发了《三次握手:粗糙与柔软》《雾霾之下的惶恐与真相》《孩子,我们拿什么保护你》等稿件,受到读者的肯定和欢迎。

  自2016年1月起,《半月谈》还在其微信公众号内推出了《微话题》栏目,为将“谈”之特色向新媒体延伸、打造网上《半月谈》积极探索。据初步统计,每篇话题的点击量都近万或过万,并且每篇都有10篇以上精品长评。既有“要想生二孩,还得问问他们”“我在看着你,你在看手机”“学区房买不买”等当下热点话题,也有“父母眼里,为什么总是别人家的孩子好”等深度教育类话题,实现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互动和协同。

  此外,《半月谈》还将观点取胜、价值引领贯穿到日常报道中、落实到每篇稿件中,围绕这一办刊思想,《半月谈》展现给人们的是正在办精办好、转型升级、打通传统报道与新媒体报道的道路上探索前进。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