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饶曙光:构建中国电影流派

饶曙光
2018年05月23日13:37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小字号
原标题:构建中国电影流派

构建中国电影流派,笔者一直是积极的赞成派、促进派、实践派,也是比较早的倡导者。

2013年以来,在多次学术研讨会上,针对包括中国电影理论批评在内的中国电影整体性、集体性“失语”的情形,笔者提出要建设中国电影的话语体系、话语标准,构建电影理论批评的中国学派,但貌似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反响。随着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基础上文化自信的提出,“三个自信”变成了“四个自信”。但对于中国电影而言,文化自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众所周知,电影尤其是国产电影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已经淡出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日常生活。2002年之前一段时间,中国电影市场规模差不多都是10亿元之内。2002年、2003年启动的降低电影门槛、激活电影生产力的一系列改革政策和措施,极大地解放、激活了中国电影生产力,市场规模取得了“报复性”高增长,电影也逐步回到了人们的主流文化生活。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电影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饥不择食地借鉴和学习好莱坞,拼命乃至疯狂地追赶好莱坞——这绝对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历史发展阶段。或许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我们也在一定程度上迷失了自己,产生了不少的盲点、盲区乃至盲目。

文化自信的提出以及进一步的阐释和认识上的深化、自觉,也促使电影人尤其是电影理论批评工作者思考中国电影的自身发展规律、发展道路、发展方向。

有鉴于此,笔者把自己的思考写成了文章《构建电影理论批评的中国学派》,得到了电影业界尤其是电影理论批评界的认同与支持。在多次学术研讨会尤其是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智库的研讨会上,笔者又不断阐释、完善自己的观点,促进大家进一步去思考。众人拾柴火焰高,中国电影流派问题终于成为整个电影业界关注的问题。或许不仅仅是中国电影理论批评界,而是整个电影业界,中国电影流派将会成为持续性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当然也是难点问题。

我们讨论中国电影流派,不仅仅是我们理论建设的一个需求,它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实践层面,满足人民群众对电影多样化和差异化的需求,建立更加信任和良性互动的关系。或者表达为以电影的方式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我们今天讨论中国电影流派的定位、命名或是它的建构发展,最终我们的目的还是要创造更多高质量的作品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因为中国观众有权利享受更高质量的作品,所以不要拿那些泛娱乐作品来愚弄大家。

笔者非常清醒地意识到,众多质疑的声音也并非是空穴来风,并非是无的放矢,最重要的是,构建中国电影流派不是要立即追求构建庞大的完整无缺的理论体系,而是要多研究问题、再研究问题、深入研究问题、善于发现问题,一点一滴累积,不断地添砖加瓦,最终达到理想的境界。2018年,或许就是中国电影流派年。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