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副刊体现报纸文化自信

茅震宇
2017年11月29日07:37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小字号
原标题:副刊体现报纸文化自信

一直以来,无论办报的人,还是读报的人,都有一种共识:文艺副刊是报纸文化品位的突出板块。但是,在传统媒体普遍需要以改革转型求生存求发展的今天,很多报纸的文艺副刊却成了“改革”对象,或裁减版面,或只留刊名实际上转为其他专刊,甚至还有的则干脆一撤了之。在这些办报者眼里,副刊好像是可有可无的,甚至是累赘。

其实,新媒体环境下副刊是吸引读者的重要内容之一。上海《新民晚报》文艺副刊《夜光杯》保持几十年不变的风格,成为这张报纸响当当的金字招牌,在传媒界、文化界和广大读者中均有口皆碑。在上海有句话叫“夜饭吃好,一张夜报”,说的就是对《新民晚报》的情感,而很多忠实粉丝级的报纸老读者,就是因为喜欢《夜光杯》才进一步关注了《新民晚报》。因此,现在的《新民晚报》仍保持天天两个版面的《夜光杯》,这可能在目前国内报纸中也是不多见的。这样的案例应该被复制,因为它有着普遍的意义,也有着很好的可操作性。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等报纸也都一如既往地保留着文艺副刊,《华西都市报》更开辟出“天天副刊,半壁江山”,每日与新闻版平分秋色。这些有影响力的报纸的成功经验证明,副刊绝不是报纸可有可无的附属品,而是与正刊地位同等、作用相当的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直强调政治家办报,而真正的政治家是善于利用文艺这个“武器”的,政治家办报也是绝不会放弃副刊这块阵地的。副刊是支撑正刊的,正刊在讲导向,副刊则是在以文艺的形式讲导向。只有百花齐放的报纸,才能吸引更多的读者,才会受到读者的青睐,报纸也才能起到刚柔相济、成风化人的作用。

《夜光杯》《宽窄巷》等优秀副刊的成功经验也告诉我们,副刊题材不能纯粹是风花雪月,体裁也不仅限于随笔、杂文、散文、诗歌、小说几样“家常菜”,还可以经常性变换翻新。副刊必须体现新闻纸的属性,要与正刊互联互通互动,这样,整张报纸也就有了生气,才能满足更多读者需求,报纸也便在其中增强了传播力、影响力。副刊还是吸引读者、作者参与到办报中来的一块磁石,有了它就会有一大批受众聚拢过来。因此,有眼光、有头脑、有胸怀的报人是不会缺失这份文化自信的。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