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吉林日报社:以主流为坐标 以价值为诉求 以引导为利剑

陈耀辉
2018年09月18日14:02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小字号
原标题:吉林日报社:以主流为坐标 以价值为诉求 以引导为利剑

近年来,吉林日报社从融合实践出发,逐步进行理念创新和理性提升,以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和媒体集团为目标,在新媒体环境下通篇谋划,革故创新,突出以主流价值增强省报引导力,主流价值引导也成为媒体品质提升和活力重塑的重要突破口,形成了以主流为坐标、以价值为诉求、以引导为利剑的创新型工作模式。

定义新型主流媒体

近年来,融合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新技术应用不断深入,新媒体产品井喷涌现,用户市场日益细分,跨界合作不断加速。但放在大的历史空间中看,当前媒体融合发展仍处于“道阻且长”的爬坡期,传统媒体究竟如何主动应对挑战,利用媒体融合的机遇?如何在坚守和创新中重新占据时代舆论的制高点?这些问题,一直是吉林日报社编委会在工作中持续深度思考的。特别是十九大之后,在新的历史方位中,如何于众声喧哗中适应新媒体崛起的传播生态,发挥省报应有的引导力,更好地发挥“中流砥柱”“定海神针”的作用,吉林日报社经过扎实的自我实践和广泛的调研学习,对打造新型主流媒体有了越发清晰的认识。这其中,“主流”是核心词、关键词。

党报姓党。党报兼具政治和文化双重属性,党报的主流地位,必须既占据政治主流地位,又占据文化主流地位。从政治上讲,越是媒体融合,越要凸显省级党报在一个省域的政治优势,只有这样,才能为更好服务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完美发声、全力引导。从文化上讲,越是媒体融合,越要以文化精品的标准打造报纸,打造新媒体,打造每一件新闻产品,只有这样,才能引领一个省域的文化风向,为坚定文化自信作出省级党报应有的贡献。

在政治和文化这一横一纵两条坐标线的交汇点上,可以清晰地看到省报的主流地位所在。这个主流,不是从天而降,自然而来的,而是要讲话语权的。够不够主流,关键看内容是否符合核心价值观,声音是否成为舆论场上的主旋律,影响力是否抵达最广泛的受众群。新型主流媒体,要看是否真正以互联网为主渠道,放大深度融合和优质平台效能,形成鲜明的主流采编运行优势,释放转型活力和改革红利。从某种意义上说,省级党报的主流发展,要重点解决在海量受众的互联网平台上掌控有效传播渠道显著不足的问题,解决在舆论场上议题设置能力不足和话语权不强、终端抵达率不高的问题,解决传媒主业与文化产业及相关领域关系不紧密的狭隘传播和融合孤岛等问题。

实现三重价值诉求

让省报更具价值,是在新时代更好履职尽责的战略选择,是整体转型的必由之路,是站在更高起点谋划和推进改革的时代要求。

吉林日报社将这种价值通过三个层级来解析。一是传播价值,就是要传得开,有人看,有粉丝,有互动。不论是单篇报道、单个版面,还是整张纸媒,整个新媒体矩阵,都要将传播价值作为基础性要求,没有新闻性,就没有传播价值,因此,定义党报及所辖新媒体的首先是传播平台。二是社会价值,就是要叫得响,要有社会影响,往小了说,刊发的单条新闻要有社会反响,不能自娱自乐;往大了说,省报要有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这更需要党报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是审美价值,就是要立得住,能够满足主体的审美需要、引起主体的审美感受。不论是以往称呼的读者,还是现在所说的粉丝,抑或学界层面常讲的用户,对之传播和引导,必须重视审美价值的客观存在。党报想发展为新型主流媒体,就一定要研究新闻与人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将真善美的价值诉求融入每一条报道、每一个版面、每一次策划、每一场新闻战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引领作为媒体融合的至高诉求之一。

这三重价值中,传播价值是基础,是基于新闻性的价值标配;社会价值是升级,是检验媒体活力的重要标尺;审美价值是精神诉求,是检阅我们新闻生产传播的终极标准之一。

越是呈现价值评价多元化局面,越需要我们将这三重价值系统思考,在众声喧哗的舆论场中,坚持主导地位,担负社会集体意识和主流价值判断的责任,越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越要发出清晰而明确的声音,并通过媒体融合放大这种声音,有效发挥定音鼓和压舱石的积极作用。

融合创新中增强引导力

作为省级党报,我们在长期的发展中,积累了一支作风优良、素质一流的专业化队伍,形成了一系列相对完善、有章可循的编采流程,尤其是随着党和政府对新闻舆论工作的不断重视,传统主流媒体更具有政治和政策优势。这些优势是党报进一步提升引导力的基础,也是党报在融合发展中始终不变的坚守。但同时,面对层出不穷的“热门话题”“刷屏爆款”,主流媒体的话语空间被一再压缩,读者受众不断流失,改革的发力点在哪儿,又该如何创新?这是提升主流价值引导必须回答的问题,也是党报融合转型的核心要义。

第一,以渠道创新为切口,提升党报传播价值。当前,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深深裂变着传统传播渠道和内容生产方式,突出对这些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是驱动媒体转型升级、引领融合发展、占领传播制高点的重要支撑。因此,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提升主流价值的传播引导力,必须要创新理念、方法、手段等,千方百计扩大传播渠道。

第二,以坚持优质内容生产为引领,提升报道社会价值。优质的内容始终是媒体传播刚需,也是传统媒体的核心竞争力,要抓住“内容+”这个融合发展的关键词。传统媒体要在海量信息与激烈竞争中赢得用户,必须扬长避短,用足自身的优势。网络海量新闻常常导致大海捞针式的检索,使得获取有用信息的成本大大增加。传统媒体虽然不及网络时效性强,但长项是深度的内容生产。传统媒体长期培养和造就了大批具有专业素养的新闻人才,他们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可以使传统媒体及时、有效地抢占新闻的第二落点,通过对新闻价值的再判断,提升新闻产品的价值。

比如,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各级各类媒体对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宣传报道都十分重视,如何在众多报道中切中受众的关注点,让报道既能全面展示40年来吉林省经济社会发生的伟大变迁与成就,又能让故事与读者产生共鸣?对此,《吉林日报》在前期策划中做了大量工作和调研,最终选择以“亲历者说”的形式,用改革开放亲历者自己的讲述,再现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轨迹。《“亲历者”说——追忆改革开放40年》这一栏目自今年年初开设以来,以平实的语言、直抵人心的故事引起读者强烈反响,这些报道没有哗众取宠地鼓吹成绩,没有“标新立异”地吸引眼球,而是立足主流价值判断,把正确思想、先进文化、核心价值观融入报道,以微言大义的方式,润物于无声,进一步提升了宣传报道的社会价值。

第三,以加强队伍建设为途径,提升新闻宣传审美价值。新闻队伍的建设对主流价值的传播效果和新闻宣传引导力的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新闻的审美价值,作为三重价值中的终极价值判断标准,其实现必须有政治素养高、理论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采编队伍。基于此,吉林日报社将提高新闻队伍素质作为基础性工程来抓,提出打造“学习型组织、健康型团队、活跃型群体”的新闻队伍培育理念。今年7月,报社用一个月的时间集中组织开展了“吉报集团新闻采编业务提升培训月”活动,通过组织讲座、论坛、座谈沙龙等形式,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业务技能培训,提升编辑记者思想意识、业务能力。其间,既邀请到了新闻业界专家,为报社采编人员提升业务能力把脉指路;又有新老编辑记者同台交流,探讨媒体融合发展之道,随着各类培训活动的展开,报社上下形成了学习讨论、研究问题的风气和良好氛围,为接下来打造新闻精品,提升新闻产品价值了奠定基础。

在新媒体发展一日千里的今天,媒体融合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没有退缩的理由,也没有后退的余地。在全媒体舆论场筑牢自己的价值模式,传递主流价值,这是党报不变的担当与追求。同时,我们也要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修正路径方法,让媒体能够回归本质属性,生产有思想、有价值的内容,最终抵达读者从“阅读”到“悦读”的理想彼岸。

(作者系吉林日报社总编辑)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