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北京日报:微信很美,但不该塞满全部的生活

晁星
2018年01月24日07:27 | 来源:北京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微信很美,但不该塞满全部的生活

  日前,微信迎来了自己7周岁的生日。7年时光,微信已经由一个即时聊天工具,演变成了集诸多功能于一身的国民应用。最新数据显示,每天有逾9亿人打开微信,聊天、支付、看资讯、玩游戏……正如最初的广告语一样,微信早已是人们不可或缺的“一个生活方式”。

  如果说“手机是当代人的外挂器官”,那么微信就像这个器官的“动脉”。据统计,国人日均花在移动应用上的时间约达31亿小时,其中微信占了约30%。我们不难描绘出自己是如何与微信共度一天的——早上醒来先拿起手机,消灭微信对话框和朋友圈右上角的红色数字;出门买早餐,连煎饼果子都可以“扫一扫”便捷支付;工作之中,大大小小的群成了交流利器;偶尔小憩,也忍不住“跳一跳”;即便晚上临睡前,还得刷一波朋友圈。这些年,从BBS、QQ到微博、微信,网络社交产品在迭代,人们的沉溺程度也在加深。举目四顾,不管在街头巷尾,还是在公交地铁,处处皆可见手指翻飞、低头触屏。

  种种社交产品在重塑当代人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正把生活填满、切碎、重组。有学者指出,去年上半年,国人在社交媒体上花费的时间,足够建造109座金字塔。而可“建造109座金字塔”的时间,我们都用来做了什么?好友间的线上互动好不频繁,但内心距离却鲜有拉近;关注的公众号数以十计,可海量的信息快餐中有味道的没几个;在朋友圈里看了很多风景,自己却瘫在沙发上懒得动弹……我们好像被缚在一个“茧房”里,被裹挟着应对现实生活,很多时候不自知也难自拔。有人调侃,忘了吃饭,也不会忘给手机充电;错过了车站,也不能错过给朋友点赞,着实道出了几分被支配的恐惧。

  于人类而言,技术理应是外在的。透过“微信样本”,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驾驭”正变成“被驾驭”,必须尽快找到现实生活与网络世界交往的安全边界。英剧《黑镜》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讲的是社交评分系统主导了人们的生活——获得高评分受人尊重,评分低的将被人排挤,于是大家不得不疲于应付 “点赞”与“被点赞”。这固然只是个寓言,但“黑镜”映照出的场景,是否有些似曾相识呢?对于科技的负面性,人类一直有诸多反思,赞叹和恐惧交织在一起。近些年,霍金、比尔盖茨等科技大佬都表达过对技术的忧虑,马斯克甚至直言,“人工智能是人类文明最大危险。”此种“反电子乌托邦”的思路或许过于悲观了,但种种迹象表明,人与技术的边界正在被侵蚀,人越来越像机器,机器也越来越像人,我们必须保持警惕。

  我们享受着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作为代价,也就难以逃脱技术编织起的复杂网络。真正的务实之举,在于寻求与技术的相处之道。技术是中性的,体现出的种种负面效应,往往是人的局限所致。微信创始人张小龙曾说,希望用户用完即走,不在上面耗费过多时间。作为用户,我们确实需要一份克制,始终保持独立的思考。惟有如此,技术才能回归其工具本性,才能和人类的生活、情感、思考保持一定的安全边界。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