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播报及时解忧 形式活泼有趣

——评中国气象报社中东部大范围雨雪报道

杜一娜
2018年01月23日13:21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小字号
原标题:播报及时解忧 形式活泼有趣

  1月2日—4日,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出现2018年首次大范围雨雪天气。中国气象报社以策划为先导,组织报、网、移动端等联动,通过特别策划、专题、图解、访谈、话题等多种形式,发布相关报道达329条,合计阅读量超过1.8亿次。

  追踪报道准确及时

  1月2日,通过已经掌握的天气预报信息,尤其对于雨雪集中的地方如湖北、安徽、河南等地,《中国气象报》记者组成了小分队的形式及时播报、深入采访。如《湖北:千里追雪记》一文中,“追雪”小分队记者们不时停下,采访记录现场的实况,他们辗转十堰、襄阳等地,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手段,全面记录当地气象服务和防灾救灾的过程。从1月2日出发到1月5日结束报道,随着雨雪的发展,记者们在经历了期待、忐忑、兴奋等情绪的不断转折后,他们的及时报道也让当地百姓减少了不必要的损失。

  1月3日,针对此次雨雪天气主要影响哪些地区、有哪些特点、京津冀地区是否会出现降雪等问题,《中国气象报》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给关注这次大范围降雪的广大读者答疑解惑。1月5日,经过短暂的间歇期后,我国中东部地区再次出现低温雨雪天气,中央气象台于当日18时发布暴雪蓝色预警。针对新一轮低温雨雪天气后续形势如何等问题,记者又专访了相关专家进行解读。

  及时的采访,专业的解读,消除了广大群众对这次强降雪的各种情绪,也为强降雪地区的各级政府及行政、交管等部门作出及时、正确的决策提供了依据。

  可以看出,针对1月初的雨雪天气过程,中国气象报社及时组织了内部力量展开采访,同时加强了与湖北、江苏等省记者站的联系,获取了来自现场的报道。这些内容,有效扎实,生动及时,为报、网、移动端等及时、准确发声提供了第一手素材。

  图文解析生动有趣

  “图个明白,解个透彻。”除文字报道外,中国气象报社还围绕天气实况、预报、气象服务、科普等,利用图文形式,详细解读了这次年初中东部地区的大范围雨雪。

  《新年首场降雪覆盖334.6万平方公里国土,你的家乡飘雪没?》图文报道于1月4日推出,除了文字介绍这次降雪覆盖的面积外,还贴出了一张《降雪推进过程示意图》,让读者一目了然降雪的推进过程。同时,报道还用表格的形式,通过专业的视角,以站点、降水量、历史极值、今年排名这4项内容,让受众非常清晰地了解到这次降雪过程中达到极值的几个省份中的地市。不过,这则图文报道也以对比与调侃的方式,报道了颇受关注的北京是否能迎来降雪的内容,在文末除了告知大家北京目前还没有下雪迹象外,也贴出了一张大头猫咪的头像,图上压着长长的一串“等”字,让北京盼望下雪的人们看后无奈地会心一笑。

  科普图文也是这次报道中被大量使用的手段。《雨雪天气安全出行,你该知道的那些事儿》《一张图了解降雪对农牧业的影响》《降雪知识知多少》《雪到底有多重》等内容,从这次大范围雨雪说起,普及了相关的知识,有趣又有料。以《雪到底有多重》这则图文报道为例,编者按中提到每场大雪后都会压塌一些建筑物,由此提问“雪到底有多重”引起读者兴趣,随后开始科普关于雪的相关知识,降雪量、积雪深度、积雪的面积与压强等各个物理知识点被一一提到。同时,结合本次中东部降雪的情况,通过新闻照片、表格等给出读者直观的讲解与解释,融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非常便于读者理解和传播。

  关于这次中东部雨雪天气的图文报道,中国气象报社通过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形式共推出13篇。这些内容简单直观、一目了然又生动有趣。图文播报的形式既迎合了大众的阅读习惯、适应了现代人阅读的喜好,又大大提高了新闻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效率。

  借势借力内外联动

  联合主流媒体、与社会媒体合作、搭车大型新闻客户端,在这次报道中,中国气象报社“借势”“借力”将今年中东部雨雪的报道形成了快、广、新的传播特点。

  访谈《气象专家解析中东部今年首次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 最强降雪时段在3日夜至4日白天》,是中国气象报社与新华网联合制作,被中新网、环球网、新浪、搜狐等广泛转载,而制作的科普图解《雪到底有多重》也被央视《东方时空》栏目引用。

  通过中国气象局官方微博开设的话题#今年第一场雪#,从“等雪”“盼雪”“雪啥时候下”“下雪了”“求雪”等角度,分时段与网友展开实时互动,全网阅读量达1.7亿次,讨论量4.7万条。该话题也引发中国天气网、新浪各地方频道进行内容推广,吸引了大量网友关注。

  通过中国气象局驻《人民日报》、今日头条新闻客户端等政务账号,与今日头条联合制作的与此次大范围雨雪天气相关的“悟空问答”,在今日头条“微头条”发布“气象在现场”相关视频等,都是中国气象报社对此次中东部大范围雨雪天气的新媒体传播形式。

  及时地抓住受众广泛关注的新闻、话题等内容,适时地推出新媒体创新产品,借助主流媒体、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传播,“借势”“借力”为这次报道的广泛传播提供了强大的助力。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