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中国电影:做最好的内容迈向“大而强”

李淼
2018年06月27日11:01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小字号
原标题:中国电影:做最好的内容迈向“大而强”

  “新时代的中国电影”论坛现场。

  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电影票房达到202亿元,其中,2月更是迎来了中国电影史上首个票房突破100亿元的月份,刷新了世界纪录。中国电影超越北美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影市场,似乎指日可待。

  然而,光鲜的数字背后,中国电影产业仍面临着工业化挑战、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问题。成为“世界第一”,中国电影真的准备好了吗?新时代的中国电影又如何真正实现从“大”到“强”?在“新时代的中国电影”论坛上,来自电影行业的专业人士进行了深入思考。

  危机与转机并存

  “现在的中国电影处在一个非常好的机遇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博纳影业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于冬认为,最近10年是中国电影超越好莱坞的最佳时机,未来5年如果每年都有百亿量级增长,年度票房将达到1000亿元,电影产业就能真正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

  “面对竞争,我们有责任充分发挥中国本土电影公司的实力和影响力,同时完善电影市场规范、公平原则,让数据真实反映电影产业的成绩,做电影产业真正的推动者而不是新的寡头垄断。”于冬说。

  对此,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则有着不同观点。虽然这两年光线传媒成绩不俗,可是王长田却不停反思:资本投入大幅减少,很多电影公司融资难,上市公司都没钱;制作成本不断上升,版权销售价格不断下降,最近爆出的明星偷税漏税现象又让整个电影行业形象受到非常大的影响……他认为,中国电影的第一次危机正在到来。

  阿里影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樊路远将电影产业与自己所在的互联网行业放在一起比较指出,中国电影从9亿元票房发展到近600亿元确实不容易,但增长速度还是有点慢,得学学互联网精神。

  不过在樊路远看来,危机也往往意味着转机,“电影是人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所以电影行业不能没有希望,要对这个行业保持梦想,抓住机遇就能成功。”

  中国电影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需要产业各方力量的支撑,与会嘉宾也呼吁各个方面共同努力,包括普通观众,理性地构建电影产业的发展空间。

  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任仲伦希望,大家保持对电影行业的信赖,“今年一季度或者说前5个月的表现都证明了我们的电影行业大有希望。”任仲伦表示,自己经历了中国电影的低谷时代,一部电影“放两场、三个人看”,所以很怕电影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因为不健康、不正常的因素把发展势头阻挡了。

  “这个行业首先不是看它直接的经济价值,更重要的在于它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精神消费、城市形象建设等都有很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个平台搭建得越完善,各个跟电影有关的企业才能够长久、专业、健康地发展,共同做好中国电影产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说。

  好内容经得起市场检验

  对于中国电影的未来发展之路,电影行业的领军人物形成了集体共识:要做最好、最对、最中国化的内容,让观众和市场接受。正如尹鸿所说,“内容为王”才是一个企业、一个行业安身立命之本。

  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中磊强调,内容和创意一直是华谊兄弟的初心。在他看来,中国电影的特色在于要充分在电影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人们在欣赏电影的同时感受到社会发展的力量,这是内容创作很重要的一个关注点。

  博纳影业这两年的新主流电影《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在市场上引起很好的反响,成为中国电影工业化制作的标杆。于冬用两个字来概括经验,就是“深耕”。于冬表示,博纳影业19年来从不跟风,未来几年将拍类型电影,把主流电影也放到类型电影中去考虑,包括加入商业元素,使其具有商业电影的竞争能力。“我们尝试用新的方法,起用了有能力的团队。”

  王长田曾经为公司制定了最高票房、最完整产业链等目标,而做了12年电影之后,他发现这些都不那么重要了。“好电影是电影企业存在的唯一理由,其他东西都会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光线传媒现在的目标就是成为最好的头部内容公司,生产最好的头部内容。”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