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张立伟

构建意义:超越新闻传播的信息范式(下篇)

张立伟
2017年09月13日10:01 | 来源:人民网-新闻战线
小字号

本文论新闻传播的范式转换,构建意义比传递信息优先。“上篇”侧重破,从社会与学科角度,论转换范式的“为什么”;“下篇”侧重立,从媒体和记者角度,论转换范式的“怎么办”。

四、构建四重奏

构建意义,意义由人构建,为人构建,全程包括两大飞跃。由人构建,传媒人为报道构建意义,把新闻素材转化成公共资源,从0到1,那是意义的媒体生产;为人构建,受众认同报道,更新共同经验,从1到N,那是意义的社会效果。先说从0到1,记者通过四层循环反复:筛选、主题、语境、叙事,合为意义生产的构建四重奏。

筛选:凸显或矮化。媒体不是有“新”必“闻”、有“热”必“点”,筛选是第一道关口。我论述传统媒体的筛选和新媒体的参与,是两者的最大区别。筛选,是行使凸显和矮化的双重权力,并讨论了筛选的四层框架。①有同行反对,说新媒体擅长造热点,你如何筛选,关系不大。反对无效!首先,新媒体上真假难辨,尽管经常有热帖,叫冤的、告状的、求转发的,公众常将信将疑。其次,新媒体是热点驱动,它要追“全球”热点,除少数例外,大多数热点生命都很短。

生命短的前提是传统媒体不介入:不报道、不炒作,热点遂成为“新媒体小事件”,被继起热点后浪灭前浪。一旦媒体(如本文上篇,单用“媒体”均指传统媒体、下同)介入,首先它必须核实,这由“媒体监督记者、社会监督媒体”来保障。其次,它把选中素材通过报道增值,即下面要分析的主题、语境、叙事等。核实是底线,增值是高线,两者使素材凸显,即传播理论讲的“授予社会地位”。反之就是矮化,落选者连核实都不屑,连眼珠子都不转过去,让它网上自生自灭——绝对矮化;或者因特殊考虑发个豆腐块——相对矮化。网上在讨论2016年,有哪些热点报纸“缺席”,证明“报纸已死”。谁规定报纸必须为每个热点站台呀?西塞罗被邀赴宴,先问:谁将受益?女孩的心思你别猜,西塞罗比女孩还不简单!10年后回头看,“就是要缺席的”,是2016年的小路标,标志媒体回归理性,从追网络的狂热,到“让子弹飞一会”的沉默,坚定有力地顿一顿筛选的权杖——不介入与介入一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庄严的静铿锵着!

主题:新意的生成。选中素材,随之提炼报道主题。部分因执着信息范式,关于新闻“创新”,我们讲了很多:新信息、新角度、新细节、新领域……都偏于呈现事物的新,这总是有限的;却往往忽略主题的新,这基本是无穷的。从构建看,它是一篇报道的灵魂,用行话说,是记者的判断力、稿子的突破力。

穆青、郭超人、陆拂为的通讯《历史的审判》,报道中国特别法庭审判林彪、江青集团主犯。这是审判活动的最后一篇报道,主犯的罪行、审判的经过,都报道了。穆青回忆:我们确定,跳开审判“四人帮”过程中可能公布的罪行,从一个大的、站得高一点、远一点的角度去写,形式上是审判“四人帮”,实际上是审判“文化大革命”。

看!他们如何追溯林、江集团的孳生:“在中国,林彪、‘四人帮’正是巧妙地利用封建专制的‘亡灵’和现代迷信的‘梦魔’,为自己营造了一个借以孳生和发育的温床。”

听!他们如何评价这十年:它“是一个需要罪犯而且产生了罪犯——在残酷野蛮、愚昧和无知方面,在只有兽性而没有人性方面的罪犯的时代!”

该文发表于1981年1月,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彻底否定“文革”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人们往往赞记者“大胆”“勇气”,那不全对,记者不是比胆量、记者不是冒险家。要问新意是怎么来的?且用构建论命题解释。命题一:我们解释世界的方法是由关系决定的。我们认识的世界,并非个人产物,而是集体的产物。要找确定性、真实感,只有先建立关系。穆青说“勿忘人民”,范敬宜说“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从构建论看有了新内涵。新意来自关系!同人民在一起、同实际紧相连,你才有新意。当时的主流社会就是要彻底否定“文革”——此非我之所见,乃我们之所见;此非记者所见,乃受众之所见!你说出受众“意中有、口中无”的新意,当然引起极大震撼,香港一家报纸把此稿反复连续登载一年之久。命题二:构建的重要性源于其社会效用。一位作家评论:如果说审判林、江集团的全部报道把中国推进了1000米,这一篇稿子就是800米!②命题三:我们对“理当如此”的世界认识,关系到我们将来的福祉。③中华民族再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中华民族再也不能第二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在当前关于“文革”的争论中,这篇稿子还不断被引用、转载,网上搜搜就能发现。

3个构建论命题,既解释新意的来源,也强调记者的责任。多说说来源,新闻被梭罗贬为“碎嘴婆子”,确实不少报道是重复的事实:抢劫、车祸、疯狗、官司……但是,只要你不满足传递信息,多思考主题的新意,就别具只眼。比如,打老婆,几乎与人类一样古老,布罗茨基写他的工人同伴:像鲨鱼那样喝酒,“以垂死的决心打他们的女人”——这不焕然一新吗?新意来自关系,核心又是与受众的关系。家庭报、法制报、工人报、农民报、女报与地铁报……报道同一打老婆,肯定有不同的主题。今年主题不同于去年,城南又不同于城北……新意像一只蝴蝶,看上去弱不禁风,但它满怀自信的飞翔,带动沉闷的事实像春天一样簇新簇新。

语境:让事实互动。主题明确,再把事实放入语境——横向铺宽、纵向延长。谢怀基、杨集才、侯恩贵的消息《沈阳市防爆器械厂破产倒闭》,报道新中国第一家破产企业,中央和省市几十家媒体采访,唯此获得全国好新闻消息一等奖。

诀窍就在纵向延长:老工人含泪告诉记者:没有“大锅饭”时,越干越红火。“厂子上收到市里后,人人都端上了‘铁饭碗’,干部得捞就捞 ,工人能少干就少干,慢慢地,企业由盈转亏……欠债 50多万元,等于全厂家底的10倍。”

诀窍也在横向铺宽:和防爆厂一起被“黄牌”警告的沈阳市五金铸造厂厂长周桂英说:“以前,没想到企业会倒闭,工人会失业,现在,这些都成了现实。这说明,改革到了今天,是动真格的了。”

诀窍的底牌,是“从语境定位事实”。把事实放入时空,连接此事实与它事实——互动。作为客观存在的新闻素材,不是一块整钢铸就的连续体,而是充满裂缝、虫洞和杂草遮蔽的小径,因而能被记者掰碎,重新连接,这就是构建。构建为表达主题,主题决定语境的边界(时间有多长、空间有多远)和事实的筛选(什么最有新闻价值、让哪些事实互动)与核实。第一层论述的筛选与核实这儿又出现了,意义构建四重奏不是线性顺序,而是循环往复的。

特别说说核实,假新闻增多,有人主张报道的基本功能是核实,甚至说核实是新闻的前沿。客气地说,那是被假新闻牵了鼻子,四处追逐谣言闻也有失尊严。核实重要,辟谣也重要,但它们都从属于构建意义,要把意义建筑在事实的基础上,意义的合法性来源于确保事实的真实性。一旦事实不假,就让它们互动,让受众看“在那边的事实”:事件与事件对比、互补或冲突,人物与人物陪衬、商谈或争吵,胖的、瘦的、高的、矮的,在车声嘈杂、在乡间小径、在天边的落晖里……这种时空语境中的事实互动,造就新闻特有的真实感。默罗说:“这——是伦敦!”语境那么真实,你说什么都对,你说的就是伦敦,我再也不信那些假新闻了!

叙事:引情感共鸣。让事实互动形成报道,报道要受众认同,离不了以情动人。下节要分析新闻界长期忽略情感,好在已有改变,越来越重视讲故事。我专文分析新闻故事,论述其好处是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由感性而理性认同报道主题。但有些素材不适合讲一个完整故事,那就写场景吧,场景是“微故事”,方便插入任何新闻体裁。徐铸成1938年的评论《上海并非孤岛》,开头就是场景:

从华军撤退后,上海又成了一切堕落颓废者的乐园。租界上表面的繁荣,又恢复了原状;歌场舞榭,满坑满谷,其他消费的场所,也多忙于接应;这两天正值春节,一片熙攘往来的街景,使人不信这里曾有过战事,更不会相信数百里外还有成千成万的人,在那里拼性命流热血,为大家的生存而苦斗。“上海是一个孤岛”,这一句话,成了三百万市民的口头语,仿佛一切罪恶,一切良心的谴责,多因此赦免了!

拙文分析:场景的细胞是节拍,节拍的精髓是出乎意料。④以上场景,共有四个节拍:华军撤退∕堕落颓废;熙攘往来∕曾有战事;不会相信∕拼性命流热血;口头语∕良心。每个都有些出乎意料。“人咬狗”之所以是新闻,就是场景出乎意料;哪有那么多的人咬狗?连脑残咬狗也不多见;摸清出乎意料的底牌,写场景吧,靠出乎意料引动情感。“上海又成了一切堕落颓废者的乐园”,带着喘息、带着惊悸,几个节拍光芒四射,你看不看下文?

以上四层,我挑选不同新闻体裁,在理性的评论强调情感,在感性的通讯强调主题,由“发生了什么事”的消息铺展语境,这意味着,它们对任何新闻体裁都适用。而且,四层只是论述顺序,实践是循环往复的,叙事阶段也许要重新筛选、重定主题等,因而,四层的准确说法是“四重奏”,四者协调配合、默契一心,才有构建意义的好新闻。

我估计到反对意见,说得漂亮!新闻是急就章、易碎品,还有截稿死线的压力。唯唯、否否、不然!四重奏是韦伯所谓“理想类型”,“理想的”不是指最好的,只表示某种现象是接近于典型的,如“理想真空”“经济人”,任何时候都不会以纯粹形态存在于现实中。“理想类型”是以可能性为中介探讨现实性。这就清楚了,哪怕截稿期限的手枪顶着你,手提电脑张开大嘴喊你,海妖一样的喊你,你本能就想打字,但思考总比打字快!构建意义、意义构建,就想5个W吧。焦点是“谁”(主角与配角、陈佩斯还是朱时茂?)“何时”有多长、“何地”有多远?什么算“何事”(哭倒孟姜女还是哭倒长城?)阿房宫“为什么”被烧(“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是消息;“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这是通讯)。不管领导怎么催稿,海妖一样的催稿,你邪恶地雷打不动,假正经地忙着,拎把小提琴跳弓拨弦,一轮太阳从面目模糊的事实背后冉冉升起……那些机器人,那些长着动物皮肤、太阳穴植入一根天线只会排列组合信息的机器人——永远代替不了你。

本文论新闻传播的范式转换,宥于信息范式,以上四重奏就出不来。信息生产遵循另外的规律,如信息聚合、信息打包、信息扩缩、信息量、信息平台、信息分享、可视化、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媒体没觉得这些投入巨大,但效益递减吗?就是上篇论述的:越长大越孤单、越长大越不安,该转换范式了。不同范式有不同的主攻焦点,范式有“不可通约性”。但构建四重奏不是天下掉下来的,也不是我拍脑袋想出来的。库恩认为“范式是共有的范例”,一指范本、典范;二指以共同体为载体,代表其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路径等。⑤以上分析说明,构建意义的共同体早就有,中外新闻界好多好多年就是这样干的;范本也有,本文举例,除专门注明外,均来自《中国百年新闻经典》。⑥你说新闻是“易碎品”,可这些报道活了几十年,甚至超百岁,毋庸置疑,它还要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地活下去……它的生命比记者更长,记者靠做好报道来对抗死亡——刻你的名字在树上,刻你的名字在不凋的生命树上!

五、后真相:薄情的惩罚

构建意义早有,是否回到传统范式就行?不行。构建意义两大飞跃:从0到1,是意义的媒体生产;从1到N,是意义的受众认同。恰恰认同遇上大挑战,怵目惊心是“后真相”。因被牛津词典选为2016年度词而广为人知,其含义是:相对于情感及个人信念,客观事实对形成民意只有相对小的影响。这可是黑虎掏心啊!新闻界几百年安身立命的报道事实追寻真相,现在被告知:情感的影响力超过事实!

记者起得比鸡都早,受众却愈来愈少,总不能狡辩曲高和寡吧,其中肯定有大问题。新闻界长期重事轻情——薄情,从事实到真相,都缺对情感的重视。你薄情寡情追真相,现在被告知:你那“真相”已不再处于前沿地位,真相没有被篡改,也没有被质疑,只是变得次要了,社会正朝不同的方向发展。

情为何物?同意事实。问题隐藏在“事实”起点。新闻理论定义事实是客观事实——这不错;进而假定客观事实是某种事物——这就偏了;进而假定客观事实与人的情感无涉——这就错了。陆定一的著名命题:“新闻的本源乃是物质的东西,乃是事实”。以陆子之矛,攻陆子之盾,陆的《五卅节的上海》,开头一段:“去年南京路的鲜血,现在还是红着,腥着!”这是物质的吗?或者,非物质就非事实,陆定一写了假新闻吗?

约翰?塞尔站起来为陆辩护:“世界中的一些客观事实,只是由人们的同意才成为事实。在某种意义说,存在着一些只是因为我们相信其存在才存在的事物。我发现像货币、财产、政府等就属这种事物。……要使这张纸成为5美元的钞票,就必须有人类的货币制度。”——同意事实仍是客观的,因为它是社会的,即“人们”不是“我”同意。我非要说:酒嘛、水嘛;钱嘛、纸嘛……喝高了把这叠纸烧掉,你看会发生什么?厘清同意事实,情感于报道简直不可避免,因为情在同意事实中!陆的报道发表于《洪水》,其读者就同意:去年的鲜血还红着、腥着……一颗子弹穿透一年时光,引读者心潮澎湃,这起笔真不俗!

陆子之矛锐不可当,陆子之盾就有问题。约翰?塞尔侃侃而谈:同意事实,区别于“不依赖于任何人类意见”的“无情事实”,主要指物理和生物事实。⑦这一划分,我们马上发现,假定客观事实是某种事物,已经在“物”与“情”之间暗掘了鸿沟,只要记者把“发生了什么事”报道清楚,是可以忽略情感的。把鸿沟扩大,又有“文学是人学、新闻是事学”等阐述,进一步重事轻情。陆定一把事实再拉向“物质”,离同意也离情感更远,或者说,同意的范围极狭窄,只限于无情事实的“物质”:月亮引起潮汐、张三死了……事实限于物质,连“今夜月光真美丽”“张三死因疑团重重”……都无法报道。西方也是长期讨论客观、公正,同意事实及相伴情感,没纳入新闻理论的视野。理论必然指导实践,报道愈来愈薄情。但受众却有情,问世间情为何物?情与同意事实生死相许。受众接触媒体,长年处于情感空窗期,绕船明月江水寒,后真相乘虚而入。

薄情报道与集成报道。忽略情感出于一个假定:情感与理性对立,情感妨碍理性。其实,理性的对立面是不理性或反理性,情感的对立面是冷漠无情或寡情薄情,理性与情感,是人性的两个不同维度,而非同一谱系的两个极端。视为极端对立,必成薄情报道。

薄情报道长什么样儿?好在有可靠线人爆料:“城市版编辑们计划采访的是每年都发生的那些新闻事件,如歌剧季开幕,复活节游行,赛马表演……每一年经常是同一个记者被派去进行同样的报道。除了日期和某些名字要改变之外,这个记者在去年写的报道完全可以用于今年和明年。”——这可是讲的《纽约时报》啊,是该报10年记者的反思。⑧只要你——假设客观事实是事物,不动情感地传递信息,必然落入“去年报道完全可以用于今年和明年”的泥淖,你自己搞垮了自己,怎么怪新媒体呢?

情感妨碍理性是有的,但不能以偏概全。关键是情感你避不开,因新闻界极少报道纯粹的“无情事实”,绝大多数是报道“同意事实”。连无情的地震海啸,也更多报道其中的人:人性、人情、人祸……均涉及两种事实的交叠,这几乎是所有新闻的特征。由此可解释一个矛盾:情感缺席新闻理论,但在报道中往往被记者自发重视,陆定一就不让理论妨碍其实践。自发走向自觉,要把情理结合纳入报道,不单看双方的可能妨碍,更重视其互补。应该自豪,中国新闻界创造出结合的新形式:集成报道。报刊在做、广电在做、新媒体也在做,2016年山东文博会成立了全媒体集成报道团。集成报道是蓬勃发展的新一代新闻产品,不是仅概念上出新的新瓶旧酒,更不是只见炒作、不见实物,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最终证明是一团烟雾和水蒸气的“雾件”,难怪一出生就不胫而走。

集成报道,现多研究其新老媒体集成,我更关注其硬核,分析集成报道的核心是非虚构叙事。狭义的叙事即讲故事,广义的叙事,叙述事情也。从广义看,非虚构叙事有两大传统:西方的故事化,中国的散文化;都早已汇入报道,前者是特稿,后者是通讯。集成报道是集通讯和特稿的精华,靠故事情节、散文抑扬来使情感客观化、对象化,让受众随冲突主人公、抑扬情感弧获得情感满足。

汤因比曾提出“创造性应战”,认为最佳应战不仅化解挑战,还刺激自己获得继续前进的动力。什么动力?我说:“集成报道是从故事和散文吸取营养。故事和散文是成熟的大姐姐,每人一套风姿绰约的精湛手艺,迷死人不赔命的;集成报道是豆蔻年华的幺妹,向姐姐学得一招一式,照样迷死人不赔命!”⑨引人入迷是吸引受众看下去、听下去,像山鲁佐德对面那张开大嘴的苏丹王:后来呢?后来呢……受众对记者倾吐的最美的三个字,不是——我爱你——而是——后来呢?

共识真相。情感以报道纳入形式,你这有情有义的报道,才较易受众认同。一旦认同,共同经验就得到更新,意义就产生效果。新闻是公众话语,新闻事先假定媒体和受众共享一个共同经验的数据库,否则报道无法理解、无关爱憎;而每篇获得受众认同的报道,都是对这数据库的持续更新。更新有两个层面:表层是事实,深层是真相,即对事实的认知。同意事实不可能孤立存在,只能在其他事实的一套系统关系中存在。对事实的认知,必然牵动对系统关系的认知,后者就是真相。认同事实也获得对真相某种程度的共识。真相是共识的产物,是为共识真相。

仍说陆定一,如他只写“鲜血红着、腥着”,最多算条微博;但他以长篇通讯报道头天的市民集会,第二天的示威游行,文末:

有一个小伙计对我说:“今天我才做了人!”

有一个工人被巡捕捉住了要打,工人大喊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只有我打你,没有你打我的份!”

唉!五卅!伟大的五卅!做人的日子!我打你的日子!

共同经验两个层面,对事实的认同,浅表而直接,只要受众认为陆报道的那两天的事实准确无误;对共识的认同,即对“做人的日子”的认同,潜在而间接,因为涉及受众既有态度、人际传播、舆论环境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还有霍尔分析的3种受众解码:主导解码(基本认同报道)、协商解码(部分认同部分反对)、反抗解码(反对报道)等复杂情况。媒体当然要追求主导解码成为优先解读,这需要一整套专业操作,包括本文上篇论述的共同经验优先、人性化主题,下篇论述的构建四重奏、集成报道等,以专业操作促成由事实认同进而共识认同。事实认同,也许靠一篇或几篇报道;共识认同,必须靠连续报道,甚至多家媒体的长期持续报道。

共识认同是对真相的认同,是共识造就真相。那张纸是5元钱的钞票,这真相是对共识的表述。更复杂的,法律之外的反政府,少数人是叛乱,多数人是革命,相持是内战,更是共识(或协商)造就真相。有了共识真相,哪里需要对假新闻一一核实辟谣呢?假如社会上有一半的人相信假新闻,把另一半的人弄来专职辟谣——7×24小时专职辟谣也搞不赢。但公众相信的共识真相愈多,相信假新闻的比例就愈少,个人是这样,群体也是这样,这就直捣假新闻的老巢。说媒体是“载体”容易误导,当其“仅仅”传递信息,它才是传送带一样的载体,被重物压得“杭育、杭育”,全媒体全家总动员像街边小店,小孩儿在前边端菜,老奶奶在后边洗碗……当其构建意义,它绝不是载体。它知道媒体有优劣之分,贡献有大小之异,成就有高低之别。它骄傲,自己不仅在记录历史,更在“生产现实”,最基本的“生产”就是与时代同步——更新共同经验,讲述共识真相。

本文开篇即问媒体生产和传播什么?超越信息范式,回应后真相的挑战,一句话:生产和传播意义。途径是两大飞跃:从0到1,构建四重奏,把新闻素材转化成公共资源,是意义的媒体生产;从1到N,受众认同报道,由认同事实进而认同真相,是意义的社会效果。真相→后真相→共识真相,是否定之否定的螺旋上升。之所以上升,共识真相是公众认可的,从公众获得力量。人人有个麦克风,有照相机、摄像机,每个人都可以有个人真相,但你不一定有共识真相——除非你的真相与后者近似,属于共识真相的大家族。遇到个别人抬杠刷屏,四处贴图片视频,非要坚持自己的真相,小编的回答,像韩愈教授一样霸气侧漏:吁!子前来。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你手机拍摄的真相,去共识而言之,一人之私言也;我媒体报道的真相,合共识而言之,社会之公言也!

六、去碎片化:心理与社会基础

本文上篇论去碎片化构建意义,现在清楚了,意义的媒体生产就是去信息碎片化,意义的社会效果就是去受众碎片化,最终指向多家媒体讲述共识真相。说“多家”,我相信有些媒体坚持传递信息就是好呀就是好,仍在技术优先的路上迅跑,自求多福吧;只要多家媒体转向人比技术优先,讲述共识真相,多姿多彩的媒体旗帜,在九州方圆迎风招展。不绝的风飏高高的旗,风,起于心理与社会。

去信息碎片化:大脑不变。大脑,狭义指人的生理—心理,广义指人性。信息过剩,人性不变。单说狭义,杰克?特劳特引证大脑研究成果,从心理角度分析人性。首先,大脑憎恨混乱。只要想想人们对碎片信息、对假新闻的反感,就能理解这命题。其次,大脑倾向情感。而不是理智,这又称为“大脑的不可靠性”。反感碎片为何迷恋手机?那些真真假假的爆料、旮旮旯旯的秘闻……有情感吸引!吸引力要用吸引力排它,好在有了集成报道,我论述它是继客观报道、深度报道之后的第三代主流新闻范式,迷死人不赔命的。第三,大脑很难改变。被碎片吸引,边骂边看、边看边骂,根柢上还是憎恨混乱的。

最后,大脑可能失焦。⑩憎恨混乱又被情感吸引,边看边骂又患手机依赖症,结果就是大脑丧失焦点,连小朋友都知道:你大脑进水了!信息也是消耗品,表面看是消耗注意力,深层看是消耗人的大脑、人的心智,用户要付出心智成本。社会需要媒体,原因之一即节省公众的心智成本,定时定量供给可依赖的新闻,是为大脑聚焦。罗伯特?帕克说:“日报主要是捕捉和聚焦公众注意的一种设计。”当时,电话和电报把世界变成巨大的“耳语长廊”,但报纸要毙掉数不清的新闻,把一天报道排序。?这就是去信息碎片化,在所有街谈巷议、流言蜚语、电话电报中,报纸按下一天意义的“暂停点”——今天的新闻就是这样!现在,网络和手机把世界变成“喧哗广场”,但铁的事实是:信息过剩,大脑不变;碎片爆炸,人性不变。聚焦的需求甚至更强烈,因为喧哗广场充斥:逗你玩、蒜你狠、有图有真相、造谣死全家、传疯了、不转发有厄运……坚持报道事实讲述真相——当下的新闻就是这样!媒体就从大脑、从人性得到永恒支撑:老战士、永不死;老媒体、永不凋!

去受众碎片化:两个一百年。老媒体、永不凋!不仅有微观心理基础,更有宏观社会基础。信息碎片化,可能导致大脑失焦,其加剧的受众碎片化,更可能导致社会失焦,这对中国特别危险。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开篇即强调一个“惊心动魄的事实”:看世界地图,全欧洲和南北美洲住着10多亿人。“这10多亿人生活在大约50个主权独立的国家,而10多亿中国人则生活在一个国家里。”?这10多亿人正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全面小康、现代化。

遇上互联网这个最大的变量。有不少论述互联网“去中心化”,这倒是确凿的事实;但由此推论传播必须适应“圈子化、碎片化、个性化”的趋势,那就不对。只讲这“一面理”,推论传统媒体要消亡,但消亡之后呢?迈克尔·舒德森力求严肃认真地思考,假设这样一个世界,“新闻事业瞬间被废弃了。公民们通过电脑网络连接他们需要的任何信息来源,他们同时发布自己的信息和自己的评论,他们轻松地在新闻发布者和新闻接受者之间转换角色。”政府、企业、院外说客、候选人、教会、社会运动、动物保护、三K党、罪犯、夏令营儿童、养老院老人、城市无家可归者和乡村隐士……都在发送和接受信息,每个人成了自己的新闻工作者。

舒德森打破沙锅问到底:将会发生什么呢?首先,公民将倾向于依赖最具合法性的官员获取新闻,尤其信任白宫的新闻。其次,他们依赖那些经常接近的人:信徒依靠牧师、运动员依靠教练、夫妻则互相依靠……其他消息来源就太难评估了……国会议员的意见可能比过去更加不统一,国会领导人高于新议员的权威将会消失。?面对信息碎片化、受众碎片化,看来不光是我当杞人,大洋彼岸照样忧天倾!假设社会失焦发生在中国,10多亿人手持10多亿块碎片!退一万步,不,退一亿步讲,有10多个群体坚持由碎片拼凑组装出来的10多个不同的真相,假新闻、阴谋论、群体极化,吵得不可开交,真理越辩越昏,撕裂愈来愈深,给人混水摸鱼,中华民族将陷入万劫不复!

健康社会总是永恒的双向运动:一边分殊化,一边一体化,两者永远在同时进行。两者都对,因而充满紧张和较量,调整与妥协,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网络把分殊化(碎片化、分众化、去中心化)推向极致,愈是分殊化愈要强化一体化(去碎片化、聚众化、再中心化)。讲趋势,必须讲这“两面理”。一体化在新闻报道,要一个阿基米德的支点。上篇论公众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性,决定报道的人性化主题,就是这支点。围绕它讲述受众自己的非虚构叙事,是聚焦受众“如何活”的共同经验,来撬动受众认同。

之所以是支点,还在于它结合着构建意义的两面,意义为人构建——讲受众自己;意义由人构建——经媒体筛选。后者给媒体预留杠杆发力的广阔空间。扣紧“两个一百年”的筛选,就是主流新闻。上篇分析“如何活”有宏观的社会结构,六大领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人;微观的日常生活,八大支柱:食衣住行、性健学娱。前者是“发展报道”的世界:经济发展报道、政治发展报道……人的发展报道;后者是“亲密新闻”的世界:食如何、衣如何……娱如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到4年了,这4年,最重要的主流新闻,是此时此地决胜全面小康的——以本地“第一要务”为核心的6大发展报道,以民众“生活质量”为核心的8大亲密新闻。4年后,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报道和亲密新闻。九曲黄河、万里长江,龙势矫矫向太阳。每篇扣紧时代主题构建意义的报道,在长江涛里、在黄河浪里,两管永续的乐曲,滔滔,朝东。

现代社会是靠三种力量整合的,一是制度,包括法律、规章;二是组织,包括企事业、社区;三是意识形态。新闻舆论处于意识形态的前沿,因为媒体每时每刻构建意义:更新共同经验、讲述共识真相,在制度和组织的科层整合上,叠加心理整合。它是前两者的“内化”,制度和组织缺少内化支撑,就只能通过外部强制,这代价太大又无保障,基本是无法长久维持的。这么一个大中国,好大的一个家,把共同经验、共识真相整合到现代化发展,是艰巨万分的挑战,和前无古人的机遇。加西亚?马尔克斯说:“生命跟死亡相比,前者才是无限的。”你天天焦虑报刊死不死、广电亡不亡,传递信息也不胜疲倦……扯下阴郁的乌云,露出阳光普照的蓝天。你要从“两个一百年”来思考报刊广电“如何活”,听到历史骏马的马蹄声,以超人的努力跳起,构建意义、构建意义,从0到1、从1到N,风劲角弓鸣、吹笛大军行——新闻业界和学界都能开出新境界。(原载《新闻战线》2017年第7期。作者:张立伟,四川省社科院新闻所研究员。)

注 释:

①张立伟:《筛选:报纸创新的起点》,《新闻战线》2016年第5期。

②张严平:《穆青传》,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324、328页。

③肯尼思·格根:《社会构建的邀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7、10、15页。

④张立伟:《从深度报道到集成报道——去碎片化的主流新闻范式》,《新闻记者》2016年第7期。

⑤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47、157页。

⑥刘梓良总编:《中国百年新闻经典》,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消息卷、通讯卷、评论卷。

⑦约翰·R·塞尔:《社会实在的建构》,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3页。塞尔原文是“制度性事实”,我用其意不用其词,认为“同意事实”更适合分析新闻。

⑧盖伊·特立斯:《王国与权力:撼动世界的〈纽约时报〉》,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70页。

⑨张立伟:《新闻散文化与纸媒竞争力——再论集成报道》,《新闻记者》2016年第11期。

⑩杰克·特劳特、史蒂夫·瑞维金:《新定位》,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

11.罗伯特·E·帕克:《移民报刊及其控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01页。

12.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第14页。

13.迈克尔·舒德森:《新闻的力量》,华夏出版社2011年版,第1页。

14.参阅注4。

(责编:马潇(实习)、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