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脑瘫小伙儿的电影梦:为给演员说戏先练发音

2017年09月01日06:57 | 来源:北京青年报
小字号
原标题:脑瘫小伙儿的电影梦

  10年前的一部电影《永不放弃》讲述了一名残疾青年的奋斗史。主人公比尔·波特是一个有脑瘫病史的人,他说话咬字都很费劲,手脚也不灵便,连打领带、系鞋带这样的事都需要别人帮助完成,但他最终成为了一名金牌推销员,并一直工作到退休。他的格言是:“让我们把生活变作梦,再把梦变作现实。”

  现实之中,也有一位比尔·波特式的小伙子,他叫姚凯,辽宁省葫芦岛市人,出生时因母亲难产导致脑瘫。长大以后,头脑清晰却口齿不清、走路不稳。但他有一个在常人看来都很遥远的理想:当导演,拍电影。2007年以来,他拍摄了5部微电影,自己还成为央视电影频道微电影的主角。上个月,由他拍摄的第一部商业片《来者不善》以网络大电影的形式面世,在爱奇艺上线一个月收获24.6万播放量。

  没人看好的执拗

  姚凯从小喜欢看动画片和电影,他说声音和画面的结合能够更好地表达情感。这也成为了他执着于拍电影的契机。

  为什么想拍电影?姚凯说,“我从小患有脑瘫,语言和动作不协调,但我的智商一点问题没有。因为不协调,很多正常孩子能做的事儿我都做不了。我当时就想,我可以把做不了的事儿、甚至健康的孩子也做不了的事儿演出来、拍出来,并把我比正常人更多的人生感悟揉进去,激励人们奋进。”

  如果不是电影,姚凯本该有更为顺畅的人生道路。16岁那年,辽宁省为残运会招募游泳运动员,选上了姚凯。他残疾程度轻,臂长,其他人一周才能浮在水上,他半天就能学会,身边人都夸他是好苗子。可才两天,他就冒着大雨跑了出来。领导轮番过来劝,没用。焦急的父母拿鞋底打他,鞋都打折了,还是没用。姚凯说,和这群运动员没有共同语言,游泳不是他想做的事。他已经彻底爱上了电影。

  一开始,姚凯的执拗并不让人看好。母亲周文慧劝他,“哪怕你开个小卖部,一个月挣三、五百元,不求养活自己至少有个营生。”当地的专家也劝,“科班出身的导演都很难有成就,更何况你一个纯靠自学、身体又不便的小伙子。”

  一个人对抗整个世界,姚凯很绝望。那时,他得知央视有档节目叫《心理访谈》,就一遍遍拨打栏目热线,诉说自己的苦恼。栏目的主编韩鑑被他打动,成了他的老师,不仅开导他要乐观,还给他寄来很多动画教材。后来韩鑑每个星期从周五到周日,每天都挤出1个多小时在电话里为他讲解影视知识。

  在韩鑑的指导下,几个月后姚凯学会了自己制作动画,还给妈妈单位的同事制作了几个课件,每个课件挣了100元钱,这让他特别兴奋,觉得自己终于成为有用的人了。为了让姚凯更系统地学习动画,韩老师还为他在北京找到了一所动画学校。然而,满怀希望的他来到北京面对的却是失望——专业的画师需要培训手绘基本功,教素描、画人体,姚凯绘画时手哆嗦,笔都握不稳。

  为给演员说戏先练发音

  见他痛苦,韩鑑又教他学电视后期制作、拍微电影……姚凯拍摄微电影,编剧、导演、剪辑全由自己一人完成。由于发音含混与演员交流是他遭遇的困难之一,“我发音能达到这个水平是非常不容易的,一直以来跟家人沟通因为习惯了都能听得懂,可跟其他人交流时问题就来了。有时说了好几遍对方还在问‘啥’。为了让多数人都能听得懂,我费尽心思学习发音。有时为了说清一个字,我会练上半天,舌头练麻、嘴唇痉挛是常有的事儿。通过几年的辛苦练习,我现在跟人沟通基本没有障碍,给演员说戏也不费劲。在拍摄现场有时还要通过动作示范把自己的想法表达给演职人员,像我这种身体状况遇到的困难肯定非常多,我完全是一种拼的状态在工作。”姚凯说。

  2007年至今,姚凯已经拍摄了5部微电影。其中,由他拍摄的《街角》还在2015年11月和2016年1月分别获得中国公益微电影节的特别关注奖和上海公益电影节的优秀作品奖。2009年,姚凯认识了央视电影频道《爱拍电影》栏目的制片人顾雷,在他的帮助下,开始自学编剧。2011年,姚凯写的剧本《我的姚凯》被电影频道看中,投拍后在2012年正月初六黄金时段播出。

  儿子的成绩也让此前不抱希望的父母改变了态度,“没办法,只要一提电影,他就兴奋,说得比谁都专业。而且我们也能看得出来,这些年来,他的电影一部比一部拍得好。”周文慧说。

  “妈妈是我微电影中的演员,我拍摄的每一部微电影中都有她。爸爸、舅舅、姥姥、姥爷也都参演过。”家人的支持为姚凯坚持电影梦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他拍摄的微电影《花生仁的爱》,讲述的就是父母给予儿女的花生仁般香甜醇厚的爱。“其实,每个关心帮助过我的人,给予我的都是花生仁般的爱。”姚凯说。

  “每月收入很诱人,可是我的理想就没了”

  不过拍摄公益微电影只有经济上的投入却没有回报,这给工薪阶层的父母造成了不小的经济压力。为了赚钱养家,2015年,姚凯在央视社会与法频道担任后期剪辑,“工作一周,我时常在想,这也不是我的理想啊,难道我就要一辈子坐在这个办公室里干这个活了吗?做导演才是我的梦想啊,每月7000多元的收入是很诱人,可是我的人生理想就没了啊。”姚凯说。

  一周后,姚凯毅然辞职回乡,开始筹备自己的第一部商业电影。这期间曾找到过一个不错的剧本和投资。后因为编剧和投资方在某些关键问题上未能达成一致,只能搁浅。“同样一笔投资,一个健全人和我,老板肯定愿意给前者。” 那个时候他很痛苦,他深知拍电影最重要的是实践机会,可他天生就落在了人们后面。有一次,他曾信誓旦旦地要为白血病患者拍公益微电影,还发起了众筹。结果,众筹机构把他的项目放在首页推广,却只募捐到1300多元。这其中,有领投的1000元,还有朋友们捐的好几十元。

  就在姚凯一筹莫展时,葫芦岛市残联得知这个情况后,帮他联系资源解决了资金问题,《来者不善》最终得以拍摄。影片的主人公穆苏杭,小时候因为一场大病,智力低于常人,从小受尽了旁人的白眼和欺辱,身边的人都看不起他,包括他的亲生弟弟穆思远。但是在弟弟遭遇骗局,欠钱、挨打时,他一直保护着弟弟……姚凯说,希望通过这个故事能给当下浮躁的人心些许安慰。“世界是美好的,其实每个人内心也都是美好的,只是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走得久了,才忘了我们当初出发的目的是什么,希望每个人都能保持初衷,善良的生活。”

  这个故事像不像现实生活中的姚凯和弟弟。周文慧说:“一点不像。”“姚凯和他弟弟可亲了,只要大哥没回家,弟弟就一直等着,饭都不吃。兄弟俩经常私下交流看法。”对于弟弟,姚凯也是赞不绝口,“每次拍片,弟弟比我还累,有一次,我们拍了一天一夜,但素材带怎么都找不到了,弟弟恨不得把整个县城都翻过来了,垃圾站都翻遍了,有这样的弟弟我很幸福。”这样的兄弟情深,让渐渐老去的父母感到欣慰,“我们不能守着姚凯一辈子,但有他弟弟在,我们不担心姚凯过不好。”周文慧说。(祖薇)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