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朗读者》:让世界听见中国好声音

2018年10月27日07:25 |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小字号
原标题:《朗读者》:让世界听见中国好声音 | 睡前聊一会儿

image.png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大家好,我是党报评论君。

  文化读书类节目《朗读者》目前已成功播出两季,在荧屏上掀起了一股“综艺清流”。为推荐经典、推广阅读、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近日在德国法兰克福书展上,《朗读者》节目同名图书与来自俄罗斯、印度、阿尔巴尼亚等国家的出版社签订了版权合作协议。有人说:6个国家,8种语言,中国文学之灯点亮了法兰克福。

  文学是透视中国的一扇窗口,透过它,可以看到秦砖汉瓦、白墙粉黛,看到风俗史与众生相,看到时代的悸动与发展的脉搏。好的文学永远拥有直指人心的伟大力量。苏东坡的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冰心的“母亲,倘若你在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以及林清玄的“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生命”,透过朗读者之口,这些跨越古今的锦绣文字,勾勒出几千年的悲欢离合、时移世易,把中国文化的精髓说了个清清楚楚。

image.png

  如果说“朗读”二字说的是文字,“者”讲的则是人。节目里,有把大半辈子献给改革开放的先锋人物,有白手起家闯出一片天地的民营企业家,有以敦煌壁画为伴的考古学家,也有备受瞩目的话剧演员……是他们,搭建出活力四射的当代中国;也是他们,让这个节目富有时代气息。随着《朗读者》走出国门,一些知名作家也从笔耕的桌案后走到前台的镁光灯下,让外国读者不仅从文字的平面中阅读中国,更通过与这些“行走的广告牌”“时代的领读者”对话、感知2018年的立体中国。

  朗读文学+朗读人生=《朗读者》带给外国友人的核心看点?

  评论君曾听到有人质疑:呈现在外国人眼前的中国文物、诗词古籍、地域景观和特色美食,这些文明的“奇观”,满足了西方观众对异质文明的好奇,美则美矣,却不能激荡思想、打动灵魂。

  书展上,《朗读者》的制作人董卿与德国友人用中德文分别朗诵了贾平凹的散文《写给母亲》,令在场观众潸然泪下。因为母亲是所有生命的源头,这段文字,把爱与爱联系在一起,也把中国与外国联系在一起。此外,陪伴、遇见、礼物等主题词也在《朗读者》中先后出现,勾起观众对于亲情、爱情乃至家国情的认同与思考。所以,能打动外国观众的,不仅是文学名著与人生故事的叠加力量,不是舞美服装和中国明星,而是不同文化中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母题”。也只有产生共鸣,才能相互理解,才有望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image.png

  一位社会学家说:故事是人生必需的设备。但当我们试图把中国故事带到海外,在“讲故事”前先“挑故事”是必然的选择。讲故事,不意味着把四书五经、四大名著等最精髓的典籍一股脑地抛给外国人。因为在巨大的文化代沟面前,用翻译经典、学术讲座等“板着面孔说教”的方式,只能让极少数人理解文化的差异。但讲故事,也不意味把“傻白甜”的读物作为推介的首选。毕竟,认为中国只有中医、武术和饮食这“老三样”的看法反映不出复杂的历史与现实。只有找到中国与世界的“联结点”并如实展示出来,才能让外国读懂真正的中国,进而才能从“讲故事”过渡成“聊思想”,从单向讲述变成互通有无。

  在世界未连成一体的年代,“东学西渐”的路走得并不顺利。文艺复兴以降,瓷器、丝绸在欧洲带动起了“东方主义”的风尚,凭借想象,中国的形象被涂上了一层理想主义的色彩;启蒙运动之后,传教士把中国经典译介成外文,凭借有限的材料,西方学者产生了“中国人善于骗人”“《论语》只有一些常识的道德教训”等误解。而今天,技术的变革不仅打通了“天涯若比邻”的地理阻隔,也铺就了“共话今古情”的对话渠道。无论是《跨界歌王》《声临其境》等电视节目登录戛纳,还是如火如荼的“网文出海”热潮,文字、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为外国人提供了多样的“中国体验”。但多样的载体,只有承载了有质感的文化,“中国好声音”才会传遍海内外。

  这正是:读出共鸣,方有人听。聊出思想,互利双赢。(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石羚)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