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用心感受百姓冷暖 用情记录民生百态

新华社总编室
2019年02月12日15:14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小字号
原标题:用心感受百姓冷暖 用情记录民生百态

  新华社历来高度重视“新春走基层”报道,每年春节期间都会组织编辑记者深入一线,挖掘鲜活故事,采写动人报道,烘托节日气氛。2019年,新华社“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再次成为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华人春节期间的新闻盛宴。

  新华网“新春走基层”期间推出“奔跑吧,幸福年”专题。

  “AI合成主播”发布“新春走基层”新闻。

  新华网推出“福动C位秀”融媒体板块。本版均为资料图片

  2019年,新华社参与“新春走基层”的一线记者规模超过200人,围绕各行各业各地区干部群众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实践、经济社会等领域发展成就、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成效、爱岗敬业的普通劳动者、各地欢度春节喜庆景象五大方面,采写了一批接地气、暖人心、形式新的报道,得到广大群众和媒体用户积极评价。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月10日,新华社“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共播发近2000条信息,其中文字报道近200条、图片1000余张、网络新媒体报道数百条。

  有媒体用户反映,新华社2019年春节报道年味儿十足,通过火红的灯笼、活蹦乱跳的小朋友、百姓赶年集时的笑脸等,谱写了幸福生活的美好乐章,让新年的期望、新年的祝福落入人们的心田,让传统春节充满活力与温情。

  提高站位 以小见大展强音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如实反映基层群众的生活状态,营造欢乐祥和的过年氛围,凸显发展的信心和期盼,展现向上向善的社会风貌显得尤为重要。

  综观新华社的报道,其在“上连天气,下接地气”上下足了功夫,通过扎根基层,践行“四力”,以小切口展现大情怀,以一个个普通人的故事反映祖国70年来的伟大成就和全国各族人民凝心聚力的昂扬姿态。

  春节前夕,新华社派出多路全媒体专题采访小分队,深入全国各省区市,进基层、入社区、访企业、问民生,记录全国各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举措、新办法,报道各地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新理念、新实践,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在新时代砥砺奋进、开拓进取,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春节期间,新华社记者们蹲点在春运路上、边疆岗哨、民俗现场、田间地头等基层一线,采写播发了《十六年未吃的年夜饭》《两分钟的站台爱情》《除夕不下井 矿工“挖”数据》《“新鲜的背后是汗水”——一个配送小哥的忙碌新年》《零下十五摄氏度的彻夜检修》《社区家庭医生:“让居民过一个健康年”》等一批报道,聚焦节日期间坚守岗位的劳动者,将他们的默默奉献由幕后推向台前,文风朴实,感人至深。在《西藏足球少年的离乡与返乡》《受灾村怎样了?——北京怀柔龙泉峪村见闻》《周沟为啥“不猫冬”》等报道中,又把焦点对准困难地区的普通群众,以他们的幸福节日反映中央脱贫攻坚和帮扶政策的实效。《红军街上的“红色合唱团”》《“最北村庄”里“找北方年味”:嘎嘎爽》则着力营造节日气氛,展现全国各地的过年风俗,把年的幸福、年的习俗、年的喜庆传递到千家万户。

  突出变化 以现场感反映过年图景

  新华社的摄影报道近年来积极创新产品形态,下大力气增强图片现场感、提高冲击力,今年的“新春走基层”正是检验新华社图片报道创新的最好舞台。

  在报道策划中,新华社的图片报道重点强调“图片故事”,力争让新闻图片能够表达更多内涵。为此,新华社记者将镜头对准普通人,包括警察、铁路工人、煤矿工人、热力工人、机场工作人员、环卫工人、夜班公交司机等基层劳动者和大学生村官、支教学生、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内容充满人文关怀、贴近民生。《深圳:口岸边检民警夫妻的除夕坚守》《火车头“修脚师”陈建中的最后一班春运岗》等稿件抓住了人物工作中最动人的细节,朴实的表情和动作中饱含深情,凝聚了为人民美好生活默默付出的千言万语,感人至深,一经播发即被近百家媒体采用。反映春节期间的民风民俗也是摄影报道的长项,《河南郑州:“狮王争霸”迎新春》《“百猪”剪纸迎新春》《赶年场 迎新春》《山东青岛:赶制花馍迎新春》《手绘年画迎新春》《“剪纸”服饰迎新春》《广西龙胜:扎龙灯 迎新春》等稿件聚焦不同地域的不同风貌,全方位、多层次描绘时代图景,生动还原了我国悠久的年俗文化,让受众从图片中体会到了浓浓的年味儿,感受幸福生活,让传统春节充满活力与温情,获得受众好评。

  同时,漫画也是新华社图片报道的特色品牌之一,在春节期间,新华社播发的《小新画新年》春节年俗系列报道,通过原创年俗漫画+图片+年俗解释,借助过年这个时间节点,为受众展现我国特有的年俗文化,让受众在阅读中了解过年的传统习俗,可谓弘扬了我国传统文化。

  强化互动 以新形式把握过年特点

  新华社的新媒体报道突出“新”的特点,找准今年过年的新特点,运用媒体新技术,把握时代新脉搏,着力推出了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新媒体产品。

  围绕各地过年新年俗、网民过年感受,新华社策划推出了“流动的中国”等系列报道,其中,《春运“神器”?》以春运人潮中常见的塑料桶为切入点,通过这一广受返乡务工人员青睐的春运“神器”,真实刻画出“流动中的中国”,媒体用户直言,这只桶里“装满了回家的期盼”。融媒体《春运背后的故事——复兴号“下班”后去哪了?》在制作中采用了拟人手法,讲述了春运背后不为人知的“冷知识”,成品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新华全媒头条》栏目播发的《妈妈,我同“YI”》《南天门的守望者》《三人 两省 一条路》《三人小站的第十次春运》等重点稿件引发众多网民强烈共鸣,被多家重点网站选摘转发,浏览量均在短时间内突破百万。

  新华社的“AI合成主播”在“新春走基层”中也大放异彩,《儿科医生平凡的一天》一稿,通过“AI合成主播”的介绍,向媒体受众展示了天津市儿童医院呼吸科医师在新春佳节到来之际的工作景象,AI以娓娓道来、引人入胜的声音和完美的视频剪辑,向坚守岗位的劳动者表达了敬意。

  形成合力 以多平台营造过年氛围

  春节期间,新华社充分发挥报刊、网站、移动媒体平台等终端优势,全力展示好“新春走基层”各线路重点稿件,形成规模效应,有力营造了欢乐祥和的过节氛围。

  全彩印刷的《新华每日电讯》在头版等突出位置开设《新春走基层》专栏,用精美的设计排版展现各地喜庆景象,突出反映过年的节日盛况。新华网推出大型融媒体专题“奔跑吧,幸福年”,以“福运连连看”“福袋666”“福动C位秀”“千面观福景”“八方聚福气”“四海传福音”等专题从不同角度表达春节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人们过年的喜悦之情。新华社客户端、新华社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也均在突出位置开设专栏,除展示重点稿件外,还突出服务性,滚动播报天气、交通、民俗、饮食、旅游等消息,为广大用户欢度节日提供了便利。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