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北京日报:过自己的人生,没有人能够"抛弃"你

范荣
2018年04月11日07:22 | 来源:北京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过自己的人生,没有人能够“抛弃”你

  “不会再有匀速前进的同龄人,你要么一骑绝尘,要么被远远抛下。”连日来,一篇名为《摩拜创始人胡玮炜套现15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的热文刷屏朋友圈。作者通过摩拜创始人的案例,嘶声诘问当下年轻人:人家短短三年就赚了15亿,而身为同龄人的你还在朝九晚五地上班挤地铁、还房贷!羞不羞愧?

  乍看此文,想必很多人的第一感受是“于我心有戚戚焉”,但稍一咂摸就会发现这脑回路着实有点清奇,大有“贩卖焦虑”之嫌。因为顺着作者思路写下去,恐怕绝大多数人并不是此时才被同龄人抛弃的。“骆宾王7岁作诗,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葫芦娃生下来就能打怪,你的同龄人在抛弃你”……网友纷纷类比造句调侃文章之荒谬。事实上,“贩卖焦虑”这些年正越来越成为一种网文的固定套路,隔三差五,朋友圈就会涌现出一批相似度极高的爆款文章,并且“打击面”不断扩大。从“北京有2000万人在假装生活”到“人到中年,职场半坡”;从“月薪三万撑不起孩子一个暑假”到“时代抛弃你时,一声再见都不会说”。中产、中年、职场、教育、房子等各种焦虑,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这些“负能量”爆棚的文章每搅和一次,都会让读者陷入一种“天下我最苦”的错觉中。

  对于此类文章,有人称是鸡汤里掺了地沟油刺激公众“精神味蕾”。的确,仔细剖析这一篇篇夺人眼球的“百万+”,且不说文章内容对解决现实问题毫无助益,单说论述逻辑就存在致命硬伤。要么夸大事实、放大问题,小小的职场失意被渲染为令人绝望的“中年危机”;要么泛化问题、以偏概全,极端的创业者自杀事件被描绘成80后群体的生死挣扎。别有用心的“截取”“滤镜”之后,你焦虑得手足无措,公号小编们却乐得眉开眼笑;你充满焦虑的一次次转发,最后都成为了充实他人“荷包”的流量。由此,贩卖焦虑感也就成为一门稳赚不赔的生意:起一个耸人听闻的标题,搜寻些似是而非的故事,再辅以“言之凿凿”的结论,这样的鸡血文分分钟便可横行网络、蛊惑人心。

  “安于现状或不甘如此都是每个人内心的自我意愿,他人不可强加。”生活这趟旅行,本来就是五味俱全、千姿百态,既没有统一量化的标准,也没有整齐划一的打开方式,只要认真勤恳地做好手头的每一件事、过好当下的生活,就能收获一份无悔人生。尤其放眼当下,多元多样的发展环境,已经不存在适合所有人的人生道路和评价模式,非此即彼的二元思维也该被扔进历史的垃圾堆里。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无论是心有野马、怀揣梦想的创业菜鸟,还是坐在格子间加班加点的白领精英,抑或辛勤劳作、精益求精的蓝领工匠,每一份职业都是分工之下的不同选择,大家的关系非但不是抛弃与被抛弃,而是如齿轮般紧紧咬合、完美协作。动辄把一些人捧上“神坛”,把另一群体打入“地狱”,不过是膜拜“流量和金钱”的黑色狂欢罢了。

  制造焦虑与对峙,是营销的终极目的。但令人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读者日趋成熟,对于这些假借励志名义、摧残他人意志的毒鸡汤开始冷静思考。这其实也给广大自媒体提一个醒:莫忘初心与理性,否则,一味贩卖劣质“情绪”,终将被粉丝抛弃。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