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美丽中国》:为绿色发声

杜文娟
2018年09月26日13:14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小字号
原标题:《美丽中国》:为绿色发声

  10个月的策划,300天的筹备,221位环保践行者的寻访,36位“绿色发声人”的并肩倡议——在近6万公里的拍摄足迹中,“生态商”养成类节目《美丽中国》日前在山东卫视开播。

  “生态商”,是和“情商”“智商”定义方式类似的概念,其衡量的是人们生态智慧的高低。这个概念的提出者丹尼尔·戈尔曼认为,要养成、提高“生态商”,关键是要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而这正是《美丽中国》的节目口号“美丽中国,你的选择就是地球的模样”要传递的理念。作为一档“生态商”养成节目,《美丽中国》从不同维度讲述环保故事,发起环保倡议,呼吁全社会从认知、行动方面努力养成、提高“生态商”,为美丽中国建设添砖加瓦。

  演讲讨论为载体

  《美丽中国》共十二期,每期3位“绿色发声人”登台,用真实经历讲述环保生活故事,传递“美丽中国”理念。

  9月15日晚首期节目播出后,保护野生动物的倡议者葛玉修的故事吸引众多关注。1995年6月,葛玉修第一次来到青海湖,便被那里天然的野生环境与各种鸟类所吸引。此后的20多年,他200多次前往青海湖,21次去往三江源,11次到达可可西里,致力于各类野生动物的拍摄,不仅被人称为青海湖“鸟王”,也是拍到普氏原羚第一人,并给普氏原羚起了个中国名字“中华对角羚”。许多观众都被葛玉修二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感动,不仅通过节目看到了动人的故事,也学到了环保知识。有网友评论道:“难得看到这样走心的环保节目。”

  “绿色发声人”的故事有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他们的环保观点是否可行?践行这一观点的意义何在?为回答这些问题,节目组邀请3位特邀嘉宾从环保、经济、文化等多维度对“绿色发声人”的观点进行解读。同时,还设置8位“90后”“00后”组成“青春观察团”成员,以年轻人的视角就“绿色发声人”的环保观点展开辩论。

  节目组认为,能引发讨论,才能有效激发观众去思考并践行生态环保理念。节目中的每一个故事,都要成为促使大家行动的“种子”,而权威专家的现场解答,更能发挥良好的舆论引导作用。

  以故事切入带出观点

  环保节目的制作非常容易变成假大空的理论叙述,把生态环保的选题用综艺节目形态进行呈现,《美丽中国》让环保不只是停留在口号,而是成为一种可传达、可培养的生活方式。因此,节目在话题的选择上追求的是与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体验,以故事带出观点,形成从不知道到知道、从知道变为自觉行动的影响力。

  36段故事,36个话题,每一个环保话题都是节目组精心挑选的,没有假大空的理论,只有与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体验。

  “小时候,妈妈跟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海边出生,海边成长。”首期节目中,第一位“绿色发声人”谷晓磊是一位在海边出生、海里成长的潜水教练。

  “水下给我带来一种宁静的感觉,你所欣赏到的是完全在陆地上看不到的震撼画面”,谷晓磊一边向观众分享自己的“海底朋友圈”,一边透露出隐隐的担忧。上世纪90年代,在亚龙湾仍然能够看到直径1.6—2米的完整盘状珊瑚,“而现在,海水的能见度变差了,水下的珊瑚基本上没有了”。共生海藻离去或死亡都会导致珊瑚退回白色,而珊瑚白化可追溯至在海边游玩的人所使用的防晒霜。谷晓磊说:如果珊瑚有朋友圈,它可能会发一条“谁来救救我”?

  《美丽中国》故事大多是以这样讲述日常为始,以话题设置和对比思考切入环保,直接而有效。

  开展“生态商”践行活动

  第一期节目中的“绿色发声人”韩飞是一名建筑工程师,致力于绿色城市建设是他的使命,推广“被动房”(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则是他近几年一直在做的事。依靠本身的构造设计,不主动消耗化石能源采暖和制冷,高效节能舒适,“被动房”正在经由许许多多的“韩飞”被人所了解、熟知并接受。

  什么样的人能成为节目的“绿色发声人”?《美丽中国》选取的讲述者既有体现国家战略方针的生态工程的建设者,也有坚守朴素生态环保理念并付诸行动的普通人,亦不乏前沿生态理念、环保智慧的分享者。

  除了首期节目聚焦海洋环保、鸟类环保以及环保建筑外,接下来节目中还会有黄山环卫工人、驯服蟑螂处理垃圾、科学收纳达人、零垃圾生活倡导者等不同的“发声人”出现在节目中,为绿色生活“发声”。

  在《美丽中国》开播的同时,山东卫视同步启动了线上线下全国性的公益活动——“捡拾慢跑”,将日常慢跑活动与路边捡拾垃圾相组合,在提升节目传播力、影响力的同时,推动民众积极参与、行动起来,将“生态商”切实转化为自觉行为和绿色文明生活方式。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