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纸媒:抓住深度内核赢得未来

焦占伟
2018年08月28日13:29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小字号
原标题:纸媒:抓住深度内核赢得未来

  深度及特色鲜明的内容是纸媒赢得读者的关键。 资料图片

  “现在谁还会看报纸?”这是纸媒从业人员经常会遇到的提问。特别是当听到国内又有报刊宣布休刊、停刊的消息时,这种质疑和焦虑会不断在同业间扩散。这些纸媒的倒下,业内外多认为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趋势。于是,业界对纸媒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纸媒已近黄昏”“纸媒将死”;另一种观点认为,以“深刻”著称的纸媒具有后发优势,在全媒体时代仍拥有美好未来。

  笔者认为,一些纸媒的消亡,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缺乏创新、缺乏内容、缺乏思想才是最致命的。即使是新媒体,如果充满假大空或一味哗众取宠,也难以走远,反而比纸媒更“短命”。因此,无论是纸媒还是网媒,内容的生产者永远不会凋零,谁拥有“创新、内容、思想”的内核,谁就会拥有未来。

  纸媒不会说再见

  其实,早在10年前业界就有预言,10年后的新闻业将会由电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三张网融合成一张网,甚至预言,受众的媒介接触习惯将整体发生颠覆性改变,80%以上的报刊将可能消亡,剩下的少数报刊也大都变成了其自身主办的一家专业网站的一部分,读报成为一种奢侈和怀旧。

  现在,让我们再回头看10年前的预言,报纸整体并没有遭遇“寿终正寝”的命运,就拿休刊、停刊的国内几家报纸来说,也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结果,而大部分报纸在求新求变中都得以生存、发展,一些报纸的发行量不降反升的态势,就充分说明以内容为王的媒体不会倒下。

  在经历了网媒的“眼花缭乱”后,受众更需要一个具有权威性、公信力和善于讲故事的“优秀把关人”。而“白纸黑字”的纸媒具有内容优势,拥有原创的内容资源、成熟的新闻采集机构,有一大批职业化的新闻人,以及丰富的采访和编辑经验等,其公信力已得到长期验证,这些都是网媒无法比拟的。因此,与时俱进的纸媒不会被网媒取代,只会在与网媒的融合中更凸显自己的优势。

  深读需要深耕

  在互联网之前,纸媒与广播、电视可以说是优势互补、各有千秋,形成了“报纸上有文、广播里有声、电视里有影”的传媒生态,满足了受众的不同需求。而在网络时代,数字媒体不仅三者兼备,而且传播、刷新速度以秒为单位,人人都可以成为传播者,人人都可以无缝链接。

  以前报人总是希望在有限的版面做出无限的文章,但在网络时代,这一切都不复存在,因为给予报纸再多的版面,也难以企及互联网的容量和快捷。而且在数字媒体面前,纸媒不能再寄希望以“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思维定式占领市场,因为凡是我们能想到的新闻,在网上都能搜索到,更不用说即时性新闻。

  这并不是说纸媒就无所作为,相反,在纷繁庞杂的信息中,受众更想深入了解一些重大新闻事件、国家新出台的政策法规以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的权威解读及剖析,由于纸媒具有天生强大的专业采编队伍和专业水准,恰恰能满足受众的需求,引导人们作出理性思考和判断分析。这就要求纸媒必须学会用互联网思维思考问题,重新定义“厚报”,所谓的“厚”不再是原来的报纸拥有多少版面,而是报纸的高度、深度和广度。因此,纸媒必须以“人有我深”制胜,要摒弃浮躁、深耕细作。

  做有思想的报纸

  在一个多媒体竞争的时代,对于受众而言,迅速获取信息,首选互联网,而深刻了解新闻的本质和内涵,就必须阅读报纸等传统媒体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今天的报纸不仅仅是新闻纸、信息纸,更应该是思想纸、观点纸。有人说,未来的报纸主要是办给有思想的人看的,有思想的人将成为社会的主流人群。因此,以深刻著称的报纸未来仍将是主流媒体。而时评则是体现一张报纸思想性的重要构成,时评的水平是报纸思想水平的最直接体现,地位尤其重要。重视并做好时评是一家报纸成熟的标志,这不仅仅因为“言论是报纸的旗帜”,更因为这是多元化传播格局中提高报纸竞争力的利器和法宝。

  与报纸评论不同,由于网络评论的“草根”精神,使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评论者,但其“低门槛”和开放性,又使得公众在获得话语权的同时也在滥用话语权。在网络上,清晰而理智的声音,往往被发泄、攻击、偏见、愚昧甚至别有用心的惊人之语所淹没。

  就报纸时评而言,权威性和可信赖性是其生命所在、责任所在。报纸时评站在理性和公平正义的制高点上,用相关法律法规和主流民意的基本价值要求,评判优劣,区分良莠,辨别正误,揭示美丑,引导人们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看本质,透过层层迷雾见真知,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将看问题的立场、方法、观点逐步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受众之中。

  在这些过程中,“深刻”就像一张报纸的内核,“思想”就像一张报纸的灵魂,二者构成了报纸的核心竞争力。未来,报纸与数字媒体的搏杀,拼的不是速度和容量,而是深度与高度。因此,报纸向纵深挺进,必须有一支专业、全能的特稿队伍和时评队伍做支撑。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