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专家学者专题研讨创新传播 机遇+形式=好故事

李雪昆
2018年04月24日14:45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小字号
原标题:专家学者专题研讨创新传播 机遇+形式=好故事

  “创新传播方式,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专题研讨会现场。 资料图片

  如何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如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加强内容建设、担当社会责任、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上周,在由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主办的“创新传播方式,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专题研讨会上,中央在京新闻单位、地方新闻单位以及新媒体单位有关负责人近60人展开交流,并就相关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怎么看传播方式改变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中央与地方主流传统媒体积极作为,从“报纸+网络版+手机报”的相加式转型,进入融合发展质效并重的时期。以人民网为代表的主流网络媒体,充分发挥辐射效应和示范效应,建设成为集网站、手机客户端,以及微博、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于一体的全媒体形态,影响力不断扩大。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移动新型媒体,充分发挥新型信息发布平台优势,很多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纷纷在移动互联平台上开通了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头条号,内容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传播。

  与会者认为,传播方式的改变并不是新媒体向传统媒体提出挑战,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改变思维方式,差距在于跨界思维的传播方式和内容有没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要增强文化自信。文化是高雅的,但也是大众的,让3岁孩童了然于心,才是好的文化产品。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也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在传播手段创新、媒体融合发展上不断迈出新的步伐。”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潘岗说道。

  “数字文化产业是新时代文化繁荣的基础,对提升文化自信意义深远。”腾讯集团高级顾问陈发奋认为,近几年是互联网发展的黄金期,也是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关键时期,网络文化产品用碎片化叙事方式、新的展现形式,淡化意识形态色彩,符合传播规律。网络平台化竞争时代,数字文化平台是文化走出去、增强文化影响力的重要载体。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为文化表现力的展现提供了更大空间。网络文化产品创作、传播,要尊重互联网内在规律,自觉利用规律,并围绕优秀IP协同发展,最大化提升中华文化的国内、国际影响力。

  对此,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理事长李东东表示,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在联系服务传统媒体的同时,也把联系服务网络媒体和新媒体作为协会一项重要工作开展,正通过不断提升自身服务水平,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进一步融合发展。

  如何定融合传播策略

  “在新时代应该以对话的观念,利用各种新媒体手段,重构新闻传播话语体系,在谋求事实层面认同的同时,全面走向价值认同。美好生活不仅是物质上的发展,而且是价值上的安宁和谐。”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胡百精强调。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陈刚则认为,市场变革,技术是关键。创新传播手段,才能更好地发展。要进行算法创新,讲政治、有导向、有情怀、有文化,注重趣味性,注重服务化,把握技术前景,做好程序化的舆情研究、程序化的内容生产、程序化的发布触达、程序化的效果分析,才能适应技术变革。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短视频成为迅速崛起的内容形态,人民网总裁叶蓁蓁提出了关于短视频的4个思考。其一,短视频已经成为创新传播方式的重要抓手;其二,资讯类短视频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主要抓手;其三,发展短视频就是要做融合多方资源的平台;其四,未来短视频会形成跨行业的“视频+”新模式。

  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陈昌凤则表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算法类信息平台迅速崛起,算法技术的运用成为众多主流传统媒体争相开发的领域,算法带来的积极效果,有助于主流媒体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在媒体融合发展方面有所拓展,是注意力经济中一个优化解决方案。

  “目前,微博推出的社区公约制度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平台环境得到持续提升。”新浪微博政府事业部副总监薄红恺介绍,政府和媒体微博是微博生态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微博推动政府、媒体的权威声音快速传播,运用各种交互手段解决群众诉求。未来微博发展方向是加强对政府声音进行互动传播,并为媒体开放更高的权利。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宋建武观察到,现在整个传播创新过程中,最大的创新就是基于互联网对人工智能的应用。他认为,媒体融合的初心就是要求主流媒体在互联网上巩固壮大阵地,从这个角度来说,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是一个必然,在进行信息精准分发的同时也要对内容进行有效监控。

  怎么讲动听中国故事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性的时代,创新传播方式应该讲求细分传播对象,多维度多层次讲好中国故事,其根本在于叙事的公信力,尤其是新闻信息应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努力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以求传播效果的最优化。”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刘昶这样说道。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尹明华也认为,讲好中国故事,搞好对外传播,要看清对象,做到内外有别;要依靠新闻观点和立场;要重视非主流媒体,甚至非媒体;要用新时代的新话语,尽量不用或少用官方话语。新闻发言人在讲到核心观点时,要有更生动的表达方式,要有自己的行业特点、民族特点、专业特点。

  “当前传媒领域内主要有专业媒体、机构媒体、自媒体和平台媒体等4种形态,专业媒体优势在于拥有采编资质、把关能力,机构媒体掌握公共数据资源,自媒体有较强的议题设置能力,平台媒体优点在于技术创新、用户规模和运营能力,四者在内容领域具有密切关系。如何有效互补,实现平台媒体的数据资源、算法资源、技术资源与专业媒体、机构媒体内容的有效对接,对于讲好中国故事具有重要实践价值。”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说道。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