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人民日报》"寻找匠心青年":汇聚当代青年正能量

袁舒婕
2017年08月22日13:13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小字号
原标题:汇聚当代青年正能量

  工匠精神这个词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迅速成为高频词。《人民日报》5月3日至6月14日刊登的“寻找匠心青年”系列报道,聚焦了那些匠心独具的年轻人,他们或者传承传统,复活一门手艺;或者专注精神,研制某种“神器”;或者在生产环节,不懈追求工艺技术改造……他们身上折射出了新生代积极向上的青春力量。

  描写这些能够凸显大时代的小人物,如何能让他们从“不起眼”到“抢眼”?如何让人物报道跳出平面化,更有张力?如何能立意高远,让文章更有深度?细细品读“寻找匠心青年”系列报道,就能找到答案。

  打破成见让信心传递

  写人物报道的目的不能止于简单呈现一个人的经历,最后的落脚点还是要着眼于描述这个时代。记者需要做的,是寻找反映这个时代的“那一滴水”,并从中萃取时代的经典意象。

  说起“80后”“90后”,常有人会贴上“追求自我”“浮躁”等标签,人们可能难以将他们与“工匠”“匠心”这样的词语联系在一起。“寻找匠心青年”的系列报道恰恰就是要打破这样一种成见,满足社会对青年群体更加全面了解的需求,它抓住当下社会关注的工匠精神这一热点,从优秀的青年群体中寻找鲁班精神的基因,汇聚了当代青年的正能量,引导当代青年担当起时代赋予的使命。

  在《一身绝技“雕刻”国之利器》一文中,1980年出生的王锋能将一把氩弧焊枪耍得虎虎生风,为导弹各种复杂零部组件进行了天衣无缝的“缝合”,1984年出生的曹彦生加工出来的舵面对称度达到了0.02毫米的超高精度,相当于误差小于一根头发丝直径的1/4……这些描述,让人们看到了成长中的“大国工匠”是流动的社会标杆,而且也让大家知道:工匠精神不是老匠人的专利,青年人也有。

  在科技革命的浪潮中,无人机、机器人、虚拟现实设备一个接一个“火”起来。但为他们装上“眼睛”的幕后技术3D传感器,却一直默默无闻,在《为人工智能“点睛”》一文中,身为公司首席执行官的黄源浩,在这3年多里做得最多的不是洽谈客户、品牌推广,反而是对3D传感器的研发占据了他近九成的工作时间。黄源浩认为,现在要做的就是踏踏实实把技术的根基筑稳筑牢。高品质的产品和高水准的技术,是要靠时间来精心打磨的,“寻找匠心青年”系列报道将黄源浩等人“十年磨一剑”的理念展现了出来,并告诫众人,让更多人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更要耐得住性子去守正出新,告诉创业者要像手工匠人一样雕琢技艺、完善产品,企业才有金字招牌,产品才能经受住用户最挑剔眼光的检验。

  这些报道案例的挖掘、这些青年人的高超技能都打破了很多人对当代青年的成见,让社会更加客观全面地认识他们,同时也让老百姓增加了对当代青年的信心,增长了青年人的志气,传递了向上向善力量,涵养了一种坚定而追求卓越的时代气质。

  微观镜头让人物丰满

  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中最被人称道之处,具备工匠精神的人,对工艺品质有着不懈追求,以严谨的态度,规范地完成好每一道工艺。在“寻找匠心青年”系列报道中,里面的很多篇文章都是用鲜活的微观镜头来展现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通过片断式呈现写出了人物的温度,以此让人物的形象更丰满。

  对采访对象而言,他说的话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他的一举一动也相当重要,记者怎么通过人物的行为去升华主题,相当需要功力。“谷雨刚过,空气凉爽中带着湿润。天津工业大学艺术与服装学院教师郑勇正在自己的工作室,整理着寿州窑瓷器的成品。桌上摆着琳琅满目的瓷器,茶杯、茶壶、公道杯、瓷碗……他给每一件都做了编号,‘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独特的生命。’郑勇说。”给作品做编号、认为它们每一件都有独特的生命……《匠心用作瓷器魂》一文中的细节,记者敏锐地抓住了、呈现了,使得乍看零散、平凡的片段,却能让一个人物的线条慢慢勾勒出来。

  再比如《时间是匠人的朋友》一文里,是这样写的:“青花发色的钴料捡回来后,先要淘洗,再研磨的很细,用吸铁石把里面的铁部分去除——铁太多颜色会发黑;而如果锰过量的话,会变成黄褐色。进行色釉料的配比烧制,他有过无数次的失败,每次都要打起精神比对思索,分析成分、比例、温度、时间、火焰性质的影响。渐渐他发现,自己把古人想得太复杂了,古代民窑其实是越简洁单纯越好。后来他把色釉的配方简化,烧出来的器物反而很像。”正是文中对各种材质、流程细致的描写,把主人公吴白雨对云南原生矿物色釉的配制认真研究、专心专注的过程更好地展现了出来。

  就是这样的片断,犹如定格画面一般,让匠心青年不投机取巧、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形象跃然纸上。

  以点带面让形象鲜活

  人物报道如果能以点带面来展现整个群体的特征,通过身边的环境、场景,人物的穿着、外貌、性格、喜好去丰富报道内容的细节,通过大量的细节和故事去增加文章的层次,就可以使群体形象变得鲜活,让文章更有说服力。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敬业精神激励着一代代工匠匠心筑梦。《白鹿原上制埙人》中对陶埙充满“怜惜”的关中汉子赵军、《为古籍续命的人》中悉心修复1911年以前书籍的张阳等,这些典型人物的选择都能隔绝外界纷扰,执着地甘于为一项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奉献自己的才智和精力。

  在叙述的过程中,怎么驾驭文字也尤为重要。用力过猛容易把报道变成“先进事迹报告”,刻意拔高、“高大全”的倾向会让读者生厌,但是力道不足,人物形象又难免表现单薄,无法跃然纸上。“烧一窑陶埙需要3天的时间,中间一天,由于需要不停添加柴火,把握火候,连续24小时都不能打盹儿睡觉。”“修复古籍是个比较寂寞的工作。常常工作一天也遇不到一个人,说不到一句话,十分单调。而许多古籍在整理之前都非常脏,古籍修复也是对古籍进行‘洗澡’、治病。这些工作中的缺点,古籍修复者都要一一去忍受。没有坐冷板凳的恒心,就难以做好这门工作。”在这字里行间,遣词简洁,短平快的句式,比喻等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一收一放恰到好处,读者更能看到这些匠心青年是如何静得下心、守得住清贫与寂寞,不急功近利,也不贪图名利。

  该系列报道选取的职业里,有比较传统的制陶人、古籍修复师,也有3D传感器等新兴科技的研究人员,正是这些不同行业、不同背景的人物聚在一起,描摹出了一个正在成长的追求工匠精神的青年群体,同时也让报道有了较强的现实意义。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