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中国式家长》走红网络 这款游戏为何"扎心了"?

2018年10月24日07:05 | 来源:新华网
小字号
原标题:熟悉的“回忆杀” 这款游戏为何“扎心了”?

  新华社济南10月23日电(记者杨文 邵鲁文)竞选班委时的“正”字唱票、家长之间的“面子”对决、亲戚发红包时的“推搡”、家长接过红包后的“我替你先保管”、拼搏奋斗备战高考……这一幕幕场景,你是否感到似曾相识?

  近期,一款名为《中国式家长》的游戏在网络上迅速走红,通过操纵主角“儿子”的成长,玩家可重新感受一把“人生重来”。记者梳理发现,不少人对游戏产生共鸣的同时,对游戏所表现的社会现象也进行了反思,并对父母的艰辛表示了理解和感恩。

  在看到朋友圈里有人晒“儿子”的“录取通知书”后,淄博市民孙首斌对这款游戏产生了兴趣。“为何不重新体验一把改写命运的乐趣呢?”他很快喜欢上了这款可以自主选择生活方式的游戏,小时候的一些遗憾都可以在游戏里得到“补偿”,可以在童年无忧无虑地做喜欢的事情。

  “这款游戏很贴近我们这代人”,这是大学生小敏(化名)的印象。她很快也喜欢上了这款“回忆杀”的游戏,“你会在游戏里发现很多熟悉的场景,例如远方亲戚会和家长进行面子较量”,此外,小卖部里熟悉的四驱车和水浒卡、在女同学面前的出风头……她对这一幕幕熟悉的场景感到亲切。

  在这款养成类的游戏中,玩家可以模拟从“儿子”出生到最后高考成年的历程。童年时无忧无虑,有充足的时间和自由,可以选择不少兴趣爱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挑战和约束也随之而来。

  入学后,如何安排“孩子”的生活是游戏的主要任务。随着游戏人物的成长,面临越来越多的约束时,就不得不减少娱乐活动,甚至放弃一些兴趣爱好。繁重的学业功课会导致“孩子”压力过大,甚至“自闭”,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成了难题。不同的选择带来不同的人生结局,让不少人感慨,教育是门技术活。

  游戏设定,第一代的“孩子”在成年结婚后,会成为第二代的家长,游戏可以循环进行。不少人发现,自己也会变成“严苛”的家长,把考入名校的希望寄托在子孙身上。

  孙首斌在玩完游戏后的体会是“养儿方知父母恩”。游戏里拼尽全力让下一代考上好的学校,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但平时可能疏于体会父母对自己的期待,甚至是产生了不该有的误会。“现在反而能完全理解父母的心境。”孙首斌说。

  据这款游戏后台的数据统计,游戏的主体人群是“90后”。“我现在确实感受到了父母培育孩子的艰辛。”小敏表示,自己虽然认可父母的教育方式,但也会让下一代拥有更多的人生选择。

  游戏制作人杨葛一郎表示,在网络上看到讨论父母、家庭、成长等主题的帖子时,于是有了把这些想法做成游戏的冲动。他希望玩家在娱乐的过程中,“能对生活有一些感悟”。根据百度搜索指数,关注游戏的人群中40岁—50岁年龄段占比为13%,杨葛一郎说,这意味着不少父母也希望在这个游戏里寻找共鸣。

  玩过游戏的不少网友表示,较之以前更加理解了父母。“我们都会成年长大,心态发生改变的同时,对父母也会更加体谅。”杨葛一郎认为,一些玩家会因为童年有遗憾想去在游戏里寻求补偿,见证了一个孩子的成长后会调整培养方式,逐渐地可能就会发现自己的行为和现实中父母培养自己的方式无异,也就在调整中理解了父母。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刘悦坦告诉记者,跳出游戏之外,我们在重新选择人生的过程中,可能也领悟到了生活的艰辛。“游戏里可以不停存档,现实生活却只允许做一次选择。”刘悦坦提示年轻人对人生要有合理的规划,“踏实努力,为目标奋斗,就不会给自己的青春留下遗憾。”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