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中国学术话语的传播困境

冯建华

2018年03月23日10:54  
 

摘 要:学术传播能力建设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重要内容,也将是展现中国大国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信的重要端口。中国学术话语要走出 “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传播困境,一个关键前提是要把握学术传播的特点与规律。基于此,本文试从五个层面构建学术传播的“辩证观”,力求为破解中国学术话语的传播困境提供一种思路或视角。

关键词:学术传播;话语权;中国化;传播困境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然而,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大国,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

学术话语是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手段,也是文化软实力构成的核心要素。当今中国的人文学术和社会科学在其快速扩展进程中,正在遭遇到学术话语上的真正困难——这种困难并不是个别的或偶然的,毋宁说,它们是整体性的并且是关乎本质的。①因而,如何看待并破解学术话语面临的“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传播困境(其实这种困境在国内同样存在),让世界不仅知道 “舌尖中的中国”,而且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和“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是当前亟待思考的一个重要学术命题。

学术话语在传播中产生、延伸和转化。究其根本,“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除了与其源头即原创学术生产力不足有关,还与学术传播能力滞后密切相关,而要提高学术传播能力,首要前提是认识并遵循学术传播的特点与规律。

在本文中,学术传播是与科学传播(科技传播或技术传播)相对应的概念,泛指通过报刊、互联网等媒介进行的以人文哲学社会科学为客体对象的传播活动。它大体上可分为两个范畴:一,作为知识的学术传播,主要指以知识传承、信息分享为目的的传播,如关于学术讲座、研究动态、课题成果的报道等;二,作为话语的学术传播,主要指多元主体在不同媒介(或公共空间)发表的有针对性的学术观点或论述,其背后往往有着特定的价值指向。

只有把握学术传播的特质,学术话语才有可能做到有效传播乃至精准传播。理解学术传播的维度有很多,本文试着从五个层面对学术传播予以分析,以此尝试构建学术传播的“辩证观”,力求为破解中国学术话语的传播困境提供一种思路或视角。

传播立场:把握学术与政治的关系

正确把握学术与政治的关系,是做好学术传播的“看家本领”。否则,学术传播将可能迷失方向,误入歧途。

在学术传播中,讲政治是根本,学术为本是原则。人文社会科学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属性,很多情形下,学术与政治很难切割开来,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特别是对于重大敏感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能否处理好学术与政治的关系,将直接决定学术传播的成败。对此,我们应该掌握两条基本原则:

第一,政治问题学术化表达。学术性或学理性是学术传播的本质特点。遇到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学术传播必须增强战略定力、站稳政治立场,主动发声,敢于亮剑,积极投身宣传思想领域斗争第一线。但是,对于如何发声,怎样亮剑,当力求选择学术的方式和视角。这也正是彰显学术传播价值之所在。一旦学术传播混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新闻传播或政治宣传,其存在的意义将大打折扣。

近年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非常复杂,一些错误的社会思潮暗流涌动,此起彼伏,竞相发声。在此背景下,一些学术媒体展开了对西方宪政民主、历史虚无主义、西方新闻自由等错误思潮的辨析或批判。对于这些错误思潮的批驳,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秉持学术文本的原则,做到有理有据,有破有立,重在启发读者认识与思考,而不能采取指责谩骂式的表达方式,给人强词夺理之感。2016年9月6日,中国社会科学报在评论版推出“思潮辨析”系列专题,每期通常邀请三位知名学者,以记者访谈的形式,围绕错误思潮的思想脉络、理论根源、历史背景、现实影响等问题展开讨论。为改变“刻板说教”的面孔,版面设计成圆桌对谈的形式,通过营造直观的学术讨论场景,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例如,针对“历史虚无主义” 思潮,共策划推出四个专题,分别为《虚无主义的起处》(2016年9月6日)、《史学思潮的背后》(2016年9月20日)、《历史假设的边界》(2016年9月27日)、《史料运用的规则》(2016年10月11日)。其中,《史料运用的规则》这个专题,共凝练出四个核心观点,分别为“考辩史料真伪和价值是治史之基”、“把握主客观平衡变史料为历史证据”、“审视史料背后的历史‘语境’”和“警惕史料运用中的陷阱”。作为单元标题,这四个核心观点赫然醒目,起到了纲举目张、聚合版面之效。从实践效果来看,这种“组合拳”式的学术传播,既以学术性为基础又不乏针对性,对读者产生了较强的吸引力乃至冲击力。

与此相对照的是,有一些学术传播文章显然很难有“理”可言,或即使有“理”在情感上也让人难以接受,必将自我陷入“说了传不开”的窘境。学术传播只有体现出精深独到的专业水准,才能赢得尊严和认可。学术传播的角色定位,不是宣传式“告知”政治,而是引导公众更好地“理解”政治。

第二,学术问题不能政治化。学术问题不能政治化,是学术传播必须坚守的底线。学术讨论和争鸣是推动学术发展不可或缺的手段。对于正常的学术讨论和争鸣,一定要遵循平衡守正的传播立场,不能过多地偏向一方,或用一方来压制另一方,更不能上纲上线,演变为政治攻击或政治批判。否则,带来的杀伤力是致命的,不仅仅败坏学风和文风,窒息学术讨论的氛围与空间,一旦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更有可能影响党风国纪,后果不堪设想。这种教训在历史上并不少见,发人警醒。

对于在学术传播中如何把握学术与政治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我们指明了总体方向,确立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地指出,要正确区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不要把一般的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也不要把政治问题当作一般的学术问题,既反对打着学术研究旗号从事违背学术道德、违反宪法法律的假学术行为,也反对把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混淆起来、用解决政治问题的方法对待学术问题的简单化做法。②

传播题材:把握冷与热的关系

及时捕捉热点,主动引导舆论,是传播的基本法则。学术传播要赢得社会关注,同样应该如此。但与大众化的新闻传播相比,学术传播具有特殊的一面。学术是坐冷板凳的事业,很多研究领域并不为普通大众所熟知,从事这一领域的学者更是默默无闻,一般较难成为社会热点。因而,学术传播既要跟踪社会热点,但又不能一味地跟着社会热点走,亦步亦趋,而是需要传播者走近学者,用心感受学术“冷板凳”的温度,特别是要关注那些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濒危学科、冷门学科。通过专业化传播,使这些“冷”学术适度“热”起来,以更好地造福人类社会。

另外,对于学术领域的一些所谓大众化“热点”,在传播过程中应适当做些“冷处理”,不能一味趋热求新,盲目追着学术热点或“学术明星”走,否则将很可能助长学术泡沫的形成,乃至败坏学术风气。受整体社会环境影响,学术领域难免夹杂浮躁功利之辈,导致学术有时变得真假难辨。因而,学术传播者要抱持理性审视的眼光,把更多的心力用于发现真知、传播真知。自古圣贤皆寂寞。知识的传承与创新从来不是聚光灯下的事业。学术传播者对此要“冷暖自知”,不为外界喧嚣所干扰或误导。只有以学术为本,学术传播才能传之有“理”,传之久远。

传播节奏:把握快与慢的关系

快中取胜是传播的基本规律。但从本质上而言,学术与现实,学术与政治,都应尽可能保持一定距离。因为学术人物与学术成果很多时候都须放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由历史和后来者加以评判。对于那些尚无定论特别是具有争议的问题,则更是如此。因而,与快速反应的新闻传播相比,学术传播往往需要有意慢半拍,待时机成熟,再适时推出具有高度专业水准的传播产品,以达到“一锤定音”之效。

现实中,学术传播为了求快而陷于被动境地的教训可谓不少。例如,在多种因素驱动之下,一些学术媒体急于刊发总结“地方模式”的理论学术成果,一旦该地方主要领导出了问题,发现是政绩包装的产物,其损害的不仅仅是特定个体的声誉,更让学术公信力蒙羞。

学术传播只有在专业和深度上下功夫,才能化被动为主动,把时效带来的所谓“劣势”转化为优势。学术传播的价值功能,主要在于激发公众寻求新知识、新观点,获得思想上的共鸣,而不是“快餐式”的信息消费或娱乐消遣。学术传播一旦陷于后者,离真“理”就越来越远。只有在快慢之间掌握好节奏,学术传播才能更好地扬长避短,才能不仅传得“快”,而且传得“稳”。

传播媒介:把握新与旧的关系

新媒体赋予学术传播新的特点和意义。学术传播由过去的学术机构处于主导地位,进入到“以学者为中心”的时代。③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学术类微信公众号早已超过500 个,其中2014年3月1日创建的微信平台“学术中国”,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就聚集了50多万订阅用户。④随着新的传播渠道的开辟,依靠期刊体制建立和维护的以纸本学术期刊为基点的学术传播秩序遭遇了最为严峻的挑战,学术传播的失序已不可避免。⑤且不论这种论断是否理性客观,有一点可以肯定,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所焕发出来的快速聚集人气的学术传播力,是在传统媒介环境中不可想象的。

“内容为王”是学术传播的根本法则,但在众声喧哗的新媒体时代,如果不借助新型传播媒介,学术传播将可能更加难以走出专业“小圈子”,被淹没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海洋之中。真“理”一旦只能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说了传不开”或许就是其必然结果。

在媒介选择运用上,只有处理好“新”与“旧”的关系,学术传播才能跟上时代发展和媒介变革的步伐,更好赢得未来。在这方面应该防止两种不良倾向:既要认识到纸质书刊出版(旧媒介)是学术传播的基本形态,又要防止固守旧媒介的保守思维;既要充分发挥新媒体对于创新性学术观点的扩散优势,又要遏制其可能带来的学术传播碎片化倾向。学术传播只有掌握“新”“旧” 媒介特质,使其发挥各自传播优势,相得益彰,才能构筑多层次、立体化的传播网络,更好适应分众化的传播趋势,使“理”不仅“说得出”,更能“传得开”。

传播视角:把握内与外的关系

学术无禁区,传播有立场。中国参与国际学术话语权竞争,必须把握好内与外的关系。在互联互通的新媒体环境下,内外有别的观念和区隔不断弱化,这反过来对传播的主体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传播主体性是构建国家、民族和身份认同的核心要素,而话语权则是主体性的重要体现。学术传播是通过一套特定的话语和话语规则实现的,其价值目标是话语权的构建。究其本质,话语权是指引领掌控认知与舆论的权力。它直接脱胎于法国哲学家福柯的著名论断:话语即权力。在全球化时代,谁的话语体系更具道义感召力和思想穿透力,谁的观念和主张就能传播得更为广泛深远,进而在话语权的争夺中取得优势地位。

传播是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其价值不仅仅在于分享信息的行为,更在于共享这个行为所表征的文化,以此在传受双方之间构建共通的意义空间。由于历史文化背景不同,中外共通意义空间的构建往往会经历一个冲突与融合的过程,其最终形成的比例构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传播势能的动态较量。

在传播视角上平衡内与外关系,是积蓄传播势能的重要入口。过多偏向于任何一方,都将影响到学术传播的效果。只有树立内外兼备的传播视野,提升融合内外的传播能力,中国学术话语才能真正确立自己的价值坐标,不仅只是“走出去”,而且能够“走进去”。具体言之,一方面学术传播要紧跟国际学术前沿,推动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体系新范畴,采用国际普遍遵循的学术规范和话语方式,从而便于传受者识“理”懂“理”;另一方面,学术传播要注重聚焦内生性的中国问题,特别是那些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创新性学术成果。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中国学术只有在最具优势的本土问题上发出最强音,才能更好更快得到国际学界的认可和尊重,才能有“理” 走遍天下。如果一味照搬西方话语,人云亦云,其带来的可能结果就是逐渐失去学术创造力,最后只能运用西方理论来解释中国问题,从而出现“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尴尬与无奈。

一定意义上讲,学术传播的理想目标是在推动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话语体系的过程中,实现学术话语的“中国化”与“走出去”。为此,通过平衡内与外关系,学术传播者应努力找到最佳传播支点:既要心怀天下,不断拓展国际传播视野,努力推动学术话语“走出去”;又要脚踏实地,深入聚焦中国原生学术,不断促进学术话语“中国化”。事实上,在学术传播实践中,“中国化”与“走出去”完全可以做到相互相成、相互促进。如果把“中国化”视为学术话语之“源”,“走出去”就是学术话语之“流”。没有“中国化”之“源”的滋养,“走出去”之“流”就会失去动力;没有“走出去”之“流”的激荡,“中国化”之“源”就会失去活力。

学术传播能力建设是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重要内容,也将是展现中国大国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信的重要端口。中国学术话语传播困境的形成,与很多主客观因素有关。从大的方面来讲,学术话语传播力的实质性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与社会的整体进步,如国家综合实力、学术发展状况、社会文化水平等。从小的方面来讲,学术传播新型平台建设滞后、专业人才队伍缺乏、体制机制不活等因素,也多少制约着学术传播能力建设的进程与力度。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撇开这些难以掌控或一时难以解决的内外因素,当下能做也是急需做的,就是从理论层面辩证把握学术传播的特质。这既是探索学术传播之路的基石,又是破解中国学术话语传播困境之前提。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报编辑中心副主任)

(本文原载《新闻与写作》2017年第9期)

注释:

①吴晓明:《论当代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自主建构》,《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

②新华社:《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http://news.xinhuanet.com/ politics/2016-05/17/c_1118883394.htm

③张攀:《新媒体时代的学术传播》,《中州学刊》,2014年第7期。

④郭泽德、赵瑞交:《移动互联网情境下学术传播路径创新——以“学术中国”微信公众号传播实践为例》,《中国出版》,2015年11月下。

⑤朱剑:《构建互联网时代学术传播的新秩序——以高校学术期刊发展战略为中心》,《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6 年第2期。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推荐阅读

全国党报网站总编辑2018贺新春
  辞旧丹鸡鸣盛世,迎新瑞犬颂神州。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人民网总编辑余清楚以及全国多家党报网站总编辑共同为网友们送上新春祝福!祝大家新的一年万事顺意,节节进步!
【详细】全国党报网站总编辑2018贺新春   辞旧丹鸡鸣盛世,迎新瑞犬颂神州。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人民网总编辑余清楚以及全国多家党报网站总编辑共同为网友们送上新春祝福!祝大家新的一年万事顺意,节节进步! 【详细】

为网络空间“岁月静好” 网信工作不骛虚声
  2017年,在习近平总书记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指引下,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各项工作扎实推进,网上主旋律高昂,正能量强劲,各项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网络空间更加清朗,网络空间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明显提升。
【详细】为网络空间“岁月静好” 网信工作不骛虚声   2017年,在习近平总书记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指引下,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各项工作扎实推进,网上主旋律高昂,正能量强劲,各项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网络空间更加清朗,网络空间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明显提升。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